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今朝依云

2001年来到这里的时候,除了父母的牵挂,我一无所有,如今我有了笔下这些故事,且让我写吧。。。。。。
个人资料
正文

射不中经济学的箭-薛兆丰

(2006-12-04 19:35:43) 下一个

射不中经济学的箭

薛兆丰
2000年1月10日

知识分子对经济学的抵触情绪依然是普遍而强烈的,最常见的诘难包括:“经济学不能解释一切”、“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人并非总是自私的”,以及“人往往不是理智的,所以未必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等等。这些射向经济学的箭都是有力的,只是都没有瞄准经济学的本质,所以只能呼啸而过。

对此,经济学家首先要承担责任,因为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如果能够把经济学的用意说得更准确、更全面,这些不必要的箭是会减少的——尽管它们最终只是呼啸而过。

经济学的解释范围

最常见的经济学的定义就有问题。经济学家应该改口,与其说“经济学是研究资源最佳配置的科学”,不如说“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

因为经济学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实物资源。相反,经济学一开始就建立在人们对事物的“个人估值”的概念上,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人们为了实现最大个人估值,是如何根据“均衡边际”的原则不断作出选择的。

如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认识到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分析人的选择,那么当加里·贝克尔用经济学分析婚姻和犯罪,诺思用经济学分析战争和历史,张五常用经济学分析孝顺,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用经济学分析习惯法的判例,科斯用经济学分析污染,以及布坎南用经济学来分析民主选举的时候,人们就不至于那么大惊小怪、深觉被人冒犯了。

是的,经济学不能解释一切,但经济学始终想方设法、并且已经卓有成效地解释了大量人类的选择行为。经济学的确有其局限范围,但这个范围要比一般人以为的要宽广得多。

“全部成本”有别于“货币成本”

其次,经济学的初级教科书,应该在最开始的阶段,就介绍并强调“货币成本”和“全部成本”的概念。

“什么是成本?”据说阿尔钦教授常常在博士论文答辩中提出这个天真质朴的问题。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东西。换句话说,你选择做某事所引致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做该事所放弃了的其他事物。

你决定花30元看一场2小时的电影,其成本,就是这30元所能买到的最好的其他商品,再加上那2小时你如果做别的事情所能得到的最大满足!你决定今晚跟甲小姐约会,其成本,就是你跟次一位最动人的乙小姐的约会。

选择等于成本,两者形影不离!然而,我们生活中面临的绝大多数选择——也就是成本,都不是以货币的形式体现的。因此,在每天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们要盯住的是“全部成本”,而并非“货币成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光顾黄牛党,为什么罕见有人自己动手组装照相机,为什么人们要下馆子,以及为什么人们喜欢买名牌商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货币成本”,你这辈子就可以避免无数的损失。

是的,金钱不能代表一切,但经济学除了在叙述问题时务求简化外,恐怕从来没有犯过、或者早就纠正了这个偏颇。经济学所关注的从来不局限于金钱。

人并非总是自私的

关于人的自私,大家最常引用的是亚当·斯密的经典名句:“我们的晚餐,可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己利益的关注。我们不求助于他们的博爱,而是求助于他们的自利心;我们谈论的决不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而是他们的好处。”

的确,斯密是强调自私的,但他并非仅仅看到了自私。斯密也注意了慈善行为。他恰恰在同一段落里写道:“每个人都几乎从不间断地需要同胞的帮助,但要是指望全靠他们的仁慈,那他一定会大失所望。”

毫无疑问,恩惠仁慈在家庭、朋友、社区、阶级之间是普遍存在,甚至举足轻重的,但它无法进一步扩展,成为无数陌生人竞争与协作的纽带。如果不承认慈善的存在,并认识其局限,就无法深刻理解自私。事实上,一个绝对利己的人,与绝对利他的人一样,在社群中都不具备生存的能力。一个人为了自利,就难免要有所利他。

人们往往错误地声称:经济学假定人们的惟一目的是发家致富。绝非如此!经济学原理假定每个人都有着多种多样的目标:威望、权力、友谊、他人的福利、爱情、显赫、自我表现、知识、美貌、闲暇。经济学并没有忽视——更不会否认——支配着人们的动机的,不仅有文化和知性上的目标,而且还有他们对他人福利的关注。

是的,人并非始终是自私的,但经济学的假设并不与此冲突,它只是假定:人们总在设法满足自己多样化的需要,其中包括了关心他人的需要。

人是否理智无关紧要

还有人指出,由于信息的不完备,以及人的智力和情绪上的缺陷,人们往往无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经常被作为指责经济学脱离实际的依据。

但这并非经济学的实况。经济学分析的是现实中的人,他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仅无需以信息完备为前提,也无需以人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为前提。

例如,在我们购买福利彩票的时候,信息的确是不完备的,我们不知道我们会不会中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作出合理的抉择,毕竟我们都不会倾家荡产来下注。如果明知道自己根本不会中奖还去下注,就并非利益最大化;但在未知结局前,依照自己对中奖可能性的预期适当下注,就是利益最大化。

经济学教科书应该清楚地指出,“合理的”与“称心的”,两者截然不同。现实世界,对于每个个人来说,有“称心”与否之分;但现实世界的本身,并没有“合理”与否之分。现实世界每时每刻都总是“合理”的——尽管对不同个人来说,它未必总是“称心”的。

例如,当我们说自助餐既会导致餐厅老板标价过高,又会导致顾客饮食超量,因而不是合理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计算顾客每一口饮食的分量所需的监察成本。一旦把这个成本考虑在内,自助餐形式就必然是合理的,尽管未必人人都喜欢这种方式。

当我们说一个疯子跳楼不是合理的时候,我们必定忽略了某些约束条件,例如他的神经、气质、他所受到刺激等等。只要把这些条件都补上,结果就是合理的,尽管它惨不忍睹。

再比如,零售商的库存、市场上空置的楼宇、待雇的劳动力,以及备用的餐具和灭火器,我们不能把它们都看成是浪费。毕竟,未来的供需是波动的、不确定的,只要把这一点考虑在内,它们可能就是合理闲置,而并非浪费。

是的,人们往往不是理智的,他们接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但经济学的主旨,正是研究人们在约束条件下的行为方式。所以,人的冲动和无知,不仅丝毫没有影响经济学的进展,而且恰恰是经济学的注意力和成果所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