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马斯克称20年内人类能实现意识“永生”当前脑机接口技术有多成熟?他的预言能实现吗?

(2025-11-16 14:17:01) 下一个


https://view.inews.qq.com/a/20251116Q05J8Z00?devid=4C3CC693-B6D7-49E8-946C-856D5CA8F7B5qimei=c151ef6bf95dad2ab3471de500001f814804

埃隆马斯克这个人,总能找到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方式。上周他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又放了个大招:不到20年,通过Neuralink脑机接口把你的意识快照存下来,再塞进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里,实现数字永生。

这话一出,有人激动得仿佛看到了长生不老的门票,但这话真的靠谱吗?咱今天不聊科幻,用大白话算算这笔账:现在的脑机接口到底到什么程度了?马斯克这个预言到底靠不靠谱?

先来看看脑机接口的现状:

想象一下,如果你大脑里的全部意识相当于一座城市,你想把整座城市的地图、交通、甚至每户人家的聊天记录都复制下来。而现在的脑机接口技术,相当于只在城市几个主要路口装了摄像头(电极),能数清经过了多少辆车(神经元放电),但完全不知道车里的人在聊什么八卦。

马斯克的Neuralink确实挺厉害他们让猴子靠意念打乒乓球游戏,给猪植入芯片监测脑电波。但要注意,这些实验的核心其实是猜意图:猴子想移动摇杆时,大脑会发出特定信号,芯片捕捉后转成指令。这离复制你的记忆和个性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更像是猜中了你想抬手的念头而已。

而且,这些芯片得开颅手术植入大脑。虽然Neuralink说他们的电极比头发丝还细,但毕竟是要在娇嫩的脑组织里插上千根线。长期会不会发炎?会不会移位?信号会不会衰减?这些问题都还在摸索阶段。2023年5月他们拿到FDA批准做人体试验,首批志愿者全是瘫痪患者目标很务实:帮他们重新控制肢体,而不是搞意识上传。

为什么意识快照难如登天?

马斯克称要通过意识快照存下来的方式实现意识永生,但当前的技术水平还远远不够,因为人脑的意识实在过于复杂。你的大脑里有860亿个神经元,它们之间的连接比全地球的互联网节点还复杂。假设每个神经元是一本书,这些书之间的引用关系织成了一张巨大无比的知识网络。现在的技术,相当于每分钟能扫描一页书;而要把所有书和引用关系都记录下来,得花上几百年。

更扎心的是:你的记忆和性格根本不是静态文件。比如你想起初恋,这次可能甜中带酸,下次就只剩释然这种动态变化,单靠截取某一刻的脑电波快照根本抓不住,这就像想用一张照片来还原一整部电影,注定会丢失绝大部分信息。


再来算算20年这个时间表:

马斯克说不到20年,咱们回头看看科技史:1966年,Shakey(沙基)机器人是第一个真正可移动和感知的机器人。Shakey有轮子,以笨拙、缓慢、摇摇晃晃著称。Shakey配备了摄像头和碰撞传感器,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导航。Shakey被认为是机器人革命的开始,到现在快60年过去了,扫地机器人还经常被拖鞋卡住。

目前最接近实用的脑机接口,是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打字(每分钟约10个字符),或者控制机械臂抓取水杯。这些功能已经研究了超过20年。要跳到意识上传,得连续跨过好几道坎:首先,解码技术需要大升级,得从识别想抬手到读懂怀念童年外婆家的槐花香。其次,机器人身体需要足够灵活,Optimus现在能走路、抓东西,但离流畅模拟人类动作还早。最后,哪怕解决了一切的技术问题,还得经历一场伦理大考:上传后的你还是你吗?如果复制出十个你,哪个算本尊?

如果你还是觉得抽象,想想这些:

医疗进展:中国的脑计划重点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症的治疗,这更像脑机接口最近十年实在的赛道。

成本问题:Neuralink现在一次动物实验动辄耗资数百万美元,还曾陷入虐猴风波。真要普及,估计前二十年只能是亿万富翁的专属豪华套餐。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马斯克的预言能实现吗?

咱们用最直白的话总结:20年内实现意识永生,概率堪比中彩票头奖。 但脑机接口让瘫痪者重新站立、让失语者重新说话这些更温暖、更现实的奇迹,正在我们眼前一步步成真。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