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还原白求恩伟大而真实的一生 (2)

(2011-11-23 21:53:31) 下一个
Phoenix: The Life of Norman Bethune
Phoenix: The Life of Norman Bethune 》, 这本新书卖得比《Steve Jobs传》还贵

11年11月11日,一本新书在全球发行,为纪念72年前11月12日去世的名人白求恩。作者是加拿大研究白求恩的专家、历史学家Roderick Stewart和他老婆Sharon Stewart。由麦吉尔—皇后大学出版发行。全书共18章465页26万单词,从白求恩童年始,按编年体成书,全面讲述白大夫的一生。最后的14到18章讲他在中国支援抗战,在晋察冀边区的忘我工作,在河北唐县以身殉职。
   
过去40年,这位Stewart成了研究白求恩的专家,已经写过三本有关的书。这家伙1934年出生,30岁时认识到了白求恩的价值。他在1973年接受CBC专访,讲述了自己以及加拿大人对白求恩价值的认识过程。“1664年,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拍摄了个短片《白求恩》。我当时是个中学的历史老师,学校里两个班的学生还有一些医生看完这部电影后非常感动,在我办公室畅谈良久。有个学生告诉我,他从未想过献身医务界,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个医生,买了带3个车库的大屋,难道这就是一名医生的成就?《白求恩》这部电影也震撼了我,学生的话更让我觉得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我开始关注白求恩的历史内容。”

“到了1968年,我已经累积了很多有关白求恩的历史素材。1972年,经中国第一任驻加大使黄华的介绍,我要到中国了解白求恩的那段历史。一到中国,我只要一说自己来自‘加拿大’,所有我见过的中国人就会说,‘啊,白求恩那个国家’。‘白求恩’俨然成了‘加拿大’的代名词。我和一些医护人员谈起白求恩的事,有些人会止不住落泪。白求恩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让我下定决心要写有关白求恩的书,我要向加拿大人介绍一个大多数不知道的加拿大人 --- 他曾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并且献出了他的生命,所有中国人都喜欢他、感谢他、尊敬他。 ”
 
“我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于1973年完成了《白求恩》一书。正式向我们加拿大人介绍一个被中国人普遍认为非常伟大的加拿大人。这本书现已成为加拿大中学教材的历史参考部分。”1977年,Stewart又出版了《白求恩思想》一书。2009年,他和西班牙作家马胡达合作完成了著作《白求恩在西班牙》。这一次《凤凰传奇》算是白求恩历史的集大成。从酝酿到完成化了10年的时间 ---- 是一件非常严肃的论述。为确保该书里每个论说的真实和事情的完整,老两口访问了世界上所有白求恩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了300多有关的人。到了2005年,71岁的他和老婆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重走白求恩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再次收集有关白大夫的大量事迹。
  
Stewart说,“我了解白求恩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地位。因此我很担心,中国人是否会接受我笔下的这个真实的人。....  我想描写一个真实的白求恩,我们既不是要创造一个英雄,也不是要毁灭一个英雄。我们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最有魅力的人去讲述他的故事。..... 当时,虽说共产主义在加拿大不受欢迎,但从一开始,白求恩就不计后果而勇敢地表明自己的信仰。他听从了自己的内心,从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之后,而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

对于西班牙时期的白求恩,本书是这么说的:他在西班牙前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流动血站,挽救的生命远远超过了其他血站。成为西班牙战线的英雄。但他这个人沉溺女色、酗酒、脾气又不好,很不喜欢与人合作,结果导致了他最终被西班牙政府赶回了加拿大。

Stewart说,我希望自己能尽量准确地讲述白求恩的一生。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的某一方面。多数中国人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英雄;有些加拿大人,则仅仅因为他是共产党人就对他关上了理解的大门。事实上,他在生命最低潮的时候,既不能再回到西班牙战场,又在加拿大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加拿大共产党的援外任务成了他唯一的出路,因此他被派往中国。正是在中国那片土地上,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白求恩,让他书写了他人生中最辉煌最完美的篇章。

当然,由于这段中国的历史,凡是有关白求恩的,中国都以关心。中国帮助加拿大建立了白求恩家乡的纪念馆,在中国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学校,医院,甚至于部队单位。11月11日发行当日,中国驻加文化参赞林迪夫陪同Stewart夫妇参加了发行式。林说,白求恩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人民为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动。翻译出版《凤凰传奇:诺尔曼·白求恩的一生》中文版有助中国年青一代了解、纪念白求恩,我们使馆文化处会为该书在华的翻译出版提供协助。

11月12日纪念日,渥太华公共图书馆邀请了Stewart夫妇为新书举行读书会,讲述他们前往白求恩故乡、蒙特利尔、马德里、石家庄等地展开的实地调查过程。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馆长斯考特·戴维森说“通过他夫妇的细致和公正的研究,还原了一个完整的白求恩:那不再仅是中国人所熟知的那个白求恩,而且向加拿大公众详细描述了这位最为复杂、也最不为人所理解的加拿大人。他们两人的工作让人感悟到,白求恩的种种缺点,可能正是他后来成为伟人所必需的垫脚石。”

------------

2011年11月9日,加拿大“走白求恩的路”医务志愿者,一行17人到了河北唐县。他们瞻仰了白求恩墓,献了花圈;参观了当地的白求恩纪念馆。在当年白求恩逝世地——唐县军城镇黄石口村,为当地老乡义诊。老百姓听说白求恩的“故乡”来了专家,老人们抱着孩子,纷纷赶来“瞧病”,结果志愿者都没时间吃午饭。 他们还向白求恩小学捐赠了学习用品。

此次活动,由加拿大加华医药联合会和加拿大白求恩纪念协会联合组织,成员包括十七名医生和护士,跨越了山西、河北等省,遍走白求恩当年在中国的行程。 其中有七旬高龄的创伤外科专家史络华教授。他是第二次来唐县。他说,白求恩精神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加拿大。他准备写一本关于白求恩在中国的书,以见证源远流长的中加友谊。从2007年起,加拿大医务志愿者就到中国寻踪“白求恩精神”,并开展医学交流和义诊咨询。
 
历史:一九三八年三月,世界著名胸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率领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先后在其他战区、延安、五台山松岩口村、来县、唐县等前线工作。一九三九年11月12日,因给士兵做手术时把手割破而感染,后病情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于河北唐县黄石口村,时年四十九岁。为此,40年初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成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白求恩的专家,他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几代中国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破棉袄 回复 悄悄话 当时还是有一些抗生素的,是给首长用的,当时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给白用,就问他自己。白说用,但是被理解反了,没有用,就死了。这反而成就了白的伟大,光荣和正确。白要是活下来了,又没有及时回加拿大的话,就他那个臭脾气,一定是反革命。
sydneywil 回复 悄悄话 如果没有毛的书,没人会知道他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