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人时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愿随风永荡飘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007-01-30 19:53:02) 下一个

不知道大家在武侠小说里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两位武功特别厉害的高手正进行决斗,只见他们冷冷清清地寒暄一两句,然后相对而立。两人的手脚并不接触,只是互相做出一些别人看不明白的动作。最后,其中一方拱手说:“老兄的确武功高强,待弟寻师学艺,三年之后,再与兄决斗。”另一方也客气地回答:“承让了,恕愚兄不送。”

类似的境况还会出现在围棋高手的对弈中。双方激战正酣,棋盘中尚有很多空地。观众们也在聚精会神地期待他们俩继续厮杀。可是就在这时,其中的一位忽然抬起头微微一笑:“我输了,下次再来。”另一位也谦虚答道:“侥幸侥幸。”然后二人离开棋盘走了,留下一帮莫名其妙的观众在那里盯着棋盘发呆。

其实这些中盘认输的高手们并不是气馁,而是他们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失败,进而不愿继续作无谓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就像哪天你在尼日利亚旅游,一伙穷凶极恶的歹徒拿着刀枪要绑架你,难道你还要用你在学校学的那点军体拳功夫和他们演一场“猛龙过江”吗?

政治斗争中也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文革初期,老毛虽然对老邓不满,但态度显然和对刘少奇是不同的。老毛还曾经让老邓找林彪谈过一次话,但结果俩人谈崩了,不欢而散。从此以后,老邓在所有的会上除了检讨以外是一言不发,只是抽着烟看着天花板。常人看来,老邓是彻底投降认输了。

老邓后来被打倒了,还被送到江西去劳动。几年间,老邓写了几篇文字,一篇是1968年写的《我的自述》,表面上看是篇检讨,但不难看出他要求再次出来工作的强烈愿望。其中他还写了很多违心的话,像“我保证永不翻案,绝不做一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云云。另外两篇是林彪事件以后他写给老毛的信,信中内容尽管不同,但意思极为相似,就是迫切要求出来工作。

等老邓重新工作以后,他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建国理念丝毫没有改变,后来因此他又被打倒了。粉碎四人帮后,他又放下架子给华国锋写信表示坚决支持他的领导,最后在叶剑英的支持下才再度出山。直到大权在握,才将自己思考多年的改革开放治国大略付诸实施,终于形成了中国今天经济腾飞的局面。

试想一下,要是老邓当年宁折不弯,硬要和林彪江青他们拚个鱼死网破,结果肯定是粉身碎骨。胸中强国富民的抱负也会随着他刚正不阿的名声烟消云散了。所以,我们在宣扬铁骨铮铮和英勇献身精神和风范的时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还是要讲的。

不光是老邓,很多伟人遇到生死存亡的关头也都是不采取无谓牺牲的鲁莽举动。老毛年轻时候搞革命,就被敌人抓住过,最后还是用身上的银元贿赂那些抓他的那些当兵的才脱了身。孙中山在好几次革命失败后,也是屈尊贵体狼狈逃到海外。就连创立儒家学说的孔老父子也是深知该软弱时就软弱,该逃跑时就逃跑这个道理的。

我们知道,孔夫子一生虽然教出了不少有名的学生,留下了许多有名的治国名著,但他老人家自己仕途却运气不佳。年轻时虽然也当过一些小官,政绩还不错,但就是没人提拔他重用他。直到50多岁的时候,才有机会当了“中都宰”这样像样的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孔子上任以后,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政绩很显著。后来接连得到提升,最后当上了大司寇,相当于鲁国的司法部长。

孔子不光本职工作做得好,还经常给鲁国国君出谋划策。在一次与齐国的外交活动上,孔子通过自己的知识和辩论能力还让齐国的国君把以前从鲁国夺去的郓、汶阳、龟阴等地归还给了鲁国。因此,孔子在鲁国名声大振,深得君和卿大夫们的爱戴。

孔子56岁的时候,仕途达到了顶峰,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也就是说当了国务院代总理兼司法部长。以前孔子的司法部长虽然官职也不小,但还不能够让他对国家的真个全局进行干预和管理。现在当了总理,他蕴藏已久的治国理念和满腹经纶就可以有地方发挥了,孔子非常高兴。

当时鲁国的第一把手是鲁国的国君鲁定公,第二把手是季桓子,这家伙是个贵族,有着子爵的头衔,鲁国的国政制定权基本上就掌握在这家伙手里。国务院代总理兼司法部长的孔夫子当时就是这个国家的第三把手了。而且就管事职能来说,孔子就是国家的第一人物了。

