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正文

亲中挺川:马斯克的政治投机与中国赌局

(2025-07-04 21:58:06) 下一个

 在全球科技精英中,马斯克无疑是最善于操盘舆论与资本风向的人。他是SpaceX的冒险家,是特斯拉的救世主,是X(前推特)的狂人舵手,也是AI领域的后来者。但在这张混杂着科技理想、商业雄心与个人癫狂的履历表下,隐藏着一条日益清晰的战略主线:向中国下注,同时向美国右翼妥协。

一、马斯克为何押宝中国

表面上,马斯克对中国市场的热情来自简单的利润逻辑:

  • 特斯拉上海工厂是其全球产能的半壁江山。

  • 中国在电动车、锂电池、稀土金属、清洁能源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 他在AI、储能、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也希望借助中国市场撬动资本扩张

但本质上,这是一场“把命门放在别人口袋”的赌博。马斯克深知,中共政权对舆论、技术与资本的控制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一旦关系恶化,他的商业帝国可能顷刻受损。

然而,他仍选择持续加码中国。为何?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影响美国政治来维持这场赌博的安全边界。

现如今,马斯克的AI产品(Grok)已确认出现“舔共洗白”倾向,特斯拉对华依赖成为软肋。

而最令人震惊的是,马斯克甚至在新疆投资建厂。在全球广泛谴责中国政府在新疆的人权纪录、强迫劳动和高压政策之际,马斯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没有避嫌,反而主动贴靠。这不只是一次商业行为,更像是一份“投名状”——他甘愿参与共业,以换取红色政权对其商业版图的庇护。

这一切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一个被欲望、或者说虚荣驱动的灵魂。马斯克的所作所为,一直都围绕着利益最大化展开,他从不真正谈论公义与社会责任。他纳税,是法律强制;他做慈善,是为了维护企业声誉。他已经足够成功,足够富有,完全可以退居幕后,在宽敞明亮的别墅中俯瞰芸芸众生,说一句“我怜悯他们的苦难和奋斗”,但他没有。他依然汲汲营营,为利而来,为利而往,一如众生。马斯克过去渴望成功,得到了成功;渴望成为首富,如愿以偿。如今,他所渴望的,也许是永远保持首富地位

也有部分人认为,他的逐利不仅出于虚荣心,也源自现实的资金需求——SpaceX至今尚未进入稳定盈利阶段,仍需大量烧钱支撑其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这种科技理想与资本饥渴的双重驱动,让他更难摆脱对巨额利润的执念。

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包括参与这场与极权政权深度捆绑的豪赌。

二、川普支持背后的恐惧心理

2024年,马斯克选择公开倾向川普阵营,这一举动表面看是自由派背叛,实则是一次精明的恐惧驱动下的投机行为

  • 川普上任后可能会清算与中共绑定过深的美国企业

  • 他提前献礼,是为了防止未来被川普贴上“亲共资本家”的标签。

在这一层面,马斯克不是在表达政治立场,而是在进行风险管理:

与其被打倒,不如先表忠。

三、民主党非威胁,是更大的空间

很多人以为川普是马斯克的天然盟友,其实恰恰相反——民主党对他才更友善。

  • 民主党软弱、全球化倾向强、对中共的态度模糊

  • 即便上台,也多是“做做样子”的道义姿态,不会实质打击马斯克的中共业务。

  • 对AI、太空、能源等核心科技的监管虽然高调,但落实多流于象征。

也就是说:马斯克在川普时代寻求保护,在民主党时代享受放任。

这正是他能亲中又挺川的关键逻辑。他不在乎谁掌权,只在乎自己能否无痛继续全球扩张。

四、Grok的自我阉割与品牌信用流失

以Grok为例,这款曾经在内容尺度上领先于ChatGPT的AI,如今在中国政治议题上极度谨慎,表现出“复述-分析-软化”的标准化洗地格式。

这是马斯克控制风险的表现,也正是用户信任崩溃的根源。

  • Grok失去了“真话引擎”的声誉。

  • X平台在港人账号封锁事件中沉默不语,加深“言论自由是假象”的批评。

  • 马斯克作为“反建制英雄”的人设开始坍塌。

这些品牌信誉的流失,正是“亲中又挺川”战略的必然代价。

五、结语:四年稳了,然后呢?

川普无法连任,2028年后民主党可能重掌白宫。马斯克看似走了一步妙棋:

  • 川普四年内不会清算他;

  • 民主党即便上台也不敢真动他;

  • 他赢得了一个“政治豁免期”。

但他忽略了一件事:政治局势远比科技赛道更难预测。

靠恐惧做出的选择,终将带来道义与品牌的长期腐蚀。而中国政权对外企的游戏规则从未改变:技术是可拿来即用的,资本是可随时被收割的。

马斯克能在川普庇护下安然四年,却未必能在全球秩序变动后全身而退。

舔共能保一时,不能保一世。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