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认为,北京正面迎击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很可能是以战促谈。如果双方接下来就关税问题谈判,可以合理推测,北京也会持强硬立场,不会退让,至少不会作大的退让。
?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强度超出了市场预期,第一个出来反制的是北京。虽然外界预期北京会有不满,然而,北京对美国全部输华产品加征同等程度的关税,并综合运用出口管制、不可靠实体清单、反垄断调查等非关税工具,在多个领域对美国进行系统性的反击,其力度之强同样超出市场预期,导致美股在第二天再次暴跌。
北京的反制反映了它对特朗普政府的极度失望及其应对模式的改变,即今后对来自美国的任何重大遏制行动,北京都会“对等”报复,而就关税战而言,其背后的目的是要以这种“对等”对抗的姿态,以战促和,如果接下来双方就关税谈判的话。
双方也都没料到对方会出手这么狠
在特朗普4月2日公布对等关税前,外界包括中国专家在内,认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主要针对的是其他经济体,与中国关系不大。因为之前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了20%的关税,如果加上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的关税,中国全部输美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接近35%,故即便要对中国征收对等关系,幅度不会太高,对中国影响不大。但特朗普公布的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达到34%,在特朗普这次对全球所有经济体的对等关税中,虽然排在第19位,然而前面的1-18位都是小的经济体,从而让北京非常生气。
正由于市场早先的预估不很严重,因此也认为北京的反制会是相对温和的。北京不太可能对美国全部输华产品加征关税,因为有些美国产品中国的可替代性差,对这部分产品北京会网开一面。
虽然鉴于双方对各自出口的总量不对等,北京也会出台非关税的措施来弥补关税手段的不足,但可能就是制裁一些美国的军工企业和对某些关键矿产进行出口管制。然而,北京在第二天即宣布对美全部输华产品加征34%的关税,并对7种重稀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6家美企产品输华资质,对原产于美国的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还对杜邦中国立案调查。
北京已全面趋向“对等”对抗
?
这一套反制组合拳,可以看作北京不甩特朗普,是对美国系统性和全面的报复,显示北京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打压,其博弈策略全面趋向“对等”对抗,不仅仅针对关税问题。从特朗普发在社交媒体的帖文来看,他未料到北京态度会如此强硬,还在等习近平的电话向他示弱呢。
北京的“秒”反击,当然是它在工具箱里早就储备好的,但这不表明北京早已打算用这种偏强硬的策略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战,尤其不表明它和特朗普政府的博弈早就想转向“对等”对抗。现在这种转向,是北京观察和评估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对中国打压和围堵的结果。
特朗普自赢得选举后,没有对中国放过狠话,还频频说习和他是好朋友,夸赞习是个伟大的领袖,邀请习出席他的就职仪式,并表示美中联手,可以解决世界上大大小小的难题,也透露他想在上任100天访华的愿望。外界把他的上述言辞解读为要和习谈判,达成大交易。北京或许也有这个想法,派了国家副主席韩正作为习的特别代表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双方的互动开局还不错,以致某些中国官方观察家也乐观地认为,双方或许要从拜登下台前那种阴霾的状态中走出来,会有一个外交上的小阳春。
特朗普是个喜欢交易的人,对国际关系也要以商业交易的方式处理。对威权国家的领导人或者有威权倾向的民主国家政治领袖,特朗普似乎格外偏爱。这也是外界倾向认为习近平愿和特朗普进行大交易的缘由。然而,在特朗普就职不久称习将和他打电话,以及他要来华访问的消息后,北京并未有积极回应,基本对这两个话题冷处理,让他颇感有些不爽,原因在于,特朗普在谈到并吞格陵兰岛特别是夺取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的问题上,频繁提及中国,指控中国控制了巴拿马运河,表达了要把中国的势力赶出整个中南美洲的意思,从而使得中国不得不提高警惕。
?
另外,北京对特朗普强访中国的意图也摸不准,有鉴于特朗普在交易谈判中喜欢先声夺人,极限施压,凭空制造筹码,如果来中国访问是制造一种谈判的氛围,施压北京接受美国的条件;或者纯粹是要来和习这个老朋友叙叙旧,北京当然不会邀请他此时来访华。
北京认识到特朗普2.0来者不善
自此后,特朗普在说到中国和习近平时,尊重之意减了几分。他虽然仍没有对中国过多表态,但在和日本首相石破茂的会见中,还是就台湾问题发表了反对中国片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看法。美国和俄罗斯恢复谈判,施压乌克兰停战,从特朗普的意图看,也是试图联俄抗中,分化俄中。
特朗普团队特别是他的外交、国安团队,以及财经团队,本是清一色对华鹰派,在这段时间里则是动不动敲打中国,态度比特朗普要强硬得多。国务院还修改了“一中”政策的事实表述,G7在外长会议的声明里,在国务院卢比奥的压力下,用了最强语气警告中国,也不再提及“一中”政策。
特朗普还签署行政令,继续在科技和投资方面对中国施以最强压力。美国商务部提议对中国造商船停靠美国港口收取高达100万美元的费用,尤其是李嘉诚未告知北京把包括巴拿马在内的20多个港口码头卖给美资公司贝莱德集团,让北京警觉,此例一开,不仅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也将造成未来更多的中国海外企业的关键资产被美国胁迫出售给美企的严重后果。
凡此种种,使北京认识到,特朗普2.0对中国来者不善,比拜登政府出手更狠,打压中国的意图更恶劣。
与其退让,不如硬扛
特朗普对中国的对等关税是这一连串打压行为的最新也是最严厉的表现。在北京看来,这进一步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敌意打压。如前所述,虽然北京预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的名单中有中国一份,但税率不会太高,然而现在如此高的关税,这个架势是要将两国贸易完全掐断,无疑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将会造成严重影响。这真是太欺负人了!可以想象得到北京愤怒的表情。
不管特朗普是否把对等关税作为对中国极限施压的工具,以中国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和科技军事实力,北京自认为不是吴下阿蒙,不可能在美国这种压力下就犯。这不但关系习的面子和大国尊严问题,更是因为,特朗普接下来贸易谈判的条件也一定非常苛刻。他一直对北京未能履行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耿耿于怀。所以,与其退让,不如硬扛,直面对抗。中国虽处于经济困难中,可毕竟是大国,既有过去六年应对关税战的经验,也是在这段时期在美国的打压与围堵下,中国的经济不但没有跨,科技发展也在顽强地推进,工具箱里还是有很多应对工具的。
另外,特朗普这次对等关税也激起很多国家特别是加拿大、欧盟等的强烈不满,如果中国率先举起“义旗”反对,其他经济体跟进,再加上美国国内的压力,特朗普也许先比中国扛不住。
以此观之,北京的正面迎击很可能是以战促谈。如果双方接下来就关税问题谈判,可以合理推测,北京也会持强硬立场,不会退让,至少不会作大的退让。双方“战”到这个份上,就好比博弈理论中的“胆小鬼”游戏,两辆相向高速行驶的赛车在转弯处,看谁先眨眼避让。这既是对双方综合实力的考验,更是对双方团队战略决心和耐心,以及技巧的考验。但有一点很明确,北京对特朗普政府不想再忍了,选择了一条战略风险极高的“对等”对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