你想想,孔夫子一生研究的就是如何治国。几十年来光是纸上谈兵,从来就没有过理论联系实际直接治理一个国家的机会。这次,突然来了国务院代总理的委任状,你说他能不高兴吗?当时虽然没有到手舞足蹈的地步,但脸上是如何也藏不住这喜色了。他一边看着委任状,一边就忍不住“嘿嘿”地笑了起来。这时候,家里有个仆人对他这样子有点看不惯,心想平时你老是对荣华富贵满不在乎,今天怎么也像俗人一样得意忘形了。所以这个仆人就对孔老夫子说:“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正高兴呢,不想仆人冒出来这样一句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那儿了。心想:“你小子是不是吃饱撑的,有这样跟主人说话的吗?真扫兴!”当时他都想把这家伙给炒了。可很快孔子就冷静下来了,不能这样做!要不然这小子到外面一宣传,我还怎么当这国务院总理?孔夫子忍气吞声和颜悦色地对这家伙说:“你这话没错,但不是还有句话叫做‘乐其以贵下人’吗,我是为你们以后因为我地位的变化也跟着显贵而高兴呀。你以前不是老说对门张副总理家抬轿子的人都欺负你们吗,现在好了,不用怕他们了。”

家人一听乐了:“老爷这话说得对,上次张副总理家打扫卫生的王老二还踢了我一脚,我明天就去揍这小子。”孔子一听,这哪行呀,这一传出去更难听了。连忙把这人叫住,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最后还塞给他几两银子才把他给劝住。

经过这小子一折腾,孔老夫子高兴的心情也凉了不少。最后孔子低调地带着几个弟子到国务院上任去了。 上班头一天,部长们和办公厅的官员都来见他。孔老夫子一高兴,精神头就上来了,连着几个时辰就给这些官员们讲了一通如何以仁治国的道理。他老人家高兴呀,在上面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底下这帮人不耐烦了。当时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还提意见了,说:“孔代总理,你说的这些道理是不错,不过你讲的太枯燥,没有人家少正卯先生讲的好。这么说吧,少正卯先生讲学,我们就是废寝忘食都不觉得累。可你一讲,我们就想睡觉。”

一听这话,孔老夫子当时气得三分钟没说出话来。好在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贡在场,赶忙打发这些官员回家了。这些人走了以后,孔夫子悄悄地回房间休息了。子贡一看,也只好回家。

连着几天,孔老夫子闭门谢客,连子贡他们都不见。突然,有一天子贡正在家看书,忽然听到家人报告,说:“子先生,您老师把谏议大夫少正卯给杀了。”

子贡吃了一惊,急忙赶到总理办公室。 看见孔老夫子正坐在那里养神,连忙问:“老师,你怎么把人家少正卯给杀了,人家也没犯啥罪呀?”

孔子说:“有五种人最坏,比一般的强盗和小偷坏多了。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人要是沾了这五种的任何一种都应该杀了,而少正卯五种都沾,当然该杀!”

子贡一听,哦,你杀他还有理由。好吧,最好鲁国的国君和民众都同意你这些理由。 所以他无可奈何地对孔子说:“你最好能够让鲁定公和季桓子不会因此找你麻烦才好。”

孔老夫子一听子贡这话,心里就有点慌了。他倒不担心大老板鲁定公,知道这家伙一天就知道吃喝玩乐,不太管国家大事。你就是杀50个少正卯他也不会管。可是,这个季桓子就不一样了。孔老夫子知道这家伙家里光给他出谋划策的门人就有好几千,这中间有没有少正卯的朋友就很难说了。 昨天杀少正卯有点匆忙,只顾向鲁定公汇报,季桓子那里连招呼都忘了打。 虽然这杀人不归他管,但要是季桓子因此不高兴,那自己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孔老夫子想到这里,立刻写了一份报告,把少正卯的罪行重新论述了一番,立刻让子贡亲自到季桓子府上向季桓子汇报。子贡是有名的说客,到了季桓子那里,着实把少正卯给臭了一通,说明了孔老夫子杀他完全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团结。季桓子听了哈哈大笑,当时对子贡说:“孔总理多虑了,杀人本来就是他的职权范围,别说杀一个少正卯,就是杀100个,1000个,对国家有利,我老季也是支持的。”

听了子贡回来报告后,孔子心虽然安定了些,但还是有一丝莫名其妙的担心。后来,他把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每天和弟子又是修改法律,又是改进规章制度。三个月下来,把鲁国上上下下的各个方面治理得井井有条。以前市场上坑蒙拐骗的事情消失了,办公事必须要贿赂官员的恶习也没有了。不光是本国公民感受到了这种喜人的变化,连别国来的商家和外交人员也赞叹不已。 鲁定公和季桓子对孔子的这一惊人业绩也是褒奖有加,多次在公开场合要求鲁国官员向孔子学习。

没多久,这消息传到了鲁国的邻国齐国。齐国的国君一听就有点慌了。心想,这鲁国要是这样和平崛起了,肯定对齐国不利。别看现在齐国比鲁国大,也比鲁国强。但还是架不住鲁国这突飞猛进的发展呀。再不采取措施,过几年就控制不了它了。不行,得赶快遏制鲁国,不能让孔子的治国大略得逞。当时,齐国的国君和参众两院的议员们通过协商,立刻改变了对鲁国的外交策略,把以前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改成竞争对手关系。具体策略就是尽快破坏鲁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对孔子建立起来的儒家精神文明实行毁灭性打击。

