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温哥华的人为什么这么穷?”

(2006-09-11 23:31:07) 下一个


今天文学城首页有篇文章是“温哥华的人为什么这么穷?“,是从温哥华的街头免费的小报贩来的。朋友转帖给我,希望读读。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看过这类小报。不过写得真是有理有据有气派,不亚于大报的风范。只是有点文不对题。以在职人士生活的生活、工资水平,来论说整个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点以点盖面之嫌。文章说温哥华地区有超过七万二千名的"在职人士"生活在贫困线下,占本地全部工作人数的十分之一,是加拿大各主要城市中最高的。

有一个问题: 贫困线(POVERTY LINE )定义在那里?是平均线吗?文章没有交代。让外人读的不明由理。还好,我们可以参考这段文字:

在美国,如果你的二人家庭收入高过us$13,200, 你家就不是穷人;如果你的四人家庭收入高过us$20,000,你家就不是穷人-----这是美国2004年的指标。

在加拿大,如果你的二人家庭收入高过cn$29,290, 你家就不是穷人;如果你的四人家庭收入高过$35,455,你家就不是穷人-----这是加拿大2001年的指标。当时汇率约1.45; 分别折合成美元: us$20200和us$24450----可见,只考虑工资,2001年加拿大的指标就高过美国2004年的了。

现在的汇率平均是1.25,即使不计过去五年工资涨了8%~14%,若用同一指标,就是us$26000和us$28360。按这样的计算,加拿大比美国富得太多了。

看看加拿大政府网站
https://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ca.html现在没人再使用上述“工资”方法计算贫困线了----因为工资不是决定你贫困的唯一指数,也要看你所在地的开销指数(吃,穿,住,行的平均指数),因此有了LICO (Low Income Cut-Off)作为计算的标准。按LICO计算,去年加拿大总人口有15.9%的人口在贫困线下(约508万人),美国有12%的人口在贫困线下(约2760万人)。温哥华地区是什么,没有讲。按推算约在7%~8%。----这是按报税人登记的地址作为常住人口来计算的。

好了,原文用的是“在职人员的收入”计算来说明“全市人的贫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文不对题,温哥华有大量的人根本“不在职“,但又是富的流油,那怎么能仅仅用“在职人员的收入“来说明整个城市的“贫穷”和“富有“问题呢?

1。温哥华是个移民比例极高的城市,有一大批人(比例比TORONTO,CALGARY不知要高多少倍),不是来退休的就是携款来安居乐业的,非常类似美国的佛罗里达,他们有几个家庭靠上班过日子?!

很多家庭不仅没人上班,而且他们的家产不是上班族10年20年的收入可比拟的。按原文所说的数字,只能说工薪阶层的收入偏低,而不能说温哥华整体人的人均收入偏低。相反,按政府的统计,按全部居住人口的人均产业,人均存款,和人均收入(包括利息),温哥华排在全国第一。那是为什么?

2。温哥华是个中国、印度等亚洲移民比例极高的城市。这些国家的人工(工资)是什么水平,自然大量工薪阶层移民到这里就不走了,不再追求更高的工薪机会。再就是这里山清水秀,养人养颜,也不想挪窝。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人印度人和西方人的工作选择和生活态度也有点不一样。

3。温哥华是个服务业为主的城市,超过75%的行业都不是你想的那种工厂工业和粗生产线。再说,服务业要求沟通能力好。新移民的语言就吃亏了。而移民比例极高的这个城市,受薪阶层的工资平均数低就成了必然。任何一个已开发国家,都有这种现象---和生活有关的服务业占了绝大部分。人们不紧不慢地悠悠闲闲地活着。这和工业社会的快速现象(快速工作,快速富裕)不一样。工资的形式和“量”也表现的不同。因此这个统计结果所表达的信息不仅不准确,而且没多大意义。

