黼黻文章,所以养目
(2007-06-07 09:42:08)
下一个
荀子说:“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不难看出,古人对文学艺术的喜好是很重视的。所谓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可能都是读书人所追求的一种阅读境界。故而古人选择圣贤之书来教育儿童,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读书就像吃饭。如果你自小就吃好吃的东西,天天鸡鸭鱼肉,你可能也就不会感觉到其中的美味了,你还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该是这种味道。在当今的富裕社会中,有时候你特地搞些粗茶淡饭来,更能刺激你的食欲。另外,现代人营养过剩,脂肪堆积,已经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这时候,你弄一些贫困时代低营养的东西来,不仅调好了你的胃口,还能烧掉你肚子上的肥肉。
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你从小就在唐诗宋词中畅游,在《通鉴》《史记》中驻足,突然有一天,你搞来一本《西厢记》或是《金瓶梅》,肯定也是读瘾大开,说不定还会让你废寝忘食。
我生长在偏僻的乡村。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外面做工,家里经济还不错。生活虽然不能和现在比,但油水基本还是充足的。所以我养成了不吃肥肉的习惯,但是,后来由于某些人嫉妒,在1976年,我父亲被打成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家被抄了,值钱的东西给没收了,连家里的食油也给拿走了。母亲没办法,只好用辣椒酱炒菜。
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1976年从夏天到春节我除了中秋节吃过一次肉以外,就基本上没沾过油腥。后来,春节快到了,我舅舅从附近的城市回家过春节,带着我到了外婆家。中午,外婆做了一碗肉,除了沾在骨头上的少许瘦肉外,都是白白的肥肉。要是在一年前,我肯定只是啃上几块骨头就算了。但是那天我平生第一次发现肥肉竟是如此之香。那天,不可控制的食欲已经把家里教我多少年的礼貌给冲散了。我完全不顾别人,夹起肥肉大吃起来。后来,听舅舅说,那天除了他吃了一块骨头,那2斤肉都进了我的肚子。也是从那一天起,肥肉就成了我的首选佳肴了。
我读书的经历和吃肉也挺像。小时候,我能得到的读物很少。白纸黑字的东西我基本上都喜欢。那时,我的一个堂叔是小学校长,每学期开始前,新的教科书都会在他家摆几天。一般这几天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首先我要把各年级的语文课本都拿来通读一遍。然后再沉浸在学校订的新的小人书和《红小兵画报》的欣赏之中。有时候还会深深地把自己想象在故事之中,晚上回家都不能从中间跳出来。
到了三年级后,就开始迷上小说了。记得我第一次看的小说叫《风雷》,是安徽作家陈登科写的,讲述的是土改时期农村的事。那本书当时还算毒草,是我一个同学从他亲戚那里找来的。那天我从中午开始读,一直读到深夜。读完以后,我可能就像迷途者在沙漠中找到水一样兴奋。当时想,如果每天都能读这样的书该多好呀。现在已经对那本书的故事情节没多深的印象了,但那种兴奋的感觉和我外婆家的那碗肥肉深深刻在我脑海里。
后来读的书慢慢多了,读书的兴奋程度也就淡了。不过如有特别的文章,还是能让我重温那种废寝忘食的兴奋感觉。记得上大学后,第一次在图书馆借到了《史记》,回去以后也是废寝忘食,还让同学给老师请了半天假,自己则躲在宿舍里看。记得对《项羽本纪》印象特别深刻,直到今天,《史记》中描绘的项羽依旧是我记忆中最生动的英雄形象。
到了现在的网络世界,读书容易了。就是在国外,你每天可以有无数的中文文字可以阅读。你只要用Google搜索一下,古今中外的名著都可以免费读到。不仅如此,你还可以自己过过作家瘾,凑点文字放到论坛上充个文章。如果有几个网友给你捧捧场,你还可以轻飘飘地尝试和过去崇拜的文学巨匠平起平坐的虚幻感受。当然,你要是仔细看看自己的文字,不免因其成不了黼黻文章而悦人之目而不自信起来。
网上呆久了,有时候还产生一点惰性。你如果经常光顾一个网站或是一个论坛,你可能就不大会经常搜寻其他文章或是书籍了。比如我,来到文学城后,由于这里的新闻资讯和各类文字都比较全,我就慢慢慢地懒得到别处猎奇了,甚至连有些平面杂志也不看了。最近有位朋友回国,带来一些国内的《读者》《收获》等杂志,挑了几本读起来,你猜怎么着,我居然还找到了久违的那种兴奋来。并由此我还联想到了我第一次吃肥肉的感觉。我的阅读世界真的缺油了?还是网络世界营养太多了以至于让我对网络文字厌食了?我不得而知。
等我长大了,看到他们的样子,就不再仇恨了。
而且特别是家里的孩子,抄家可能还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不能就那么算了,抄家的那些人现在都到哪去了?
不过那时候抄过去的东西也不值钱:))
春花好!
76-79年在农村可能还没有开始纠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