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一两个月的经历中,最大的事件是陪腿脚不便的老母亲逛了一趟北京城,最难忘的时刻则是去北京长安大戏院观昆曲。老朋友刘小妹住在北京,多年没联系,但一个电话过去却亲切热情一如往常,当即就问我想不想看他哥哥刘异龙在北京仅此一场的昆曲表演。刘异龙大哥也是四十年前的老朋友了,都知道我喜欢听京昆剧的,妈妈也是绍兴戏迷,遇上这么好的机会,真是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哇!
这是上海戏曲学校为纪念俞振飞言慧珠名剧五十周年,2008年10月赴京汇演中唯一的夜场,由华文漪、岳美缇、刘异龙、顾兆琳、史洁华、缪斌、唐在骄、侯哲等出演当年俞振飞和言慧珠的名剧《墙头马上》。
1.长安大剧院外观,是古典风格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2.观众席位的一角,场中约可容纳800人,格局相当不错。
想到全国只有800人能有这唯一的一次机会,深感庆幸与珍惜。
一楼的茶座颇有明清风格,配红木桌及舒适的软椅,贵宾席更有好茶好果子招待,服务殷勤代拍照片。。
380元人民币一位,相比许多华而不实的大型流行乐演出的天价,价格还是相当合理的!
3.舞台。紫色的大幕,淡绿色二幕,饰以竹梅之景,相当雅致。
前来观摩捧场的观众年龄从8岁到80岁(我婆婆高龄86,兴致也盎然!!!)来自海内外五湖四海。
许多观众为了一睹演员今日风采,一等等了十多年!前来观赏的梨园名家也不少,文武昆乱,各路群英,有王振义、魏春荣、顾卫英、钮骠、迟金声、刘雪涛、张媛媛等,还有电影演员光头张铁林就坐在隔壁雅座,好不令人眼花缭乱!
4.“裴少俊”岳美缇的出场掀起了第一个高潮。
岳的扮相虽不比当年,但仍如玉树临风般神采奕奕。现场演唱的气息板眼天衣无缝,音色如流水行云,这就是真功夫了!
看到当年“昆大班”最出色的生旦角几经沧桑风采依旧,相信所有观众都要从心底发出“惊为天人”的感慨了。
6.一个亮相,全场掌声雷动---谁出场了?
——还是那么漂亮,那么高贵,那么迷人!
7.“李倩君”---旅居美国多年很少出演的美人华文漪自然是当晚的焦点了!!!
幕后一句“陌上春风遍,人间韵事多”唱罢,
年近古稀的华文漪背身轻盈地飘了出来。
(华文漪十八年前选择居留美国。2007年十二月于上海逸夫舞台第一次复出。。。)
请参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10bba01009zt0.html一文。
8.虽说对《墙头马上》这出戏不太熟悉,好在入剧场的观众历来不在乎剧目。大多是为看名角儿而来。。
花絮之一:裴公子深夜翻墙进李府后花园,
李小姐正心急如焚之时,听得墙边“扑通”一声,还“ 嗯 ”了一下,
如此生活化的效果,引得场内笑声四起。
9.我们的刘大哥演裴福,风趣依然,颇有老顽童之举。
10.花絮之二:刘异龙扮演的裴福有即兴创作,既然在北京演出,随口就把“冰糖葫芦”编入台词了。
谢幕时又头一个把手中太多的观众献花扔回了观众席。(想当年每次从淮北回上海探亲,总要去刘小妹家听大哥你逗趣说唱一番,当年十五贯中的娄阿鼠,精湛矮子功谁人不晓?----忆当年峥嵘岁月稠呵~~)!
11.这几位主演都将近古稀之年了,声音体态上却根本看不出来,自始至终不懈怠看不出疲累,功夫就是深!
他们当年都是俞振飞和言慧珠任校长的上海戏曲学校的天才班---昆大班的学员。
经多年严格的科班训练,基本功无比扎实,是中国解放后昆曲鼎盛时期最光彩夺目的风华名伶。
他们一代人的坎坷命运演绎着国粹的兴衰。。。
12.谢幕时刻
这对“黄金拍档”于十八年后终于携手重登台,
想必华岳百感交集!!!
演两个孩子的是上海戏曲学校一年级学生。
空前绝后的感人时刻,前辈艺人的精益求精和正直做人之风范,也足够梨园后辈们铭记一生了!
当年风采依旧处,幸喜沧桑梨园人!
演出前,刘异龙特地出剧院迎客人并合影。
表扬一下,是公白亲临记录了这段精彩,片片质量相当不错。
公白看戏乐,杜马代笔忙。))
也承蒙刘家兄妹欣赏!
