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阿立

阿立,杭州人,理工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硕士,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 近几年在海外中文网写些回忆、随笔、游记和诗词曲,笔名杭州阿立。
个人资料
正文

联邦法院陪审记15 陪审团黄白相间三缺一

(2025-10-25 03:27:15) 下一个

联邦法院陪审记15 陪审团黄白相间三缺一

杭州阿立

2025年10月25日

书接上集《联邦法院陪审记14 捷运一回生二回熟》: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82791/202510/16860.html

2025年3月3日,星期一,Trial第一天。

6点多出门,7点多捷运到奥克兰市中心。步行到联邦法院第一天走了弯路,上集已经写过了,不再赘述。

到联邦法院,进门安检很严格,比机场还严格。

这些天有时在法院门口/安检处碰上辩方律师团队,看谁先到。如果是我先到,法警会让辩方团队门外等候。反之亦然。

白爷爷在上周四选拔陪审员时就当庭关照过:陪审员和控辩双方不能交谈、简单问好(早晨,哈罗,hi)都不行;点头示意也不行;眼神交流也不行。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统统不行。

过了安检,电梯到4楼。通过长走廊到特殊通道门前,按最上面的电钮。

喇叭里传来白爷爷的秘书之一的声音:“Look at the camera, state your name(看着镜头,说你的姓名)。”

陪审员证挂在胸前,看着镜头,自报家门。

秘书遥控按钮,门锁自动打开,进入特殊通道。然后左拐,我们的陪审团室一直在左面的尽头。阿立陪审员正式上任。

早餐(西点)和水果:

这是每天大清早快递哥送来的,保证新鲜。

玛芬、可颂(牛角包)等:

还有各色小点心(snacks)和橙汁:

咖啡自己煮:

陪审团里我和一位菲律宾大叔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我咖啡控,菲律宾大叔也咖啡控。谁先到,谁煮咖啡。

众所周知,以前不知的现在也知了:我每天被金色加州兄家中的鸡半夜叫早,赖床到3点多就起来煮咖啡、准备早餐。

长途通勤,虽然捷运相对轻松,到法庭7点多,也已几个小时了。新鲜西点、新煮咖啡香,阿立这吃货帮主的肚子就空虚起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阿立陪审双吃喝。

联邦法庭早餐二度:

陪审员们陆陆续续的来了,众人打招呼,吃喝的吃喝、落座的落座。

陪审员组成没敢仔细看,更不能指名道姓,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正如白爷爷法官结案后说的:“你们可以接受媒体采访,可以写文章,写书也可以。如果你不想接受采访、不想写文章、写书,啥都不想说,没人能逼你。家人、亲友也不能逼你。同理:你可以什么都公开,但你不能公开别的陪审员的信息,只有每个人自己才有权,而且是全权。”

总体看,女的有5、6人,全是亚裔,香港移民、马来西亚移民等。男的黄皮肤也有5、6人,除了我和菲律宾大叔,还有台湾移民(听口音)、华裔(看似)、南美裔。

白人相对少数,其中一个是澳大利亚移民,一个是法国移民。坐在我旁边的是正宗米国佬,特健谈,我们两人之间话最多。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陪审员组成黄白相间,黄色占优。

看官欲问了:“怎么非裔同胞一个也没有?”

-----

这问题别说看官欲问,我也欲问,陪审团黄白相间的10来个人也都欲问:

“莫非都在陪审员选拔战中自堵枪眼,‘我被警察歧视对待’、‘我父兄/姐妹被警察、司法勾结、冤枉入狱’、‘我没法对警察没偏见’、‘烧雷’而主动出局了?”

结案后白爷爷来陪审团室感谢我们并解答疑问、欲问,简要解答了上面的问题。

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

法庭秘书进来陪审团室好几次,问早安、查点到场人数、交待诸项适宜、解答大家的问题,等等、等等。

法庭秘书:“有一位陪审员被允许免服务(excuse)了。陪审团一共15人,其中3人是候补。”

“阿立兄停车库自己付费了?等会跟陪审员办公室秘书说,应该没问题。”

“食物不能带入法庭,水和咖啡可以带。”

“大家记住上周四来候选时的号码(陪审团办公室秘书给的小纸条)。以后常会用到这号码。”

阿立注:我们的陪审团应召通知书上有个长长的(10位数?)号码。法庭官网上查询自己的信息等需要用这号码登录。但之后整个庭审期间没再用这号码(除非自己需要上网查询信息等),白爷爷法官一直用陪审团候选时分发的号码(1位数或2位数)。陪审员姓名是保密的(法庭秘书当然知道),即使结案后也不公开,除非陪审员自己选择要公开,接受采访、写文章甚至写书。

“等会我来召集大家进法庭。大家听我指挥,按次序排好。以后一直按这次序排队。”

。。。

7点50,法庭秘书进来,确认15个陪审员到齐了,“白爷爷和控辩双方还有些事要讨论。等会我再来。”

。。。

8点10分,法庭秘书来召集我们排队:“大家听我点名,逐个在门前排队。。。”

我排在最后一名,压阵。

法庭秘书打开进入法庭的门:“All rise to the jury(全体起立,向陪审团致敬)!”

法庭内所有人员都立正、向我们致意。

以后每次陪审团进入或离开法庭时,法庭秘书都要让法庭内全体人员“All rise to the jury”,不再赘述。

陪审团按次序进入法庭,陪审团席离我们陪审团室的门最近。后面一排陪审员逐个入座。然后是前面一排陪审员逐个入座,我殿后。

陪审团座椅很舒适,靠背可以随意前后。前面有足够的空间,还有搁脚的横档。我最靠左,左边没座椅了,更舒适。我的左前方就是证人席。证人席过去就是白爷爷法官的主位。

悄悄看一眼大法庭:中间宽敞地带左边(靠我们陪审团席)是控方。右边是辩方。法庭后面两边的长长座位上,有很多来听审的人。其中有些应该是两位被告的亲人或朋友,或许还有街坊邻里,同事,或者爱热闹、爱八卦的吃瓜群众。更少不了的是记者,主流大媒体、小报小媒体、自媒体,他们只能听、看,不能拍照、不能摄影。。。

等我们都入座了,法庭秘书招呼所有人落座,“Please be seated”。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下集《联邦法院陪审记16 安城警察滥权案开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杭州阿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若敏' 的评论 : 谢若敏鼓励!
若敏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有意思的人生体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