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家的问题

(2007-02-09 15:51:42) 下一个
儒家的问题是只提出应该如何做,而基本上没有回答为什么要这么做。而对于应该如何做是以抽象的概念来表述的,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

比如,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
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
耗用不好学,其弊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这些作为行为的大纲是很有道理,很指导作用,实际用起来,在分寸的把握上便很难取舍。比如你以为去烧香磕头的善男信女好仁不好学,愚得很,他说你没有善心,因为多好仁算好仁没有准确地标准,多好学算好学也没有准确的标准。你说毛泽东好刚不好学,狂得很,他说你太没眼界。

就算知道自己的毛病,诱惑大了的时候,人经不住诱惑也会有很好的托词:“别人不也这样吗?我为什么要出污泥而不染?”中国千千万万的贪官就是这样腐败下去的,万万亿亿的人民就是这样卷入了阶级斗争和向钱看的大潮。儒家就是不能回答这个为什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