(完)
-----------------------------------------------------------------
资料:
欣赏一段---昆曲《断桥》片段 由俞振飞演许仙,梅兰芳演白娘子,梅葆玖演小青。。。
(图文原创)
------------------------------------------------------------------------
感谢热情的北京屯朋友!!!
第2楼 2008-11-27 17:24:42 |
|
||||||
[返回顶部] | |||||||
第3楼 2008-11-27 19:30:42 |
|
||||||
[返回顶部] | |||||||
第4楼 2008-11-27 21:23:03 |
|
||||||
[返回顶部] | |||||||
第5楼 2008-11-27 22:09:24 |
|
||||||
[返回顶部] | |||||||
第6楼 2008-11-27 22:35:15 |
|
||||||
[返回顶部] | |||||||
第7楼 2008-11-27 22:40:06 |
|
||||||
[返回顶部] | |||||||
第8楼 2008-11-28 05:11:44 |
|
||||||
[返回顶部] | |||||||
第9楼 2008-11-28 07:30:38 |
|
||||||
[返回顶部] | |||||||
第10楼 2008-11-28 07:34:56 |
|
||||||
[返回顶部] | |||||||
第11楼 2008-11-28 09:39:03 |
|
||||||
[返回顶部] | |||||||
第12楼 2008-11-28 09:42:18 |
|
||||||
[返回顶部] | |||||||
第13楼 2008-11-28 13:15:48 |
|
||||||
[返回顶部] | |||||||
第14楼 2008-11-28 14:19:17 |
|
||||||
[返回顶部] | |||||||
第15楼 2008-11-28 18:01:48 |
|
||||||
[返回顶部] | |||||||
第16楼 2008-11-28 19:49:26 |
|
小溪我刚发现你在这儿的留言。。。。
谢谢好评
谢谢杜姐! :D
清,我也是这感觉。好多文化传统年轻人都不知道,很可惜~
哈哈说的正是。。
但公白他,他是现学现拍。~~
糊涂中把俺们绿一的回帖给漏啦
这真是。。。。
你辛劳码字中也要有看戏的安排,保重!!!
糊涂中把俺们绿一的回帖给漏啦
这真是。。。。
你辛劳码字中也要有看戏的安排,保重!!!
飘mm的热情洋溢,把我们心都烘暖喽!!!
这些天光顾忙
没赶上来城里看帖回帖
由老儿子陪伴这次我婆婆可从来没这么乐观过呢!)))
问好MM!
看姐夫拍的PP和陪着咱妈逛大街。。。
就知道这假 度的是不用说的高雅和舒服了:)
哈哈
MM呀
姐姐把你催过来了
感觉您。。。是道中人!!!
一个月不来,这里更是仙影袅袅,清音荡荡,美哉!壮哉!
是老朋友来了!
绿衣mm,哪天我也请你吃饭你就讲故事。呵呵
转一个好文过来:
我行我素言慧珠---BY陌上花似锦
非常美,又非常罪。写她时,我常常想起这几句话来,她是生来的戏子,伶人之中,她具有天生惹事生非的气质。
言慧珠,言菊朋的二女儿,天生丽质,梅兰芳最得意的弟子。我看过一张她和梅兰芳的合影,两个璧人,绝色倾城。
她一出场,满场皆惊,高挑靓丽,气质高贵,有一种凛冽和自傲。她有清高和骄傲的资本,不仅国色天香,而且嗓音动人,她常压轴《女起解》,她父亲唱大轴,她唱完之后,观众走了一半,连她父亲都嫉妒她,一病不起。
她不管别人,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开会时,所有人坐定,她才缓缓进场,皮大衣,高跟鞋,大波浪卷发,法国香水,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能当她不存在。她有自己独特的气场,足以勾引男人,足以让女人自卑。
她活得这样浓烈,是一朵茶靡花。
就连她的爱情,亦是这朵花。两次爱情,两次婚姻,她全力以赴,心中有饱满的爱情,无处可放,总是遇不到对手。她的爱情太过浓烈,过分地想投入,所以,会变得冰凉。与白云,算是冰与火的缠绵,他与她,本是相似的人,因为太过相似,都太招摇,所以,注定会灭。白云是那个年代最飘逸最俊朗又最靠不住的男影星,她烧过一次,化为灰,但从不抱怨,她宁愿为爱情烧一次。
再遇到俞振飞,她又动心。
他长她20岁,她不嫌。她有自己的考虑,俞振飞名声和地位都比她高,当年最红的小生演员,如今的上海戏剧学校的校长,曾和梅兰芳和程砚秋合作。我收藏了程砚秋和俞振飞的一张老照片,经典剧目《春闺梦》。她这段爱情,有势利的因素,可也动了真心。
两个人一起从上海到北京拍《游园惊梦》,俞振飞的柳梦梅,梅兰芳的杜丽娘,言慧珠的春香,这是绝配。他和她住北京饭店,那时,她就动了嫁给他的心思。
她每天找他聊天,他给朋友打电话,我烦死了,她天天来找我。几个月后,俞振飞又给这个朋友打电话,我要和言慧珠结婚了。
这就是言慧珠,她永远和别人不一样,她依旧张扬,靓丽。作为上海戏剧学校的副校长,她没有校长的样子,依旧是黄色的大衣,明亮的大卷发,黑色的丝袜,学生们都停下来看她,她照样我行我素。
1961年12月,她和俞振飞带队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访问香港并举行公演。
那几天的言慧珠,不仅烫了当时最时髦的发型,还在后台当场找来裁缝,为她量身定做短旗袍,珍珠项链、翡翠钻戒又再度回到了她的身上、手上,她又回到了从前的言慧珠。这才是她,美到天然,美到纯粹,美到惊人!
