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3600元育儿补贴”:习近平统治下的又一场宣传骗局

(2025-07-28 19:12:32) 下一个

 新华社今日发布重磅新闻,称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出发放“2025年一月出生前三周岁婴儿每年3600元”的婴幼儿育儿补贴。消息一出,热搜立登首页,评论区喜气洋洋,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感谢党”“养娃有盼头了”。

然而我却只感到讽刺。

这类政策,熟悉习近平治国术的人一看就知道:它不是用来执行的,是用来宣传的。是他这一届政权拿来哄民众、稳情绪、堵嘴巴的又一枚宣传麻药。既没有预算细则、也没有统一标准,根本不打算落地,只是为了刷一波“党关心你”的感恩流量。

我有一个朋友,在知乎相关问题下评论了一句:

“以我对这类政策的了解,大概又是只存在于宣传口径的福利。”

没有脏话、没有煽动,只是理性地表达了一点质疑,却在几秒内被平台秒屏蔽。更惊悚的是,换个账号登录,他甚至看不见自己曾发的评论。平台不通知、不申诉、不解释,直接把你的存在“擦掉”——这就是现在中国的言论环境:不许你质疑,只许你谢恩。

而这,恰恰是习近平“宣传治国”的核心术——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管理你的情绪;不是保障权利,而是塑造幻觉。

他没有被通知、没有警告、没有公示,只是悄无声息地被“消失”了。

 

这就是现在的中国网络:不是用逻辑说服你,而是用技术“抹掉你”;不是让你讨论政策,而是逼你赞美政权。只要你不说“谢谢国家”,你就是“负能量”;只要你敢质疑政策落地,你就是“破坏舆论环境”。

为什么我敢断言:中共不会兑现所谓“3600元育儿补贴”

1. 财政破产:连工资都发不出,哪里还有补贴?

过去十年,在“防疫-放开-维稳-基建-房产烂尾-三保兜底”多重压力下,地方财政早已濒临崩溃。2024年全国已有多地政府:

  • 拖欠公务员、教师工资;

  • 医保账户缩水,医保价格提高;

  • 城投债务暴雷,连养老金都靠央行印钞维持。

你指望这些早已“裤兜比你还干净”的地方财政,给你孩子每年发3600块钱?这不是民生,是幻觉。

官方宣传说“鼓励地方探索”,翻译一下就是:中央没钱,能不能发你看着办;如果发不出,那你活该。

2. 体制无责:没有问责机制,承诺可以随便开空头

中共是一套对上负责、对下无责的体制:

  • 官员升迁看“舆情管理”和“政治忠诚”,不是政策落实;

  • 政策口号年年出,最后都没人追责;

  • 你要是投诉补贴没到?顶多被踢皮球,或者上访路上就被拦下来;

在这样一套体制下,政令从不需要闭环,也不需要交账。

“有没有兑现”根本不是这套机制关心的问题,关键是有没有让人看起来感动了、转发了、配合了、闭嘴了。


习近平如何把宣传变成“统治工具”?

在习近平掌权之前,中共虽然也爱宣传,但还保留一点“假装讲道理”的外壳。而自习近平以来,宣传已从“政绩装饰”变成“政权支柱”,国家机器最优先任务不再是治理、服务,而是维稳情绪、制造幻象

  • 他强化意识形态控制,从“学习强国”到“全员转发”,每个官员都成了喇叭;

  • 他掐断信息流通,社交平台封号、秒删、屏蔽、禁评全面开花;

  • 他让“政策效果”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看起来政府在做事”。

 

于是,像“3600元育儿补贴”这样的政策就诞生了:没有预算、没有标准、没有公开流程,却能迅速登上热搜、获得百万转发、制造出‘政府有温度’的假象

在习近平时代,宣传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政绩镀金”,而是统治的根基。他构建起一整套**“以宣传代治理”的政治模式**:

  • 所有政策优先登头条,哪怕没有预算、没有立法;

  • 官员拍视频、发微博、比“正能量”;

  • 舆情成为KPI,点赞成了政绩,“被感动”成了基本政治素养。

政策本身行不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点赞、有没有形成“氛围”、有没有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到,“3600元补贴”这样的事情从没真正兑现过,却年年都有新变体。几年前是“80岁老人200元养老金”,去年是“河南洪水重建家园援助”(落实成了家园贷),今年又来了“育儿补贴”。但当你真去问:怎么领?去哪申?有没有标准?能不能监督?一切都是空。

疫情那会还有个傻子,在美国工作生活,被父母天天视频洗脑说中共很照顾人民,免费疫苗,免费治疗,于是放弃美国工作飞回国,结果,哈哈,排队做核酸。


我那个朋友感叹得很真实:

“习近平时代最大的特色,是从未真正解决过一个民生问题,却每件事都能宣传得感天动地。”

而且,他们比你想象的还要怕你“醒来”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说说而已”,那你低估了中共尤其是习政权的心虚程度

正因为这些政策无法真正落地,习近平比任何前任都更在意“舆论统一性”:

  • 只要一人质疑,就怕引起连锁反应;

  • 哪怕只是“说话像懂点政策”,都得立刻封禁;

  • 整个国家机器好比一个玻璃宫,靠谎言搭起,一碰就碎。

“我朋友”在知乎评论被屏蔽就是铁证。他不过是指出一个常识性的结论:“很多政策是口号大于实际”,就被秒清除。你可见,他们的底气究竟有多虚。 

最让人心寒的,是群众中大量人已经被驯化。他们哪怕知道政策很可能落空,也会习惯性留言“感谢国家”“我已经感动哭了”。就像一场大规模的心理催眠,大家宁愿活在幻象里,也不敢直视现实的苍白。

“预付式掌声”,成了习近平体制最大的宣传资源。

宣传的威力不是“强制你相信”,而是让你愿意自己欺骗自己
它不需要你变聪明,只需要你继续装傻


真正去维权的人,通常都很惨。贵州某地的“小薇”就是典型:她听信官方“洪灾有补偿”的通报,去村里询问具体流程,结果不是被踢皮球就是被冷嘲热讽,被公安半夜打电话恐吓,被国安挂牌督办,什么补贴都没拿到,倒成了“闹事分子”。

她没有错,她只是太天真,误把新华社的宣传稿当成法律文件了。


习近平统治下的宣传机器无比高效,但也极度脆弱。正因它无法兑现,才如此害怕质疑;正因它根基虚假,才如此需要制造掌声。

那些不愿“预付感恩”的人,才是这个民族最后的希望。

3600元补贴不会来,但愤怒不能白等。

别再替独裁鼓掌,别再为虚假落泪。哪怕只有一个人醒着,这个梦也终会破碎。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