4。温哥华所在的BC省,12年前一直在加拿大富甲一方,NDP(就是姚所代表的那个新民主党)一上台,工会势力做大,不到三年,BC省掉到全国最后。还好省民把这个多数党改选成在议会仅剩两席的小党,BC省才重整旗鼓再开张,过去两年的多数指标又回到加拿大的前两三名。然而很多问题集重难返,尤其是工会的力量在NDP时代坐大,一下子改不回来。新移民不是工会成员,得不到好工作,只有如此低薪了。

5。温哥华的软件业,GAME设计业,电影业,新闻业都是北美比例极高的城市。至于工业或制造业就对不起了,你找错地方了。

因此,题目说“温哥华的人为什么这么穷?”只能说是文不对题。应当改为“温哥华的工薪阶层为什么那么穷",或"温哥华的工薪阶层的工资为什么那么低"就说对了。至于别的方面的比较就要做大文章了----如果硬要说“温哥华的人为什么那么穷”,那我们这些人就只能是穷死人了。

---------------------
附1。
按照加拿大统计局的数字:从2005年7月1日到2006年6月30日的一年间,加国人口增长了32.4万,其中66%(约20万)是海外移民。温哥华所在的BC省外来移民占的比例全国最高:72.1%,达到4.4万新移民。

2006年6月30日:       12个月内人口     人口增长%  12个月内移民   年移民/增长%      年移民/人口%

加国总人口:    3262.35万      增长:  32.4万     0.99%      移民人口: 20.7万        65%           0.647%
Ontario省:       1268.70万      增长: 12.83万   1.01%      移民人口:8.76万      68%           0.688%  
Quebec省:        765.15万      增长:   5.38万    0.71%      移民人口:4.10万      76%           0.536%
BC省:               431.05万      增长:   5.45万    1.26%      移民人口:4.40万      80%           1.021%
Alberta省:         337.58万      增长:   9.82万    2.91%      移民人口:2.86万      30%           0.847%

可见,BC省的海外来的移民比例是最高的1.021%----每100个人,每年就多一个新的移民,10年就多10%。

附2。

“十分之一生活在贫困线下 温哥华的人为什么这么穷?“

联邦政府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在大温哥华地区,有超过7万2000名在职人士生活在贫困线下,几乎占本地全部工作人口的十分之一,是加拿大各主要城市中最高的。卑诗省的贫困工人比例也是全国最高,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这一数字,可能令不少因自己生活在“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而沾沾自喜的人们大吃一惊。不过,更令人吃惊的是,该项研究还发现,传统上“只要努力工作,就可以过上好日子”的观念已经行不通了。统计数字显示,工作时间最长、工作强度最高的劳动者,恰恰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们。

  人们不禁要问,造成我们贫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打工一族到底还有没有出头的一天呢?新移民怎样才能在这般环境下过活?我们的社会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带著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部分社区人士,看看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经济结构是贫穷之因

  这份报告发现,在大温地区工人中,有 9.6%的工人生活在属贫困线下,这一比例远远超出了多伦多地区5.3%的贫困工人比例。在卑诗省,贫困工人比例为10.2% ──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5.6%)的两倍。

  罗振鸿,2003年11月从广州移民温哥华,2005年到多伦多发展,今年又“回流”温哥华。对于卑诗省及温哥华在全加贫困工人比例排行榜上敬陪末席,有东西两岸工作经验的他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说起来温哥华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全国最高的,每小时8元,而在多伦多,法定的最低时薪只有7.75元,但这并不表示温哥华的人工会高。”罗振鸿表示,“在温哥华,不少打工仔只是获得最低时薪的8元人工;但在多伦多,几乎没有老板会给7.75元的时薪,一般的 Labor工都可以拿到11至12元时薪。”

  “温哥华更像农村,到了多伦多,才有入城的感觉。”罗振鸿指出,东西两岸的贫富差异在于经济结构上。他认为多伦多人口众、地区广、市场大、商机多。“在多伦多就算是买花生也会有很多人光顾,而在温哥华做生意只有两条路,要么够实力走向垄断;要么不够实力惨遭淘汰。”

