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对苹果公司展开分析以来,其已上涨近 20%。本次分析结合当前超大规模科技企业的行业格局对苹果进行全面评估,并指出在极端情况下,若出现短期周期性市场崩盘,苹果有望成为美国科技七巨头中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受青睐的公司。
英伟达、超威半导体、美超微、酷睿维、戴尔等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均具有强周期性特征,因为它们的业务都与超大规模科技企业的采购周期紧密挂钩。而微软、谷歌、Meta同样背负着巨额的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压力,其数据中心的扩张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其中受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美国能源采购问题 电网建设进程滞后于云服务需求的增长,这进一步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发展。
苹果则属于第三类企业,它以生态系统盈利为核心,同时保留人工智能业务的拓展选择权,在行业中显得尤为特别。苹果既能从人工智能发展中间接获益,又无需承担数据中心开发商所需的高额资本投入。由此来看,在这个长期整体呈强劲上涨趋势、但期间极易出现大幅波动的时代,苹果股票堪称优质的超额收益对冲资产。
此前,分析师因担忧苹果创新停滞而对其股票持谨慎态度,但如今其独特的运营模式能有效规避人工智能行业的周期性风险,这让分析师对其的看多立场愈发坚定。不过,从当前价格来看,分析师并不看好此时入手。
可规避资本支出下滑风险
多数读者或许都清楚,苹果的盈利结构具备极强的抗风险属性,但在此仍有必要简要说明,以便大家理解在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情绪趋于谨慎的背景下,投资苹果的可靠之处。
苹果于 10 月 30 日发布的 2025 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收达 1025 亿美元,同比增长 8%。其中,iPhone 业务营收 490 亿美元,服务业务 290 亿美元,Mac 业务 90 亿美元,iPad 业务 70 亿美元,可穿戴设备业务 90 亿美元(数值均四舍五入至十亿美元)。
苹果的盈利几乎不会直接依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因此即便科技巨头集体缩减人工智能领域资本开支,苹果也不会像高波动性的半导体类企业那样受冲击,反而会像科技行业的 必选消费股 般保持稳定。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市场跟风现象带来的影响。若人工智能领域出现半导体产能过剩,即便苹果基本面与英伟达不同,是否也会难逃股价暴跌的命运?答案是这种可能性难以排除。除非市场回归理性 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不过一旦苹果股价因非基本面因素下跌,价值投资者会迅速察觉到这一市场失衡现象,并果断买入苹果。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人们思考:若先进半导体产能过剩,人工智能云服务扩张陷入停滞,投资回报率下降,是否会引发经济衰退?实际上,即便情况恶化,最可能出现的也是经济增速放缓或短期增长停滞。
即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回落,仅因先进半导体贬值和销量下滑就引发全球宏观层面的恶性周期性连锁反应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基于此,美国大型科技企业急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全球业务规模。毕竟在当前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绝非好事。而苹果或许是在这场潜在的人工智能领域短期崩盘与宏观经济增长停滞中,少数能凭借基本面挺过危机的企业。
正因如此,苹果股票对追求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是当下合适的对冲资产。不过,分析师更倾向于人工智能行业将稳步发展的观点,并会通过主动分析来佐证这一判断。
聚焦估值的相对性
长期以来,部分市场观点认为苹果创新陷入停滞,其增长水平仅与科技行业中那些积极进行资本配置的企业相当。但就投资价值而言,分析师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苹果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依托于深度融入社会且操作便捷的技术体系,苹果实为能稳定创造超额收益的优质标的。
诚然,如今买入苹果股票已算不上特别出彩的投资决策,但鉴于市场对该股票的信心始终稳固,这依然不失为明智之举。
这种市场信心源于苹果稳定且充沛的自由现金流。近年来,苹果每股自由现金流稳定在 7 美元左右,较五年前的约 4 美元实现大幅增长。充足的现金流使其每年能轻松拿出约 1000 亿美元用于股票回购。这一举措深受追求资本安全、青睐股东回报友好型企业的投资者青睐,毕竟相比那些激进冒险的新兴企业或中等规模龙头企业,苹果的经营风格更为稳健。
值得肯定的是,蒂姆.库克成功守住了苹果的行业优势,其股价的抗风险能力与其运营模式相得益彰。如今的苹果或许已不复往日的创新光环,但它构建的生态系统依旧保持着活力并持续扩张,而这正是当下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从技术层面看,仅就市场情绪而言,当前苹果股价并不便宜,甚至略有虚高。其 14 周相对强弱指标接近 70,且股价显著高于 50 周移动平均线。当下显然并非最佳买入时机,但分析师预计未来六个月内,随着股价进入盘整期,或是在 2026 年剩余时间里,市场避险情绪逐渐蔓延导致股价下跌,届时将会出现合适的建仓机会。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苹果的预期非公认会计准则市盈增长比率比行业中位数高出 85%。这一数据表明,当前市场对苹果股票的估值已处于高位,即便受市场情绪影响股价暂未回调,从基本面来看回调也是合理的。
通过对未来 12 个月 50 周移动平均线走势的分析,分析师将苹果的目标股价定为每股 300 美元,这意味着较当前股价还有 11% 的上涨空间。正因如此,分析师当前对苹果股票给出 持仓观望 的评级。
当然,若 2026 年人工智能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能得到妥善应对,届时若股价回落至合理区间,苹果股票或将成为极具价值的防御性投资标的。
多极化趋势下,
苹果恐面临估值回调
尽管长期看多苹果的逻辑并无问题,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达利欧所提出的 世界秩序变革 这一现实。分析师始终认为,跨领域的多极化格局并非必然结果。
抛开市场情绪和资本流动,从企业运营层面来看,苹果的硬件产品和生态系统当前也面临着较高的被颠覆风险。未来数十年内,传统笔记本电脑或许会被无需手持的设备,或是操作更便捷的视觉感应设备所取代。
苹果虽已开始尝试这类新形态产品,比如苹果头显设备,但目前这些尝试更像是面向高端市场的试水,远未像 iPhone 那样掀起具有颠覆性的行业变革。事实上,当下能与当年 iPhone 问世相提并论、引发全球性科技热潮的,当属开放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聊天机器人。
在如今的背景下,苹果一味坚守现有生态而非主动突破创新,极有可能面临危机:逐渐被市场边缘化,沦为普通投资者追捧的平庸公司,再也无法维持数十年的市场热度。
结语
当下,能在人工智能行业下行周期中独善其身的科技股寥寥无几,苹果便是这少数标的之一。在市场眼中,苹果不仅具备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其构建的生态系统还牢牢绑定了消费者,形成了深厚的用户忠诚度。很难想象如此规模的巨头企业会在短期内出现价值大幅缩水的情况。
但需警惕的是,若苹果无法从企业内部和宏观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风险,一些预示其将陷入长期衰退的信号已然显现。
分析师依旧长期看好苹果,但站在当前价位,分析师认为更明智的做法是等待回调。若未来人工智能行业下行风险逐步逼近,再择机入手。目前来看,人工智能行业是否会出现下行、下行幅度究竟有多大,这些都尚未有定论,不少做空者所渲染的行业寒冬或许并不会如预期般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