为此,齐国不惜血本,把自己国家从各地选美活动中刚刚选出来的80位美人和120匹有彩色花纹的宝马组成的艳舞团送给鲁国。齐国国君刚刚把这些美女彩马艳舞团训练好,自己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让给了鲁国,心里非常难受。但是想到自己的江山,也只好忍痛割爱了,不过心里对孔子恨得直咬牙。

这个美女彩马艳舞团很快就到了鲁国都城的郊外。 艳舞团团长由于害怕孔夫子像杀少正卯那样把他们杀了,没敢直接带团入城。他自己先一个人到了季桓子那里,向他介绍了这个艳舞团的情况。季桓子本来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尤其喜欢娱乐。最近,孔夫子搞的扫黄打黑运动把街上的卡拉OK和按摩房都关了,虽然街上治安好了,但官员们娱乐消遣的地方却没有了。弄得季桓子和一些士大夫朋友们很不痛快。现在一听齐国送来了艳舞团,高兴坏了,立刻就打算把他们请到城里来。不过,他也怕鲁定公和孔夫子怪责,所以就换上一件老百姓的衣服跟随艳舞团团长到了城外。

当天晚上,艳舞团就给季桓子演了一场。齐国毕竟是大国,艺术水平很高。这些美人不光个个能歌善舞,还有很高超的骑术。最后一段美女策马舞让季桓子赞不绝口。后来季桓子又把鲁定公偷偷请到那里看了一次,不想鲁定公比季桓子还更喜欢这些歌舞。这些美人们也个个施展魅力,把鲁定公比季桓子两人弄得整日云里雾里,国家大事早放到脑后去了。

这下孔子麻烦了。刚开始他听到消息的时候,还想把这艳舞团当成精神污染给赶出去,可是一听到季桓子微服进了艳舞团的大门,他就不敢动手了。等到鲁定公也去了,孔子不但不敢考虑对艳舞团采取断然行动,而且还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了。他知道,齐国人这次肯定没安啥好心眼,无缘无故地他们不会给鲁国这样的小国送来这些尤物。很有可能是自己的改革政策给鲁国带来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让齐国不舒服了,可以断定,这次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自己。

这点不光孔子看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也感觉到了。子路对孔子说:“咱们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帮妖精哪天要是在君和季桓子那里嘀咕几句,没准就把咱们给杀了。”

孔子一笑:“杀我们还不至于吧,我们也没犯罪。”

子路说:“老师你糊涂了吧,这罪名还不好加。你杀的少正卯也不是没有违法乱纪吗?”

子路一提少正卯让孔夫子一激灵,他倒不怕季桓子他们会给他冠以和少正卯一样的罪名,毕竟他们的知识水平还没到那一步。不过他担心他们会借着给少正卯平反的幌子把自己弄倒,一个“乱杀无辜”的罪名就足以让他掉脑袋了。

不过孔夫子实在不想主动放弃国务院总理兼司法部长的职务,这倒不是说他迷上这个官位,而是这个工作的确能让他学有所用。像这种专业对口的工作以后就难找到了。而且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干得这么好,鲁国也刚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实在有点舍不得。

最后孔子考虑再三,还是想看看季桓子他们被艳舞团迷惑到哪一步。第二天,鲁国正好到郊外举行一个很隆重的祭祀活动。孔子注意到,主祭人季桓子没有把祭祀的烤肉分给大夫们吃,而是把肉藏起来了。这种对上大夫不敬的态度让孔子对季桓子和鲁国失望了。后来,季桓子又连着三天不上班办公,天天在艳舞团和美人们吃喝玩乐。

孔子给鲁定公和季桓子写了一封辞职信就离开了,先是住在一鲁国南边一个地方。有一个叫师己的对孔子很好,听见孔子走了有点舍不得,就赶到那里送给孔子送行。师己对孔子说:“老夫子呀,这里也没有人得罪你,你官当得好好的,干吗走呀?”

孔子说:“一言难尽,我给你唱首歌吧。”于是,孔子含泪给师己唱了一首歌,歌词是:

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意思是说,那些艳妇口里说出来的话就可以让人走,让人死,让人败,我还是逍遥度外,到各处漂流以度岁月吧。

从此孔夫子就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了,途中吃了不少苦。14年后才回到鲁国来。有人可能会问,孔子都快60了,为啥要离开鲁国外出漂流。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尽管辞了职,他要是留在鲁国,他的处境还是一样有危险的。只要哪天君或是季桓子听了那些美人的谗言,到曲阜去抓他还不是很容易。还有,孔子离开鲁国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到各国看看,是否还可以找到类似专业对口的工作。

其实,孔夫子这次有点多虑了。鲁定公和季桓子对他还是不错的,他们只是喜欢声色犬马而已,根本就没有对孔子治国有啥意见,也从来没有给少正卯平反的意思。即使这些美人天天在耳边吹风,也不至于把孔夫子给杀了。当季桓子听得孔子出走的消息,他仰天叹息:“夫子罪我以髃婢故也夫!”,以为孔子是厌恶自己的好色行为而离开的。他哪里知道,孔子的出走只是政治上一种保身行为而已。 


附:《史记》中《孔子世家》摘抄: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 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

 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髃婢故也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