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

决定人生幸福的因素,不是才能、环境条件,而是自己的观念!
正文

修行笔记---j123

(2006-10-08 18:05:34) 下一个
理念随想
j123

1.关于理念

我发现自己对理念的争执越来越没兴趣。刚来是在信坛,几乎每帖必看,并且思考,后来就很有选择的了,现在看得更是越来越少了。

看到虔谦的文章有这段话:"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罗列这些,信仰问题上,我不能加入真假虚实之争,因为我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座看得见的山尚且有千万个角度,何况神,何况灵。。。。。但愿爱超越、包容一切,因为,我看到了,生命的底线是爱。有了爱,才有理解,才有包容,才有机会,才有平安,也才有把握得住、靠的住的信。"

其实关于理念的争执没有什么意义,关于文化的争执也没有。

“若离名绝字,方为至妙” 看现实中,过分注重理念的国家,都为理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人民生活安乐幸福的国家,人们大多都不知道政治是什么。都不把自己的理念看的多么重要。懂得包容不同的理念,提倡文化的多元。可能人也是。想想有意思

空是真空不空,是把空也空掉的,理念也只有通过森罗万象的现实才表象出来。圣经和佛经对我来说也就是一门选修课,学到点智慧,但没看得那么认真。对理念理解的不同其实是对生活理解的不同而已。学了以后,谁还依然是谁。弃舟方知真我,离开理念,方见自然而然。


2. 心如白云

记得有个禅师路过某个村庄,看到一个精灵在坛上享受乡民烧香和供品,就把瓦罐打碎。说,你是遍及一切处,为何附在这个上边。这个故事很有寓意。心如白云流水,它的本质是流动,来来去去,行动自由,不拘泥于一个容器,一种形式。而真正的友谊是心与心的联络,更不应该被媒介所限。

当我们发现自己正附在一个容器时,不管是形而下的容器,或是形而上的容器。让我们有勇气把它打碎。

3. 好坏是相对的观念

昨天去听讲座,主讲人说,说好和不好,其实有几个因素在作怪。喜欢因素,环境因素,习惯因素,面子因素。。。。。。

对于物质也是,物质可以帮人,也可以害人。

真空不空,对物质既不能持有,亦不能持无,其实那些牺牲休息时间,和亲朋相聚的时间去换钱和虚荣的人,是最穷的人,贪求就像一辆没有装刹车装置的车一样。 可能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守贫,而是要用好的心态对待金钱。记得小的时候,人家借我5块10块忘了还,心里惦记的很呢。后来工作了,人家借50,100拿去用算了。在“不空”中,还是有必要活得舒服一点,如果工作以外,动电脑筋搞点投资的话。退休就不会为柴米油盐发愁。如果有点富余,也可以接济别人一点。
**************************************************************************

网络归去来兮
j123

归去来兮!回头田园已荒芜,论心说法为乐事,若离世而有法,觅兔角在世间。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对空花观水月,听无病之呻吟。羡网络之无尽,恨光阴之短暂。

看时光无尽头,待明日何其多,不觉白头空蹉跎。观秋时叶凋落,感春耕夏种之可贵。

倚南窗以寄傲,空抱膝而高谈。理论说满一城,车尚未开一站。

感激好友之多情,若一日影不见,常问我在何处,静水泛波澜。家余一亩三分田,三分还见青,一亩渐荒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若天天网上,谁知明日早餐。

云无心 以出岫,鸟倦飞 而知还。悟已往之不谏,知时光之可追。

寓形宇内复几时?知玩物而丧志?何不离幻重实事?觅菩提于实践。空谈非吾愿,镜花不可期。知青春尚在,须执锄而耕。若秋实有收成,方可临清流而赋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