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伟达财报前瞻:市场无须太过焦虑

(2025-11-18 03:36:50) 下一个

英伟达公司(NVDA)即将迎来关键的季度财报,市场正疯狂寻找人工智能泡沫的迹象。

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持续扩张以满足难以满足的需求,但过去一周,由于市场高度焦虑,其部分主要客户股价遭受重创。

鉴于相对较低的估值以及人工智能建设尚处于早期阶段、泡沫不太可能过早出现,分析师仍对其持看涨态度。

英伟达将于 11 月 19 日周三收盘后发布 2026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分析师普遍预期如下:

每股收益(EPS)1.25 美元,同比增长 55%

营收 54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7%

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头在 2026 财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仅为 467 亿美元,每股收益 1.05 美元。其对第三季度营收的指引为 540 亿美元,且未包含发往亚洲地区的 H20 产品出货量。

根据市场普遍预期,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将较上一季度大幅增长,环比增加逾 80 亿美元。该公司过往也有多次显著超出预期的记录,因此实际业绩可能较上一季度增加 90 亿美元。

真正的关键问题并非英伟达能否超出季度业绩预期,而是该公司能否将第四季度营收指引上调至分析师预期的 615 亿美元,以维持 56% 的增长率。

市场预测,英伟达 2027 财年销售额将接近 3000 亿美元,2028 财年则将达到 3600 亿美元。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英伟达 2026 财年销售额预计为 2080 亿美元。

自 OpenAI 通过推出 ChatGPT 引发人工智能热潮以来,该公司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大幅增长,但距离市场预测的 1 万亿美元销售额仍有很大差距。

尽管目前的业绩数据已十分可观,但与包括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 2025 年 GTC 大会上在内的众多渠道提出的 1 万亿美元市场目标仍存在巨大差距。

在最近的 2025 年投资者日活动上,超威半导体(AMD)提出,到 2030 年甚至更早,数据中心的总体潜在市场规模(TAM)将达到 1 万亿美元。

从诸多方面来看,人工智能热潮似乎尚未真正开始。

AMD 刚刚才预测了 1 万亿美元的市场机遇,很难想象在销售额仅为 2000 亿美元左右时,泡沫就已经破裂。

市场目前正专注于 OpenAI 庞大的支出计划及其令人质疑的盈利状况,但 Anthropic 的案例充分说明了为何人工智能领域对图形处理器(GPU)的需求持续飙升。

这家生成式人工智能公司目前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实现 90 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的基础上,到 2028 年实现 700 亿美元的营收和 170 亿美元的正向现金流。

CoreWeave(CRWV)的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似乎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焦虑,但该公司既证实了市场对 GPU 的需求依然难以满足,也确认了 GPU 折旧年限延长至 5 至 6 年的计算是准确的。市场却将一家第三方供应商的数据中心电源设备上线延迟问题,仓促解读为 CoreWeave 因人工智能泡沫破裂而未能达成营收目标的信号。

与其他人工智能相关公司相比,英伟达的跌幅相对较小。其在 10 月底达到 212 美元的峰值,目前仅跌至 190 美元,跌幅略超 10%。

以 2027 财年每股收益 6.78 美元的预期计算,该股当前市盈率为 28 倍。

分析师普遍预测,英伟达今年每股收益将增长 50%,明年将增长 49%。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绝对龙头,其市盈率低于当前增长率,而泡沫通常以极高的估值溢价为特征,因此目前出现泡沫破裂的说法显得不合情理。

正如以往所指出的,若毛利率大幅下滑,看空观点可能会迅速浮现。

未来,随着AMD推出具有竞争力的 GPU 抢占市场份额,或者博通(AVGO)为至少四家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生产的扩展处理器(XPU)投入使用,可能会在销售额放缓之际最终导致英伟达的毛利率下降。

英伟达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为 73.5%,随着 Blackwell 芯片产能提升,第四季度毛利率有望达到 75%。

但风险在于,毛利率可能回落至接近 60% 的历史平均水平,这将导致利润减少 15 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若英伟达在 2028 财年实现 3600 亿美元的营收目标且毛利率维持在 75%,与毛利率下滑至 60% 以及营收仅达到 3200 亿美元的情况相比,较低的毛利率可能导致每股收益减少逾 2.50 美元。

目前来看,看涨逻辑依然完好,尽管市场将看空风险视为现实威胁,但英伟达的估值仍具吸引力。4.6 万亿美元的市值听起来像是人工智能泡沫的体现,但从估值与预期增长率的对比来看,这样的结论并不成立。

分析师的核心结论是,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焦虑并无依据。

英伟达的估值并未存在溢价,且其业务距离 1 万亿美元的预期市场机遇仍有很大距离。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