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恋女人的爱情故事

打算连载三本小说:《在伊万那边》《皮裙子的诱惑》《爱在哥本哈根》,其中各有一名叫婷婷的双性恋女人
正文

在伊万那边:双性恋女人的故事(1)

(2025-04-29 06:37:05) 下一个

伊万和他的妻子克莉丝汀相识二十多年了。虽有过沟沟坎坎,在伊万看来,总的来说,他们的婚姻很美满。伊万是俄罗斯移民的儿子,在美国长大、上学;克莉丝汀是加拿大人,留学美国时碰到伊万,两人恋爱顺利,伊万读博士时就同居了。博士毕业,伊万找到了位于西海岸的S城的工作,与克莉丝汀领了结婚证,在一个方便又安全的小区买下一间公寓,一住十八年,凭着伊万在大学当教授的工资,还有克莉丝汀作为自由撰稿人的收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没有孩子(克莉丝汀不想要),省了相应的开销,家里的装配偏奢华。客厅摆着简洁而大气的皮沙发,硬木地板上铺了厚实的羊毛毯,复古风的衣柜里叠满了克莉丝汀历年积攒的名牌服饰。周末的午后,克莉丝汀打扮整齐,昂首迈出公寓大门,伊万紧随其后,臂弯里挂着妻子可能用到的围巾或手提包,两人在小区散步,然后拐进一家网评颇佳的西班牙餐厅——这时候,在S城这个国际大都市,见多识广的路人即使没有放慢脚步,转头注目,也会心里暗忖,好一对出类拔萃的情侣,而且正当盛年。

回顾与克莉丝汀的恋情,伊万唯一不如意的,是当初他是处男,甚至没跟女生约会过,而克莉丝汀有过好几个前任。并不是他对妻子有什么不满意;相反,他宠爱克莉丝汀,认为此生找不到比她更美、更优秀的伴侣。他只是觉得,因为没有跟其他女人亲密接触,他对女人的了解,或者说他的人生经验,难免缺乏些;而这种缺陷在他们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后,也没机会补救了。像公寓的诸多房间,哪怕凭直觉或理性分析,知道自己那间最富丽堂皇,多年来早出晚归也没去别处,如果某天发现它们都贴了封条,他也会驻足,思量门那边藏着什么。

“实在好奇也有机会,”一次克莉丝汀对他说,“在你的课堂,或者波士顿的年会,不乏年轻漂亮又仰慕你的女生。”

“你的意思是,无视封条,推门而入?这不是个好主意。”

“为什么?”

“因为我爱你。那样做会伤害你。我会因此失去你,我会追悔莫及。”

“我不一定会知道。即使知道了,也可能原谅你。何况你只是补充了一般人都有过的经验,之后回到我身边,并不是不爱我或者要抛弃我。”

“你只是在逗我,因为你确信我爱你,爱你胜过一切,不会一念之差背叛你。以你的个性,真发现我与别的女人偷欢,我会死无葬身之地。即使我幡然悔悟,跪求你原谅我,保证不再犯,你也会翻个白眼,轻描淡写地让我与你的律师交涉。你请的律师不用说是S城最好的,会帮你夺来法律允许的一切资产,包括还没发放的退休金。我会揹着揹包踉跄离开这间公寓,心里悲伤,因为连你生气时让我又怕又爱的神情也无缘再见了。”

伊万习惯这样讨论他们的感情。在一个假设的前提下,分析前因后果,摒除偏见,也不被情绪左右,终于找到合理的解答,未定被旁人看重,伊万却以为是他和克莉丝汀都具备的文化人的本能。他也因此更仰慕妻子。

“也许我不像你说的这么小气而心狠?”克莉丝汀说,“我是个讲道理的人,能设身处地,也有好奇的天性和夸张的想象力。因为受不住一时诱惑跌下悬崖,我能想象这样的困境,怎么会不宽容。”

“那也没必要冒险。考虑到我可能失去的,一个女生可爱的脸蛋、她拈起樱桃递向红唇的样子、我在她耳边私语时她的娇喘,都是不值得的。”

“你有完美的逻辑。提醒一句,如果某天你真的陷入了脸蛋、红唇和娇喘的泥沼,请记住戴避孕套;至少,如果没有保护,你必须如实通知我。如果因为你的一念之差使我染上了性病,我会比你刚才描述的还要不堪。”

“当然了。不为你,为了那个拥有脸蛋和红唇、会发出娇喘的女生,避孕套也是必须的。没有保护的两性交合,女方的各种风险,我如果不清楚,还算什么学者、女权主义者。”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