  温哥华华裔市议员周炯华也承认温哥华打工仔的平均工资比其他地方低,他认为这是经济转型带来的后果。“随著近年来卑诗省支柱产业的资源工业(包括林木业和矿产业)日益衰退,这些行业原来提供的高薪职位正逐年减少。”周炯华指出,“虽然卑诗省近年来也新增了不少工作职位,不过,这些职位大多数是来自利润较薄的旅游服务业,整体工资水平比以往下降了许多。”

  经济不景是致命之伤

  近两年,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省政府推出的宣传卑诗的广告,鼓吹卑诗省经济蓬勃兴旺,并正在迈进“黄金十年”。不少初来乍到的新移民都庆幸自己生逢其时,赶上了一个好日子。即使是在餐厅里“洗大饼”一族,也在等待机会,憧憬著“百业俱兴”时代的到来。

  不过,卑诗省华人消费者协会的陈作人则对此大泼冷水。他认为政府对卑诗省目前经济形势的宣传是误导民众,“事实上,卑诗省的经济情况并没有政府说的那么好。”陈作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只要你到商场门口看一看便会知道答案了。从商场里拧著购物袋出来的市民比几年前明显减少了。”

  据他观察所得,近年来,除了购买必需的食品蔬菜之外,人们已经少了光顾其他商店了。“如果没有减价的标签,那些时装店恐怕连进去望一眼的人都没有,这难道能够说是经济蓬勃吗?”陈作人质疑道。

  他指出,这几年经济数据一直向好,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目前的经济泡沫完全是持续走高的楼市所造成的。陈作人认为,温哥华房地产市场的高位已经偏离了本地市场的经济承受能力了。“1986年温哥华楼市在高位中崩溃的教训应该值得我们今天吸取和借鉴。”

  自己也是老板的陈作人表示,如果经济好,多给些员工薪酬并无所谓,但是目前经济不景,企业利润偏低,甚至经营困难,拿什么来给员工加工资呢?

  资本主义制度是病源

  莱斯特 瑟罗,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与经济学教授。他在舆论界和政府决策界影响很大,他长年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报刊撰文,并时常在电视中就企业和公众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发表见解。

  1996年,瑟罗教授出版了《资本主义的未来:当今各种经济力量如何塑造未来世界》,试图描绘一个全新的、正在形成之中的经济赛局,以及这场赛局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的种种挑战。

  他认为,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之后,资本主义在表面上似乎不战而胜,实际上问题却层出不穷。作为主要研究收入分配的经济学家,瑟罗教授对60年代末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中日趋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倍加关注。在80年代的美国,男性工资所得的增长部分全部归于收入最高的20%的就业者,而在这之中,工资所得增长部分的64%又归于收入最高的1%的人们。瑟罗教授感叹地说,这已成为一个“全归胜者”的社会。更令人吃惊的还不在此。瑟罗教授还指出,从70年代以来,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率一直在下降,这种现象出现在各年龄层、各行各业和所有的教育层次。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实际工资水平会比50年代还要低。现在,这种情况同样在加拿大出现了,据资料统计,加拿大在1951至1973年间,出现过收入差距缩小现象,但从1973年后开始则逐渐扩大。

  瑟罗把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比作“地球的表层”,因为收入分配状况影响著经济气候。他认为,现在,资本主义体制中收入不平等趋势的恶化已经预示著世界经济中的“厄尔尼诺”现象。

  新民主党背景的时事评论员姚永安认为,贫穷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造成的。在资本家的主导下,整个社会都以追求最大的利润为目的,所以两极化的现象十分严重。“有钱的,不用干活财富也会越来越多;而没有钱的,不管如何努力,仍然无法追上生活指数的上升。”

  40多年前,阿尔门阿尔奇安写了一篇《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据说这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十篇经济学论文之一。阿尔奇安在文中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辩护。他说,尽管由于无知或非理性使得某些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市场经济本身就提供了一种选择“适者”和淘汰“不适者”的机制。只有那些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才能生存,而不去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无法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会面临困境甚至被迫破产。有专家认为,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死穴。

  姚永安认为资本主义已经是行不通了,所以,西方国家已经相继实施了社会主义的福利政策。“我们现在所享受的权益并不是资本主义给我们带来的,而一批左派进步人士为我们争取回来的。”姚永安指,当一家庭医生都觉得在温哥华买不起房,以及一个大学毕业生甫踏出校门便要进入贫困人士行列时,这个社会还会给人们什么希望呢?