那年她已经42岁,风华绝代、玉貌朱颜,她哪里像一个42岁的女人?她是幼稚的,没有体会到张扬背后会面临的险峻,在当时的环境下,她不懂得收敛与改变。
它挣扎着开,最后的光芒,这样让人感觉到努力。我喜欢这怒放,哪怕只一瞬。如果是爱情呢?爱情如茶靡,也开过一季,挣扎过一季呢?
她没有遇到懂她的男人,无论白云还是俞振飞,他们不懂得她,不理解她,甚至配不上她的狂热和浓烈。她是为自己一个人燃烧,烧得炽烈,烧得自我。
所以,在“文革”开始以后,她会选择自杀。
这是她必然选择的一条路,她一生唯美,美到不能原谅自己的生命里有瑕疵,她怎么能允许自己穿着旧衣服去扫厕所。这是她一生中的第三次自杀。她个性强烈,不能容忍过错或瑕疵,遇到不顺心的事,首先想到逃。这也是言慧珠,她只能完美,只能美到惊心。
造反派把言慧珠塞在灯管里、藏在瓷砖里、埋在花盆里的钻戒(多达几十枚)、翡翠、美钞、金条(重18斤)都掏了出来,甚至连天花板都捅破挑穿。言慧珠一生唱戏的积蓄,顷刻成空。
1966年9月11日,她用一条唱《天女散花》时使用的白绫吊死了自己——这亦是言慧珠的方式——以决绝的方式,和所有人告别。这不是她的时代,她活得比所有人超前,包括她的人她的艺术她的爱情,她太浓烈,怎么可以容于一片平静的水中?
章诒和在《可萌绿,亦可枯黄》里写过一句话,我们这个时代,根本不配产生言慧珠!
这句话,掷地有声。
言慧珠的一辈子活得太超前了,时代跟不上,历史不允许,她没有生路!有人这样说她,我听到后,只是难过和惆怅。
不久前我去霸州的李少春大剧院,看过李少春纪念馆。那里面有一张50年代的名伶合影,所有男人穿中山装,所有女人穿列宁服,这里面的人包括梅兰芳和程砚秋,只有她,也只有她,穿着貂皮大衣,烫着大卷发,坐在边上,那么骄傲,又那么寂寞!言慧珠,她是为美而生存的女人,她提前生了一百年,所以,她也寂寞了47年!
谢谢夸奖!
个人估想这儿还是有许多戏迷和曲迷的。。。
希望有知音
希望朋友乘此机会看上一段听几句,也算是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怀念吧!
这一个好字顶得上千钧之力,够下三代人回味!
谢谢啦
很巧啊mm,我在发这个帖子的时候,头一个就是想到了你安静。说真的很想通知你一下来看的。~~
问好!
很久没聆听你的曲儿了
闲人mm你喜欢戏曲吗,据青衣mm的研究,昆曲在1913年已经和者盖寡成阳春白雪了,也是从那时候起梅兰芳大师决定学唱昆曲以扬彰光大这一优秀剧种的!
看来称昆曲为国粹,称尚存的这几位优秀艺术家为国宝毫不为过!
板奶奶好!我发完文章就走人了,一不注意,发现有很多地方要修改。。呵呵
为你的热情和鼓励感动着!
之所以很喜欢北京人群组,因为有好几个发小都嫁给了北京人哪
问斯姐好
这篇文章太棒啦太经典啦
真是幸福啊
拿俺们北京屯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