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仍是半导体行业关键参与者,且有望持续从英伟达(NVIDIA,NVDA)手中抢占市场份额。
AMD 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达 9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 1.20 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1.17 美元。
接下来,将探讨继续看好 AMD 的原因,以及数据中心业务并非推动公司前进的唯一关键增长动力。
数据中心仍是
AMD 的核心业务板块
数据中心业务仍是公司的核心板块,占总营收的近 47%,且其贡献的盈利能力超过其他所有板块之和。
据公司披露,这一强劲的同比增长由 CPU 和 GPU 业务共同驱动 服务器和 AI GPU 两大品类均实现扩张。正如 AMD 首席财务官让.胡所言,服务器 CPU(EPYC)业务的增长略高于 AI GPU 业务:整体趋势相近,但服务器业务表现稍好。
公司盈利能力的另一关键驱动因素是客户端与游戏板块的显著营收增长:该板块营收达 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2%,运营利润率从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12% 提升至 2025 年第三季度的 21%。其中,游戏板块表现尤为亮眼,营收达 12.9 亿美元,同比激增 181%。
在分析师看来,游戏板块会加剧业绩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原因有两点:
AMD 在游戏行业拥有良好的业绩记录,分析师预计其长期将保持积极发展态势。不过,分析师认为当前的高增长率难以在中长期持续,但该板块仍将在未来几个季度为公司整体营收增长提供支撑。
展望未来,AMD 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营收将达 96 亿美元,这一指引体现了公司维持强劲增长势头、把握主要来自数据中心市场的旺盛需求的能力。
该指引超出了分析师预期的 92 亿美元,这并不令人意外 此前 AMD 已宣布与 OpenAI 和甲骨文达成两项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总体而言,AMD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不断上升的市场需求,主要驱动力来自数据中心板块,其次是客户端与游戏板块的卓越增长(后者主要受益于游戏半导体的季节性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嵌入式板块营收为 8.57 亿美元,同比下降 8%,但环比增长 4%,显示出企稳和潜在复苏的迹象。
ROCm 7缩小与 NVIDIA 的差距
但需注意的是,AMD 仍主要被视为 芯片制造商,而 NVIDIA 通过 CUDA 提供了完整的 AI 生态系统,让开发者能够更轻松、高效地运行 AI 工作负载。
AMD 正将 ROCm 推广为 大规模 AI 开发的开放平台,通过对新模型和框架的 零日支持,简化工作负载从 CUDA 向 ROCm 的迁移。理论上,这有望帮助 AMD 逐步从 NVIDIA 手中抢占市场份额。ROCm 本质上是一套运行在 GPU 上的软件栈,能够让计算机处理繁重的 AI 工作负载。
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表示:我们在 ROCm 上取得了巨大进展。ROCm 7 在性能和所支持的各类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所有最新模型提供零日支持、对所有最新框架提供原生支持,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我想说,现在选择 AMD 的大多数客户,在将工作负载迁移到 AMD 平台时都拥有非常顺畅的体验。当然,我们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在分析师看来,尽管 ROCm 7 的推理性能较 ROCm 6 提升了 4.6 倍,训练性能提升了 3 倍,但仍落后于 CUDA。
专家在对比 ROCm 7 与 CUDA 后指出,ROCm 不仅是一个替代选项,在某些 AI 工作负载中还能与 CUDA 展开竞争。虽然 ROCm 7 尚未达到 CUDA 的成熟度,但它已是一个取得显著进步的主要竞争对手。
两者的差异在于,NVIDIA 拥有规模大得多的市场和生态系统,更多开发者熟悉 CUDA;而 AMD 正试图通过开源的 ROCm 以及与 OpenAI 等大型 AI 实验室的合作来扩大用户基础。AMD 仍处于向 AI 系统公司 转型的过程中,而非仅仅是一家芯片制造商。当公司不仅以芯片制造商,还以 AI 生态系统提供商的身份吸引客户时,有望获得更高的客户粘性、交叉销售机会,并最终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和盈利能力。
许多投资者可能会疑惑,AMD 何时能在 AI 软件领域与 NVIDIA 形成真正的竞争力。答案是,这一进程已经开始。
AMD 首席执行官表示:我认为我们所有的大型客户都在为我们整个软件栈的拓展和深化做出贡献。与 OpenAI 的合作显然是其中之一,我们计划在硬件、软件、系统以及未来路线图上进行深度合作。
在分析师看来,OpenAI 通过提供真实工作负载的反馈、测试和优化,间接帮助 AMD 提升 ROCm 的成熟度,使其更具竞争力。这一合作表明,ROCm 已超越 概念验证 阶段,目前正被领先的 AI 客户积极使用和改进。与 OpenAI 的合作提升了 AMD 在 AI 生态系统中的可信度。在 OpenAI 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下,ROCm 有望在未来 1-2 年内成为 CUDA 的商业可行替代方案。
总体而言,AMD 在数据中心市场和 AI 软件生态系统方面均落后于 NVIDIA。但通过 ROCm 7 的重大改进以及与 OpenAI 的合作,AMD 有望进一步完善其软件栈,吸引新客户。分析师预计,其 AI 生态系统将成为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动力,进一步推动营收增长。重要的是,凭借 ROCm 7,AMD 已经开始缩小与 NVIDIA 的差距。
估值与风险
AMD 首席执行官表示:展望未来,随着 2026 年下一代 MI400 系列加速器和 Helios 机架级解决方案的推出,客户 momentum 迅速积累,我们的数据中心 AI 业务正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 因此,总的来说,我认为随着我们在 2026 年下半年至 2027 年推出 MI450 和 Helios,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实现显著增长。
在分析师看来,受 Helios 机架系统及其下一代 AI MI450 GPU 的推动,公司管理层有望从 2026 年下半年开始实现进一步的营收增长。
需注意的是,迄今为止,AMD 的客户仅购买 GPU,且必须自行设计机架(即物理搭建 GPU、冷却系统、网络和协调 GPU 的软件)。通过 ROCm 7 和 Helios,AMD 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机架解决方案,包含 GPU、CPU、网络和液冷系统,客户无需进行任何设计,这与 NVIDIA 的全面 AI 解决方案类似。
在分析师看来,真正的风险在于 AMD 能否与 NVIDIA 的全面解决方案展开有意义的竞争。如果 AMD 希望在 AI 行业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在数据中心市场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 CPU/GPU。ROCm 7 或 Helios 的延迟推出或性能不佳,将直接影响公司的增长和盈利能力。
AMD 已经在软件方面(ROCm 7)取得了重大改进,并准备通过 Helios 推出其首款完整机架系统。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两者的性能和效率,以准确评估公司的增长潜力。
基于 AMD 良好的业绩记录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如 OpenAI 和甲骨文),分析师认为其风险回报比仍然具有吸引力。对于目前未持有 AMD 股票的投资者,分析师建议为潜在的价格回调或获利了结做好准备,但从长期来看,分析师坚信该公司有望跑赢市场。
结语
总而言之,尽管 AMD 拥有诱人的长期营收潜力,但真正的增长将在 Helios 和 ROCm 7 缩小与 NVIDIA 全面解决方案的差距时到来。诚然,无论是 AMD 还是其他任何芯片制造商,都无法 击败 NVIDIA 的完整解决方案,但分析师预计 AMD 将成为 NVIDIA 最主要的真正竞争对手,其端到端解决方案具有抢占市场份额的现实潜力。
ROCm 7(尤其是 Helios)的效率相关风险仍然存在,但分析师有信心 AMD 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