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正文

和平不是善良的奖赏,而是实力的结果

(2025-07-08 06:55:23) 下一个

最近,内塔尼亚胡提名川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引发舆论一阵嘲讽:一个被国际法庭列为战犯的以色列总理,居然有脸提名一个煽动过政变、擅长威胁恫吓的美国总统,这不是和平奖,这是火药奖。

但如果我们不只看形式,而是问一句现实的问题——“谁真的让中东安静了?”,答案恰恰可能不是那些“谈和平”的人,而是那些懂得用实力压制野蛮的人。


左派的和平,是停在嘴上的和平

许多自由主义者、左翼评论人喜欢说:“只有对话,才能终结冲突。”“所有暴力都是错误的。”他们站在道德高地上,以中性口吻批评冲突双方,却从不触碰那些制造冲突的一方是否根本不想谈

这种“善良”的道德姿态成了一种陷阱:
他们不断呼吁和平,反对战争,但面对极端势力的暴力和威胁,却表现出惊人的无力与麻木。他们宁愿维持一种表面上的中立和“无害”,也不愿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决断或行动。

这导致了一个悖论:
一方面,他们拒绝武力,反对任何形式的强硬;
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真正阻止暴力蔓延,只能眼睁睁看着冲突不断升级,却无能为力。

这不是理想主义,而是一种现实的逃避,是在用道德的空洞姿态掩盖无能与软弱

以伊朗为例,它支持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几十年,不是为了争取边界线,不是为了夺回一寸土地,而是为了让以色列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失。它的诉求不是妥协,而是毁灭对方。

你如何跟一个坚持要你灭亡的人“坐下来对话”?这种和平幻想,实际上是把战场让给最极端的力量。


川普的“和平”,虽然粗暴,但有效

川普从不伪装自己是“和平主义者”。他威胁、交易、羞辱对手,甚至炸死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引发国际哗然。但就是在他的任期里:

  • 伊朗不敢越雷池一步;

  • 阿联酋、巴林、摩洛哥与以色列建交;

  • 2025年,在他回归白宫之后,以伊达成停火。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和平英雄”。他不靠诺贝尔奖的那套政治正确包装自己,他靠的是让对方知道:再动手,你会死得很难看。

很多人不喜欢他的手法,但你不能否认,他确实让流血事件变少了,让敌人收敛了。

 

尤其是2025年美军发起代号“午夜之锤”的行动,狠狠打击了伊朗的军事能力,几乎“拔掉了伊朗的牙齿”。这不仅打击了伊朗嚣张的气焰,也让全球极权与邪恶势力感到深深的威胁和恐惧。

中共官媒对此反应激烈,一方面高举道德大旗谴责美以联军的“侵略”,另一方面迅速制造假新闻炒作,比如“内塔尼亚胡深夜专机逃往埃及”、“特拉维夫遭受猛烈袭击”等虚假消息。上一次官媒这样疯狂造谣,还是在俄乌战争初期。可以说,小共这次真是彻底破防了。

更重要的是,伊朗等国可能大量装备的中共军事技术,在此次打击中暴露出明显弱点,验证失败,这无疑对中共的国际军工声誉和地缘战略构成打击。


中共对川普的“PTSD”:从“川建国”到删评恐惧症

过去川普第一个任期,中共网络还敢调侃他是“中共党员”“间谍”,甚至给他起了个绰号“川建国”,嘲笑他“卖国”。但到了2025年,情况完全变了。

现在,哪怕有人在网上说一句“川普牛逼”,评论马上被默默删掉,粉红们更是噤若寒蝉。小共对川普的恐惧,已经到了社交媒体上的“PTSD”级别

这恐惧,不仅是因为川普带来的实质威胁,更是因为他背后的美国政治影响力和地缘博弈。

现实的残酷:和平不是讲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当你面对的是一个讲规则的对手,你可以谈和;但当你面对的是一个宗教原教旨主义国家、一个以毁灭他人为目标的政权,你只有两个选择:

  • 要么认输,把自己交出去;

  • 要么展现出足够的威慑,让他们知道攻击你的代价远大于收获。

左派不愿承认这一点,所以他们只能不断“呼吁”“谴责”“哀悼”,却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们连“防守”都不愿承认是必要的,更不可能拥有“止战”的主动权。


川普为什么不会得诺贝尔奖?

因为和平奖属于愿景,不属于结果

哪怕川普达成再多停火协议,哪怕他手腕强硬带来暂时稳定,他的方式太“脏”,他的姿态太“丑”,他的语言太“冲”,无法融入左派的精英叙事圈层。

所以,尽管他让世界更安静了,他依然会被嘲讽为“战争贩子”。

这很讽刺,但也正说明了一点:

真正让世界安静的,往往不是和平主义者,而是让人害怕的人。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