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百年前完成的《瓦尔登湖》,慕名已久,终于在元旦这天读到“结语”的篇章。梭罗的这场简约生活的实验有相当一部分是对自然现象精确而详尽的描述,再加上书中大量的双关,谐音,原始义和典故等辞令技巧,很容易让不甚了解的读者觉得枯燥且不知其意,包括我自己。这也有可能是本书列于弃读名著排行榜的原因之一吧,第一名好像是《百年孤独》。好在是仲泽译的木刻插图中文版,偶尔迷惑无知但至少还识些字,不妨碍我卡壳儿的时候还能继续读下去。图书馆里找不到英文版,在网上下载的pdf, 遇到金句回去查查原著,中文翻译还是很到位的。
“梭罗既是犀利的批评者、浪漫的吟者,也是渊博严谨的学者、东方的朝圣者和幽默的言者,他还是一位虔诚的求道者——这是梭罗的历史形象。” 梭罗说过,他关于人生最早的记忆是“在深夜盯着星星,以图发现它背后的上帝”。这既是他对童蒙生活的记录,又是他孤独寂寞又异彩纷呈的一生的写照——终其一生,梭罗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瓦尔登湖的人生实验,主旨在验证人们对经济的依赖可以降低到什么程度,而为更有价值的精神和心灵的追求赢得充裕的闲暇。
出于对自然秘密的探究和热衷,梭罗的观察力到了令人愕然的程度,很多经典的片段比如群蚁大战、湖底测量,瓦尔登湖的封冰解冻、狡黠的潜鸟、警觉的猫头鹰,自信的幼鹰,以及“我移居林中的一重诱因是获得闲暇和机会目睹春天来临。” 因此他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麻雀,鸽子和雨燕何时在天空重现,乌龟和青蛙总会跻身春天的先驱和信使之列,夜鹰每晚固定的时间前来歌唱,于是庆幸因此获得良机熟悉了它们的习性。“一场蒙蒙的春雨过后,青草增添不少绿意,我们的前景亦然,鱼贯而入的卓越思想会让它腾出光辉。如果我们始终生活在当下,将落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善加利用,像草叶一样感戴哪怕微不足道的露珠所予的沾润”。
二百年后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认可梭罗简约生活的理念,我们是否对高智商、高思维和过盛的物质还在不断的肯定和追求,我们感受自然和丰盈心灵的能力是否变得越来越迟钝了呢?
新年伊始,登高望远是传统。百看不厌,常看常新的 Grandfather mountain, 山顶雾冰环绕,恍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