508 凸子尘报:方舟子,李开复和一条裤子
(2011-12-01 09:53:28)
下一个
Have watched too many stories of Fang Zhou Zi before Li Kai Fu came in his headlines. It was a bit fun to read all of his findings. Sure! Li has much to apologize for that he has exaggerated. But there was still an old wisdom from my grandmother’s grandmother’s grandmother. Fang and Li are on the same pair of pants.
李开复为自己不当行为公开道歉了。这算是方舟子近年来“学术打假”打到的一条最大的鱼。凸某其实对老方打假一开始还是支持的,以眼球的方式。不过直到唐俊的时候,我才开始觉得方舟子味道不对了。要说明的是我从来对唐俊也没什么好感,这个人其实没什么实学,但是社会才能倒是很突出,才给自己经营出一份好看的简历。不过我对唐的恶主要在于此人并没干出什么成绩来,只不过占过几个有来头的茅坑。此人有才非大才也。
方舟子为什么让我觉得味道不对呢?因为唐俊本来就不是学界的人,你拿学历的问题出来打他就小题大做。大做很显然就是炒作了,给自己添份儿。这让人感觉方舟子跟宋祖德有同类的嫌疑。不同的只是宋大嘴胡吹,方有凭有据。其实98年就放弃研究办网站的时候,方真的是很想炒作一下自己的。只是没什么好抄的。那时侯张朝阳人家持百万美元投资,放弃十万美元工作海龟,那是值得媒体炒一炒的。换上从博士后退下来的方舟子,新闻只能写成“具有名校(密歇根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的方舟子先生,毅然放弃2万美元年薪的博士后工作,回国创办新语丝”。
李开复倒是诚恳,很快认错。这个态度值得表扬。毕竟这些鸡毛不值得老李再分散注意力。据我所知(我是真得认识他的),老李在国内扮演这个天使角色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没钱,没资源。只是缺少抬轿子的人。互联网这行的有资源的三大系百度腾讯阿里都还是很给老李面子的。有钱的雷军薛蛮子也很给力。但可惜他的团队里目前就是少那些真得在网络界能摸爬滚打的抬轿人。比如这次学历问题,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互联网攻关危机,最后还是要自己出手。要搞倒老方,举报一下他当年在美国逃没逃税的事比什么不来得有效?我就不说他当年申请出国的时候在自己大学成绩问题上造没造假的事了,因为这事对老方不疼不痒,他已经不是个学人了。
方舟子和唐俊甚至李开复,都是海龟,在造假这个问题上说事,都是穿一条裤子的。李和唐穿前面,掌握拉链和裤腰带。而方常年穿在背面。背面的坏处是,要勃起的时候找不到空间。好处是,我已经很臭了,别人还能怎么臭我。所以你看这些年老方造假的新闻其实也很多,但你看见老方道歉了吗,人们在乎了吗?只要做一个道德标准上很低凋的人,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随便说说另一件事。社会是由谎言构成的。离开谎言社会就会无法运行。这个要到我有功夫的时候写长篇来供参考。现在只能简单的说两点了。
第一点,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讲实话和讲假话给人的心理动力是不同的。客观地说,一个人在一个独立情境下,对一个独立问题讲实话和讲假话的概率是一样的。但是一个人在某一个问题上讲实话或者假话以后,你再继续讲实话或者讲假话的概率就不同了。前一个实话对后面的实话和假话的概率没有影响,但前一个假话则会大大增加后面说假话的概率。这是因为假话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个的意思就是,一个社会所有人的所有话,假话的概率比真话要大。事实上,在多数需要一个人不止一次阐述的问题上,假话的概率可以说大的多的多。
什么是独立情景独立事件说起来也很复杂,不过一个人一生中就某一个问题第一次表态可以认为是近似的独立情景独立事件组合。但这不影响我说明另一点。什么呢?就是在一个独立问题上,靠假话过关所带来的快感和因真话淘汰所带来的痛感是不对等的。也就说,假话过关的喜悦程度远远超过真话淘汰的痛苦程度。其中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再探讨吧。
离开道德层面的批判,从心理学社会学的科学角度上,大家应该明白,假话给人们和社会带来的好处其实大于真话。这是个contra-wisdom。这些话跟方舟子来讲,基本上是对牛弹琴。
就事论事,盗也有道。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1_04/01/5504958_0.shtml
早知这样也费事评论啦,您就接着“老流氓吧”。
你也是
回iamhereforefun: 方已经比很多海龟成功了。不是他是Loser,而是他有loser心态。就像美国人整天说咱中国人造假不尊重IP rights啥的,30年前他就很少说这个,但那时候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要遭得多。为什么现在才大谈特谈,loser心态。
我注意到了,主要观点“方舟子和唐俊甚至李开复,都是海龟,在造假这个问题上说事,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其中采用“. . . . . .,都是穿一条裤子的”的说法,而不用“. . . . . .,都是穿同一品牌的裤子”来叙述,是一种故意而为的写作手法。就像一件精美的雕塑,作者有意留下小小的缺憾给观众,作为同一事物中的陪衬,更加凸显出其精美的优点。这一点,也是成为一篇好文章应该具有的特征。
“同样的裤子,李和唐穿前面,掌握拉链和裤腰带。而方常年穿在背面。”这段比喻,尤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