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47)
2008 (100)
2009 (141)
2010 (139)
2011 (210)
2012 (172)
正式参加训练后才发现打球一点也不好玩,早起晚归腰酸背痛的,下雨天想偷个懒什么的都不成,还要忍受教练训斥。不久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少,初一的篮球训练队也就名存实亡。
倒是女篮派来的高中大姐姐BT、LM等人非常负责任,她们对肯坚持留下锻炼的少数几个小孩子关怀扶持,给其中的我十分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队长BT发现我同她一样也是左撇子,腿长跑得快,打左锋跑快攻非常有优势(她自己是市中学生队的著名左锋),练腿部动作也还算勤力,就向球队教练L推荐了我,所以从初二开始本人终于成为女篮校队的正式一员,进入程珠的同伴行列~~
进球队意味着从此有权住宿在学校;(尽管从我家走到向明中学只需十分钟路。) 可以在教师食堂买饭菜;有专用饭厅有聚餐机会;无需参加班级早自习和早锻炼;不参加班级规定的活动,上晚自习球队有专门的教室;打完比赛可以集体上饭馆吃夜宵;免费提供高帮球鞋;可以穿着运动服去上课等等等等的优点和特殊待遇,贪玩的初二小孩子能得到这些特权真是心里乐开了花。
当父亲陪我来住校的第一天,L教练曾让一位女生照应过我,依稀记得她的模样,白白的高高的好象就是程珠,此细节有待今后查实。
球队生活自然要以训练和比赛为中心, 有十分艰苦单调的一面,摔倒受伤也是家常便饭。教学楼里如看到上下楼梯一瘸一拐的学生,大多数就是球队或其他运动队的队员。一个暑假集训下来,人变得又黑又瘦象焦炭,连班主任陆老师都惊呼:认不得认不得自己学生了,真是很难忘的经历!
但入了篮球队这个集体,就好比我们这些队员在学校有了家,朝夕相处惯了,一起训练、比赛、外出郊游什么的,比同班同学之间关系更好上几番,也曾发生过很多故事。比如说我和老公就是在球队里认识的,但他比我高一档次,属于上海市市中学生篮球队。那时好象还不准许在学校里谈恋爱,我们队有个高两届的美丽姐姐曾经和校外的社会青年谈恋爱同居,后来竟被学校开除,这件事当时很出名。所以向明篮球队的男女队员最后配成夫妻的好象就是我和老公这一对。这一点又需要进一步求证了,篇幅有限,这儿就闲话少说以免走题了。
我和程珠开始并不熟识,但第二学期两人走近了,常有同进同出说说笑笑的机会,也算有缘吧!原因是同届队员中只有我们俩被内定为高中女篮的接班人,也就是说我们俩仍在初二读书,但参加高中球队的训练和比赛等一切活动。
这样的做法有悖常规,但后来听我老公解释了,方知是出于教练一片苦心。向明男篮从前也很棒的,得过市联赛冠军。男女队双双获冠军时,极为喜欢体育活动的校领导第一把手王校长非常得意。没料到有一年5名主力队员同时毕业,预备力量跟不上,第二年联赛输给徐汇中学和曹扬中学只得第三名,越到后来越是一年不如一年。由此L教练痛定思痛决定重视培养接班人,才想出这一招:从初中队挑选学习好,肯定能继续升学的队员(向明中学当时就已是上海市重点中学了,入学考分要求很高)放进高中队去见世面,已企望长期打算。
这一策略是否收效我不知道,程珠对此有什么看法我也不清楚。今天回过头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是很不以为然的:高中队里强手如林, 小孩子处在成长阶段中,其年龄,其身高体重肯定与他(她)的球艺成正比。刚进球队时本人常做后备队员不是没有原因的---年龄太小了呀。要等这场球肯定能赢时教练才敢放胆让我上场锻炼锻炼,害得我这一期间饱受家人的揶揄嘲笑。比如:“场上跑动蛮积极嘛,可惜就是没摸到球皮。”“原来冷板凳队员呵”,从而挫伤小人的自尊,提起来感到好心酸。哈。
优秀的少先队大队长程珠在球队这个大家庭继续发光放热,她的才干很快受到赏识,刚上初中就被推选当上整个女子队的生活委员:要与各位沙场大姐大们周旋,要联络教练接受指示,还要经手各种繁琐帐单事务。但是她处事大方热情周到,本人在一边耳濡目染。当时就很佩服:如此沉静稳健和全面发展,难道程珠生来就是给我们做榜样的吗?真希望自己能“近朱者赤”,快快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