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伟达的“10倍股历程”:3年前市值4000亿美元,如今“全球首家五万亿”

(2025-11-02 02:42:46) 下一个

英伟达市值正式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首家达到此里程碑的公司,其增长速度和市场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周三,英伟达股价上涨约3%,至207.16美元,使其市值达到5.03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超越了其竞争对手AMD、Arm、ASML、博通、英特尔、拉姆研究、高通和台积电市值的总和,甚至超过了标普500指数中的公用事业、工业和消费必需品等整个行业的体量。

过去六个月里,英伟达的股价上涨了约90%。其目前的体量,更是已经超过了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主要股指市值的总和。

英伟达的股价表现,已成为衡量这轮由AI驱动的巨大需求周期的关键晴雨表。此轮上涨的直接催化剂,来自于市场对其AI芯片持续强劲销售的预期,以及关于其在中国市场销售产品的乐观情绪。

火箭般的市值攀升之路

英伟达的市值增长轨迹堪称惊人。

三年前,在生成式AI工具ChatGPT引爆市场之前,其市值约为4000亿美元。

随着ChatGPT的推出,市场对用于训练和运行大语言模型的GPU需求激增。在ChatGPT发布后的几个月内,英伟达市值便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随后,其增长步伐不断加速:

  • 2022年11月4000亿美元
  • 2023年5月1万亿美元;

  • 2024年2月2万亿美元;

  • 2024年6月3万亿美元;

  • 2025年7月4万亿美元;

  • 2025年10月5万亿美元

  • 英伟达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苹果和微软这两大科技巨头,后两者在本周才首次收于4万亿美元市值之上。

    需求与订单的强力支撑

    英伟达之所以能成为这轮AI交易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其设计的GPU是驱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引擎。CFRA Research高级副总裁Angelo Zino表示:他们是整个AI交易的基石。强劲的需求直接体现在了订单数据上。英伟达透露其去年发布的Blackwell芯片已出货600万片,另有1400万片的订单在手。黄仁勋在GTC大会上预测:公司预计在未来五个季度内,总销售额将达到五千亿美元。

    Bernstein的分析师指出,黄仁勋的这一预测意味着,英伟达在2026日历年的芯片销售额将远超3000亿美元,而此前华尔街的普遍预期为2580亿美元。

    这种巨大的需求主要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它们正投入巨资建设运行AI模型所需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泡沫警告与高估值审视

    然而,伴随股价狂飙而来的是对潜在泡沫的担忧。

    一些投资者和行业分析师开始将当前AI股票的涨势与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科技公司正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和芯片开发,并为此背负沉重债务,但目前产生的收入相对较小。

    英伟达的估值水平也引发了市场的审视。根据数据,该公司股价约为其明年预期收益的33倍,而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约为24倍。Cumberland Advisors的联合创始人David Kotok警告称:如此卓越的估值为公司设定了极高的期望,只有当利润率和利润继续保持当前轨迹甚至变得更好时,它才是合理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