  政府带头推高物价指数

  这份政府的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在物价高企的温哥华苦苦挣扎的人,能在蒙特利尔过得相当体面。也就是说,温哥华的穷人并不是因为他们收入低,而更主要的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指数太高。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令温哥华的物价指数如此之高?陈作人认为,除了大环境因素外,政府在带头加价,以及间接推高生活消费指数方面难辞其咎。“只要你拿出卑诗水电局的账单,就知道这3年来公共事业收费涨了多少,”他指责政府不仅自己带头增加地税、医疗健保费用、大学学费等,还纵容BC Hydro、ICBC、Translink等垄断性公共事业机构在有庞大盈余的情况加价。

  另外,陈作人还批评政府坐拥庞大的财政盈余却不还富于民。“政府盈余并不是什么好事,当中的每一分都是纳税人的血泪钱。”他说,“有盈余却不减税或发还给民众,自己坐享其成,政府与抢钱有什么分别?”陈作人直指三级政府都是“昏君”,只靠知收刮民脂民膏,却未用之于民,“表面上民主,其实是独裁。”

  陈作人又指政府抛出这份研究报告是有“阴谋”的。“政府希望将自己带头加价所带来市民生活上的压力,转嫁到雇主身上,让本来利润逐年递减的企业增加给员工的薪酬,而政府则逐年增加税收,财政盈余越滚越大。”他说,目前本地建筑成本的飙升,部分也是因为政府催谷冬奥基建所造成了。

  新移民拉低收入比例

  近年来,新移民大量拥入温哥华,尤其是中国大陆新移民,十分喜欢落户在人口绸密的大温市区。周炯华认为这也是令大温地区贫困工人比例上升的其中一个原因。

  “不少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新移民都选择定居温哥华,这些移民虽然有技术,但由于没有本地经验,开始时都只能找到收入较低的工作,”周炯华指,“这些工作过去通常是大温远郊人士从事的。”

  他说,新移民在本地的第一份工大多都不是他们在原居地所从事的专业,许多人为了生计,都会转行从事一些体力活较多的工作。他们甘愿吃苦,从低做起,一般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慢慢干回原来的行业或令自己的经济状况好转。在这段时间,他们客观上拉低了温哥华市的整体收入水平。

  不过,如果与世界银行提出的1天1美元收入的国际贫困线标准相比,那这些新移民都是富裕人士。另外,东方人理财有道和节俭持家,也使中国新移民比其他同等收入的本地加拿大人过得更好。西方人有“先使未来钱”的习惯,东方人则崇尚“积谷防饥”,而且东方人喜欢置业,也令他们少了最昂贵的住房租金负担。周炯华认为,正是东西方文化在理财和消费观念上的差异,令中国新移民的生活压力有所舒缓。

  精神贫困才是最可怕

  不少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工作和生活出现了极大的落差,包括先前期望与眼前现实的落差、过往状况与现在环境的落差。有人怨天尤人,今天抱怨政府没有给他们解决就业;明天不满雇主没有给他们心目中的报酬……

  在职场上不断尝试和打拼的罗振鸿认为,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意识决定一切,人的行动是由思想来指导的,”他指出,“一个人如果在精神被摧毁,即使是机会摆在他面前也是枉然。”

  罗振鸿总结来加经验时表示,送给新移民四个字共勉:“放下”“重生”。“放下,就是要放下过去的一切辉煌和光环,从头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在加拿大获得重生。”他指中国大陆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学而优则仕”的精英,只重智力,不重“入世”之道,与加拿大恰恰相反。本地的学校比较注重练就学生的生存能力。

  他奉劝新移民们少些怨气,“如果自己是24K金,到哪里都可以发光。”

  也许是他的这份执著,来加拿大前担任上海海洋水族馆副馆长的罗振鸿,最近终于圆了他刚来温哥华时许下的心愿,进入温哥华水族馆从事海洋生物养殖和研究的专业工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美加的软木纠纷是罪魁之一,别的根本原因是:工会势力问题严重,和公司资产税.

