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ARTINI

希望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
个人资料
DUMARTIN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写给妈妈之七(图)

(2006-01-05 18:45:51) 下一个


谈起妈妈从前的好朋友,大凡我见过的印象都十分深刻.比如小学校长Y. 妈妈在教书期间同Y校长很要好,退休以后还常往来.Y最喜欢去沧浪亭吃蟮糊面,可惜妈妈挑食不喜欢吃黄蟮,Y就会不厌不懈地劝说她尝一尝,直到妈妈生气作呕吐状… 但Y是孤身一人没结过婚也没孩子,年老体弱后住进福利院,身体状况就如江河日下.妈妈曾经去福利院探望过她,路很远是在青浦,一路晕车回来对福利院的印象不太好. Y去世是在19971,妈妈已经去了加拿大.W老师来电话通告时我刚好回国探亲,当即决定由我和三姐代母送老朋友Y校长最后一程.在龙华殡仪馆见到好多妈妈的老同事,有几位居然能记起我们的名字,可见妈妈当初与学校关系之深. 哀悼Y校长的全过程都摄录了下来,还记得带回加拿大后受到妈妈表扬,她在看录象时非常专心,欷嘘感叹不已.

   妈妈早年有一位朋友非常值得一提.她的悲惨身世曾在我幼小而简单的头脑中造成十分震撼的影响. 多少年过去好似已经忘怀,想不到一旦回忆起来,依旧象撕破了一幅美丽锦缎一样使我感到痛心…

   她就是刘家姆妈,一个长相非常精致却跛了一条腿的女子,一个没有孩子,却与另一个女人分享着同一个男人的小个子女子.在厂校当老师的男人每逢一三五照规矩会来呆上一天,二四六日则呆在另一个女人(俗称小老婆)身边. 因为刘家姆妈自从得病跛腿后再无法生育,男人就娶了第二房,生了女儿,每周可在那边多呆一日,多年来一直遵循这个约定俗成雷打不动两边摆平的规矩,今天听起来觉得非常荒唐可笑,当然这些都开始于解放前.

   妈妈是怎样成为她朋友的我已经记不得了,可能是因为父亲和刘家伯伯认识的关系.妈妈那时尚未参加工作,刘家姆妈又住在隔壁弄堂离我家很近,记得我小时候随母亲出入她家,常常听妈妈提起刘家姆妈的可怜.后来妈妈做了个好菜什么的也派我送过去. 走上黑漆漆的楼梯,拐入刘家富丽堂皇但灯光暗淡的客厅,现在还想得起来小时候的战战兢兢.我怕见到她的丈夫,因为感觉手足无措,但大多数时间她总是一个人.抽着烟,咳嗽很多,很沧桑的样子,完全不象我们家里虽贫穷但开朗热情的妈妈.

   上小学三年级时的某一天妈妈对我说,刘家姆妈看我脾气和顺喜欢我,动员妈妈让我做她的养女.刘的意思是我们家孩子多,光女儿就有四个,经济条件又不太好,送一个给她当伴,还不是对大家都有利. 我还清楚记得当时自己的心情,好象天要塌下来了! 我大声对妈妈说我不去,我不会去的!我不要给她做女儿!...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再也没提起过这茬事,好象一切都没发生过那样.   后来我不止一次感谢妈妈当时的明理---幸亏没把我送掉,特别是文化革命开始之后

   五六十年代不象现在社会内容这么丰富,两女侍一夫这样的婚姻状况甚为罕见,称得上是封建主义的残渣余孽吧.所以文革一开始,她丈夫首当其冲受到非常猛烈的打击.工厂里天天斗争不算,大字报和标语还刷到里弄街道.言辞犀利,内容详尽,不看不知道,一旦知道邻里街坊均传之为笑谈.文人出身的刘先生如何受得了,于是他选择了离去.

   19667月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妈妈经过邻居家听她说,你朋友跷脚出事了!据说工厂来人找刘先生去开批斗会,没想到从紧闭的房门上方,看到一双悬挂着的人影这消息真是把我妈妈惊得六神无主,她可以说是刘家姆妈唯一走动非常勤的朋友,周边邻居都认识妈妈和我们一家人.按理应当去那边看看有什么事需要帮助的,但一走到弄堂口,看到新刷上去的大字标语上书:”LZC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大红叉叉如此醒目,分明在告诫要划清界限.妈妈一个劲在家说,哎怎么会走这条路呢,她前天还借了我们家的围棋去的,怎么就会想不开呢

一星期后我经过那条无比熟悉的弄堂,远远瞥到门口还有路人指指戳戳.从邻居处得知:根据刘家姆妈死后身体扭曲不直的情况分析,大家都认为是刘先生夜里先把熟睡中的太太掐了.然后自己才自尽的,刘家姆妈原本无意离世! 邻居还在抒发不平:便宜了那个小的啦,那么多东西都归她啦,今天她女儿已经来收拾房子啦,但我已没耐心再听下去,我要去告诉妈妈真相,免得她心里老过意不去.  以后几天的话题常常会绕到这件事上去,妈妈无法想象刘家姆妈最后的无助凄苦:为什么不离婚,我开始劝过她的我脑子里想的则是她丈夫真可恶,为什么就不带小老婆走呢? 至于那副质地很好的围棋,就再也没能要回来.

和一些朋友们的晚景相比,妈妈后来的生活确实幸福得多了.

                                                                   2005.10.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