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上参树

拨开缠中说禅的伪皮
正文

缠中说禅:事后的“完美”与事前的“真空”

(2025-11-10 02:34:48) 下一个

 

这市场上的光景,看久了,便觉出些古怪来。有一班人,是专讲一种叫做“缠论”的学问的。战前,大抵是战战兢兢,脸色是青白的,话也说得囫囵,仿佛嘴里含着一个核桃。你若去问他走势,他便摆出高深的模样,念咒似的说些“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的偈语,更不忘添一句“极端情况如何如何”。听他说完,你只觉得云雾缭绕,好像什么都听到了,细一想,却又什么也没抓住——原来是一团精妙的“真空”。

及到战后,硝烟散尽,图上的线条都画定了,他们的气色便陡然红润起来,声音也洪亮了。这时再看那走势,如何地“完美”,如何地“精准”,那理论又是如何地“无懈可击”。那先前含着的核桃,此刻竟吐出一粒粒圆润的珍珠来了。那“可能这样”与“可能那样”的两条岔路,此刻也仿佛并作了一条康庄大道,且路上处处插着“我早料定”的旗子。于是,他们便在这自己搭建的凯旋门上,牛皮哄哄地踱起步来。

这实在是一出极聪明的戏法。戏台上的艺人,先用一块巨大的布,将什么都遮盖起来,口里念念有词,说些“阴阳转化”、“生生不息”的玄话,让你觉得那布下藏着宇宙的奥秘。待到他猛地将布掀开——呵!那里果然摆着一件东西,他便指着说:“看罢!我早已说过,正是此物!”至于那布底下为何偏偏是此物,而非他物,以及那布里原先是否空无一物,他是绝不深究的。看客们倘有懵懂的,便被这“料事如神”唬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那姓李的先生,便是教了他们这一副“阴阳脸谱”的。戴上这副脸谱,便仿佛得了护身的神符,进退都有了依傍,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了。于是感激之情,便如滔滔江水,汹涌而来。

然而,我却记起一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市场的真章,终究要落到那白纸黑字的账单上去。可他们的账单,却又像深闺小姐的面容,是轻易不示人的。偶尔露一回,也总是截取那最光鲜的一段,恰如给人看小姐出阁时凤冠霞帔的模样,却绝口不提平日里的柴米油盐,与偶尔的捉襟见肘。这便造成一种幻象,教外人看了,以为他们个个都是点石成金的财神。

其实呢,我以为他们是上了大当。他们沉醉于那种事后皆可“完美”解释的错觉里,仿佛手里握着一把万能钥匙,能开天下所有的锁。却不知这市场的锁,是时时刻刻在变换的;那昨天的钥匙,未必能开今天的锁,更未必能开明天的锁。他们被那“完美”的海市蜃楼给欺骗了,还自以为登上了智慧的彼岸。

呜呼,我说不出话。只看见一群的人,在一片自己画就的“完美”地图上,津津有味地指点江山,而那地图之外,才是真正崎岖而真实的人间路。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