工会势力使得公司和产品没有竞争力,软木业就是一例.纸浆和造纸又是一例.

ndp时代的公司资产税使得大公司不得不把加西总部挪到calgary.几乎所有挪窝的(jim pat.等)都是在ndp时代,不是这几年.

像MDA,MCK,SA...这些软体公司,都和EA差不多.EA和SA用本科生多,做的东西完全不同.MDA,MCK多是研究生.MDA有好多PHD. 这些和EA一样都不是IT咨询业,而是全球产品的开发基地---也是发源地.

电影业就多了,BC年收入排在北美第五大.

(什么叫工会势力, 看看教联就明白了:每年BC政府的拨款,92%是付工资的,只有8%是用在学校建设,设备,班级开发和学生活动的.那们的工资是发12个月,只工作9.5个月)
richmondhills 正因为亚裔富豪多,把房市抬到了工薪阶层不可企及的高度. 你如果是富豪之一, 又何必关心平均工资和贫苦线?

至于"软件业,GAME设计业", 数来数去, EA算是一家, crystal decision也算一家吧(挂羊头卖狗肉的美国公司,后来也被别人兼并了, 考虑到它的产品跟MS捆绑的程度, 既然没被MS兼并就S定了), 其他IT咨询业的公司, 哪个大点的城市没有一大把? 电影业,新闻业怎么也想不出来.

BC曾富甲一方, 后来又变穷了, 美加的软木纠纷是罪魁, 以后也不会好转. BC躺在木头上已经错过了发展的时机,人口聚集, 交通不便, 房价和生活费高, 高科技人才少, 再加上阿省的崛起, 已经令不少跨国公司将加西总部建在了calgary.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老弟的注解。直接,精辟,一言中的。

一是新移民的语言能力差,在低水平工作。这是主要问题。小报处于低层次消费链(为什么免费?对象就是对低收入),此观点不为错。
二是新移民比例极高(多伦多地区人口是温哥华地区人口的3倍还多,每年报到的新移民只是温哥华新移民数的1.5倍),多在低水平工作上竞争,必然拉低了低水平工作的工资。
三是BC省的工会力量太大,对公司发展不利,对新移民整体也极不利。好多公司为了保护自己,只能让非工会员工作PART-TIME,就是为了阻止工会力量加大,工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也不喜欢新来的都加入他的队伍。
四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老板喜欢把公司的每个部门的规模加大到可以建立工会。
五就是服务业的通病了:手工业多,规模不可能大,人员流动性强,没机会涨到高工资员工已经又变了。看看McDONALD的用人制度你就明白了。
六就是新来乍到的,不要太眼高手低,就把自己定位成刚大学毕业的,慢慢来,一年最低$17000,人民币就是¥12万,在国内一个北大刚毕业的人,有几个能保证最低这个数?还不是活得滋味。心态很重要。
北大野人 回复 悄悄话 "工资的形式和“量”也表现的不同。因此这个统计结果所表达的信息不仅不准确,而且没多大意义。"

我来帮你说直点:中国人印度人更西方人的不同,喜欢打现金工不缴税。而服务业正好跟大工业不一样,可以付现金,老板也省税。而中国人印度人的比例又那么高,必定拉低平均数。因此这个统计确实不能说明那里的在职员工工资低。

还有,按BC省的最低工资是8.25$,全日工176小时x12月,每个人公17424$,都远远高过贫困线,怎么会有这样的统计结果?你不觉得奇怪吗?---正好验证了工资数据不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