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在網易新聞上登載的

(2025-06-30 16:18:39) 下一个

「 镇反运动:辛亥元老和国军投诚将领一年后皆遭镇反

1950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再次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命分子”被送上了刑场。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尤其是对于起义投诚的国军将领,“双十指示”发出后,他们的厄运便到来了。」

根据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杨先生报导:在镇反运动中被杀的国军将领共240多人里,余安民是第46名。

我再次用AI 查了父亲的资料:

余安民(1889年—1950年12月),四川崇庆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川军将领和政治人物。他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曾参与辛亥革命和讨袁战争,官至国民革命军中将。1930年代至1940年代,余安民在四川担任多项要职,包括第21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府河护商处处长、四川省第四区(眉山)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务。1940年秋,他被任命为川康绥靖公署中将高参。 

1949年秋,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余安民与中共取得联系,担任西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并于同年12月在成都宣布起义,接受解放军接管。然而,在1950年的“镇反”运动中,他因历史原因被判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到逮捕并被处决。 

1984年11月11日,成都市在磨盘山公墓为余安民举行了追悼会暨迁葬仪式,尽管当时没有找到他的遗体,骨灰盒中仅放置了照片和故乡的泥土。 

余安民的一生充满了复杂的政治转折和历史争议,既是旧军阀体系中的一员,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选择了起义,最终却在政治运动中被处决。他的经历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Emily故乡 回复 悄悄话 段末的连续问号皆不是作者本人加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