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知何处是家乡

(2006-02-09 21:06:42) 下一个

既白 文


    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从小就没有家——至少没有完整的家。郭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总算还有母亲疼爱。像杨过,胡斐,石破天,令狐冲,袁承志,狄云都是孤儿。张无忌,李文秀都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父母双双惨死,韦小宝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父亲是谁。乔峰的身世更复杂,际遇更悲惨。仿佛只有陈家洛可以跳出这个圈子,可是他虽然出生在相府之家,却要从事反抗朝廷的事业,却是有家归不得。

    射雕,白马和笑傲江湖都有是从家庭的横遭变故写起,记得灭门的洗手两章写得尤其惨烈,充满了恐怖的血腥味。在倚天中,张翠山夫妇双双自杀那一节,可以说是全书中最悲惨的一幕。看雪山飞狐,看到胡一刀夫妇慷慨赴死,小胡斐失踪时真恨金庸太过残忍,几乎不忍看下去。到了天龙八部中,伴随着乔峰身世之迷的一步步印证到最后揭晓的是一宗宗血淋淋的灭门惨案,乔氏一家,萧氏一家,还有一家家被灭口的知情者,还有让游坦之成为孤儿的聚贤庄大战。直让我们看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有人说金庸的小说是十页杀一人,古龙的小说是一页杀一人,温瑞安的小说一页杀十人,那么对比下来,金庸的书有武侠小说中是血腥味最少的了。可为什么不喜欢血腥的金庸还要不厌其烦地制造出那么多家庭破碎的场面,让笔下的每一个几乎主人公都孤儿幼子亡命江湖呢?难道只有这样,才能凸现出江湖风暴的残酷无情,人物命运的坎蓝噼盥穑?

    家庭,作为传统中国文化和伦理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武侠小说中真的就被无情地忽略了,被故意地稀释了吗?古龙笔下的大侠多是四海为家的流浪汉,他们在最寂寞的时候会大醉一场,在最消魂的时刻过后就会扬长而去。楚留香,陆小凤他们都是真正的浪子。他们永远在路上,在路上实现他们的爱情——从这个女人的怀抱到那个女人的怀抱,他们潇洒的身影不会为任何人稍作停留。他们不需要找一个停泊的港湾,流浪就是他们的最后归宿。那么金庸呢,他笔下的主人公——那些没有家的孩子——也是这种浪子吗?

    起码郭靖不是,虽然他从小在蒙古长大,还是蒙古的金刀附马。但他知道自己的家在大宋,尽管大宋是那么的懦弱无能,尽管成吉思汗对他恩威并施,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守在家门口,迎接如狼似虎的蒙古铁蹄。

    乔峰也不是。乡关何处,连他自己也迷惘着。他最像那种无根的浪子,却练不到那种洒脱的境界,所以他最后自杀了——为了自己的两个家。

    金庸笔下没有死的主人公最后都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归隐。为什么他们会不约而同地做出这样的决择?我想,除了厌倦和无奈外,还有另一个理由,他们想给自己的儿女一个不需要再漂泊的,完整的,安定的家。

    我想,对于家,古龙和金庸一定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是毫不犹豫地逃离,一个是一往情深的眷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