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作品

自然风光,社会情态,随便说说,慢慢道来,直叙胸臆,怡情养性,广交朋友,游历世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卢塞恩,民主瑞士诞生的摇篮

(2007-01-23 17:33:40) 下一个
卢塞恩,民主瑞士诞生的摇篮 -----欧游杂记之29 巴顿说瑞士是个极端民主的国家,一点也不过份,也一点都不值得奇怪。因为,实际上,瑞士是欧洲最早的一个民主国家。所以,瑞士也可以说是欧洲民主的摇篮。而卢塞恩则是瑞士民主的摇篮。卢塞恩以拥有卢塞恩湖以及湖口罗斯河上建于1333年的卡珀尔布吕克斯廊桥,亦即教堂桥著称于世。该桥被罗斯玛丽.伯格和理查德.卡文迪什选入人类用双手建造的一百个世界奇观当中。在《世界奇观》这本图册里,卡珀尔布吕克斯廊桥与英国的巨石阵、中国的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美国的摩天大楼与危地马拉的马雅文化遗址提卡尔建筑群并列为地球上的一百个世界奇观之一。在介绍卢塞恩及其古廊桥之前,鄙人先对卢塞恩这个城市名称的中译发点牢骚,以使我的心情变得更好。鄙人最先在澳大利亚华人旅行社的行程介绍中看到,她叫“琉森”。当时,我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世界地图上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她。后来才知道,这个旅程中叫“琉森”的地名,也就是地图上的“卢塞恩”[LUCERNE]。可是,近日我又发现,她还有一个名字叫“洛桑”。并且,这个“洛桑”与“卢塞恩”同时出现在同一本由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里的同一个章节中。这不是又得让我化点时间来弄清楚,这个“洛桑”是否即“卢塞恩”?同样也就是“琉森”?为什么要将LUCERNE翻译成三个不同的中文称谓呢?这不是故意找麻烦吗?鄙人因此就想到,当今的中华文字就是两种而不是一种。大陆用简体,台湾、香港、澳门用繁体。对澳洲第一大都会SYDNEY,台湾人译作雪梨,大陆人则译为悉尼。是否对LUCERNE大陆译为卢塞恩,台湾译成洛桑,而香港人则译作琉森?同样,对意大利名城FLORENCE,大陆人译作佛罗伦萨,台湾人则译成“翡冷翠”。看起来那也就难怪了。再想大一点,当今中国不只是一国两制,简直就是一国三制。同样一个中国,政体尚且如此不同,竟然要求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有一个统一,实属非份。如此这般一想,鄙人也就只好释然了。再想想一个小小的只有七百万人的瑞士,当它印发红头文件时,竟必须用四种文字同时出版才能使全国的老百姓都知悉。鄙人更只有心满意足的份儿了。话说小小瑞士乃欧洲第一个民主国家。而瑞士民主的摇篮则是卢塞恩。中世纪时,瑞士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散落在边缘地区和山林地区的小村落主要还是自治。他们抗拒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行政制度。为了加强这种抵抗,1291年靠近卢塞恩湖边的三个州签订了一个“联合盟约”。八月一日那天,三方人马在喷泉村外吕特利的草地上宣誓效忠于该盟约。后来,瑞士人就将这一天定为国庆日。公民威廉.退尔富有反抗精神,拒绝屈从皇帝执行官格斯勒的指令。为了惩罚退尔,格斯勒命令退尔用箭将退尔的儿子头上的苹果射落。退尔射出的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苹果,也保住了儿子的性命。这位人格高尚的民主英雄后来在一次伏击战中射死了格斯勒。他带领同胞揭竿而起,开始了解放瑞士的起义斗争。1332年,瑞士最终赢得了独立与自由。而这位英雄威廉.退尔的故乡就在离卢塞恩东南32公里的阿尔托夫这个地方。他的塑像就坐落在那儿的一个广场上。大概是为了庆祝与纪念瑞士解放的这个伟大的胜利,瑞士人就在1333年修建了这座教堂桥。2005.3.6.europe photo 008:卢森堡市一个公交车站附近的办公大楼。small:阿姆斯特丹市的运河上正灯火阑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