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环绕老家的小河今日
我那逝去的童年,像这些模糊发黄的老照片,亲切又久远。。。
一,老家的日子
至今我一直纳闷,一个五岁多的孩子到底能记住多少发生过的往事?老家的日子对于我来说只停留在五岁多以前,可那里的一草一木在我的心里一直栩栩如生。当我把老房子以及花园的布局一丝不差地描绘出来时,大姐惊讶地喊:“你怎么会记得这么清楚?那时你多小啊!”我也搞不懂,为什么那情那景以及儿时的大事小事能深深地刻在五岁孩子的脑海里。
我们一家曾住在富庶的川西平原上一个美丽的乡村,中式的青砖瓦房被清澈的小河环抱着,沿河长满茂密的竹子和芭茅。我们一大群孩子整天在花园里捉迷藏,果园里爬树,小河里捞鱼虾,草坪上打滚。。。
不过孩子们分为两派,一二三四五六哥和大姐二姐他们是一派,他们比我和七哥大几岁,在成为中小学生之后他们就不屑于与我和七哥这样的小屁孩玩了。七哥与我只相差两岁。他从小就觉得自己是男子汉,打心眼里就不想和小女娃子玩,但迫于无奈只好与我为伍。我则十 分崇拜他,整天屁颠屁颠地跟在他后面,模仿他的一举一动。比如趴在地上打弹子,滚铁环,爬树摘水果。。。全是男孩子的把戏。
房后的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很多小鱼小虾。用撮箕一舀就收获不小,七哥总能想出办法把虾烤熟,我俩躲在后花园尽情享受红红的虾餐。有一次鱼虾丰收了,我俩带回房里慢慢享用。正在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嘴里塞时,被妈妈发现了,她当即把我们的美味倒入狗盆!我俩眼睁睁地看着又不敢哭。等妈妈一走,七哥忙把狗盆上面的捧起来继续吃。他的嘴馋是有名的,小名叫“狗儿子”。
后院的河边有一棵弯弯树,主干伸向河心。七哥别出心裁地爬上去拉屎,我羡慕极了,也想效仿,他帮助我爬上去和他并排蹲着。从此以后我俩经常到那里享受这种乐趣。
都说“百姓爱幺儿”七哥虽然淘气,但他从小聪明可爱,深受父母娇宠,哥哥姐姐们自然有些妒忌。加上他常常欺负我,哥姐们一有机会就要捉弄他。
有时他们把他丢进游泳池中央不让他上岸;或者把他挂在树上不准下来;四个人玩牌的时候连他的对家都要整他,一次次把他弄哭又重来。。。可不管怎么说,我与七哥的感情是最深的
二,沉重的岁月
无忧无虑的日子在父亲被处决的那一年戛然而止。
父亲死了,母亲被关押起来。哥哥姐姐们只好去偏僻的山区“参加革命”。六哥走时才14岁,他牵着一匹高过他的马站在三哥面前: “三哥我走了!”哥姐们给我讲述的这辛酸情景牢刻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我和七哥还小,既无法去参加革命又无家可归,我俩被我们好心的奶妈收留了。
我的奶妈是半小脚,农民协会分给她一亩地,但她没有能力耕种,只能帮别人卖点菜。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她始终对我不离不弃,有她吃的就不会饿着我。每次贫下中农开会她都会带着我。别人批判她没有阶级立场,带着地主小姐,她却平静地说:“这是我的幺女。”
那是一段怎样的岁月啊?年幼的我们替父辈揹着沉重的十字架,不管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