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ex Y. Grey 小说《婷婷:爱在哥本哈根》(12)上一节
婷婷如何勾搭了那位丹麦女郎,杰瑞没问,如今倒好奇。照片上,女郎皮肤白皙,脸庞匀称,笑容很善意。一头漂亮的金发。婷婷说她们两天两夜黏在一起,逛过许多地方,聊得开心。杰瑞所说的长期、稳定的伴侣几次出现在婷婷脑子里,虽然哥本哈根与旧金山隔着海。女郎说她在本地工作,电话也是哥本哈根的号码。但婷婷回美国再联系,不论是短信还是留言都没有回复,过几天还封号了。可能女郎没领会婷婷的心意——她的英语婷婷也说很滞涩——以为只是露水姻缘,过后该忘记。或者她本有男友或者女友,婷婷联系只是添麻烦。或者她粗心,换手机后失联。如果是本地人,也许经常光顾这家酒吧?今晚来坐两小时,甚至能碰上?她的长相在北欧常见,但她未必是本地人。哥本哈根是个国际都市,有许多其他欧盟国家,还有俄罗斯的移民。杰瑞夫妇这次入住的酒店,前台经理、餐馆服务员,还有清洁工都不是丹麦人。如果她在哥本哈根短期工作,之后去了别处,那么她现在在地球哪个角落就不确定了;即使劳烦各国的侦探,个个机智、勇敢,像杰瑞爱看的破案剧里的主角,一心工作,不顾家庭,凭着婷婷手机拍的照片和多年后仍然清晰的回忆,分工协作,甚至动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也未定能查出她的行踪。“丹麦女郎”,她究竟是谁,现在在哪儿,跟谁一起生活?她错过了一个多么优秀的女人,与之相伴能改变她的一生;杰瑞十二年的婚姻为证。
杰瑞掏出手机,打开找路软件键入酒吧和旅馆的名字。从蕾丝边酒吧到四星级旅馆,他忍不住想,像一篇艳情故事的标题——读这类故事是杰瑞诸多兴趣之一。手机信号弱,半天没反应。杰瑞将它放回兜里,手指触到一本册子,是昨天在餐馆捡到的地图。他掏出来,在酒吧的窗台上展开,查找旅馆的位置,忽然心有所动。图上有暗蓝色的圆珠笔标记,昨晚餐馆灯暗,此刻才发现。多是一个圆圈,点出某个景点,圆塔、美人鱼,或者歌剧院。有家旅馆也在其中,还被双层圈起。翻过面,有工整的字迹:早餐七点到十一点,桑拿在二楼。甚至有个看似是房间号的四位数码。地图的主人显然有多记录、有备无患的习惯。早餐是汉字,应该是艾米的手笔。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