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清风道自来

生于山城长江畔,三十而渡。徐徐清风,以诗明心,以思索为舟,以宁静为岸;于文字中渡己,行远终归心。
博文

微服务的悖论——集中风险在大型企业内部的蔓延过去十年,微服务(Microservices)与云原生(CloudNative)几乎成为软件工程的标准答案。它们承诺“自治、弹性与可扩展”,让企业从笨重的单体系统,转向灵活的分布式架构。然而,今天AWS的大规模宕机再次提醒我们——这种“分布式的自由”,往往隐藏着新的集中风险。一、表象上的去中心化,实质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9 05:32:43)

天微亮,我依旧在五点半醒来。窗外的风带着秋意,安静而温柔。妻子早早准备好的生日礼物,静静地摆在桌上——一套印有《兰亭序》的景太蓝英国骨瓷茶壶与茶杯。那一瞬,仿佛时光也在杯中停顿,茶香未起,心已微暖。姐姐,好兄弟们的祝福如约而至,姐夫送的自动剪草机还在路上。或许,今天傍晚我会试着让它代替我的手,在院子里,细细修整这片秋草。喝过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7 13:17:51)

>周四邮件送来,周五人生重启。经过近四个月的反复——继任者仍未确定——周四,老板终于正式公告:我将于十月底、两周后退休。邮件中写道,将在二十九日中午举行退休聚会。>“Weareplanningtogettogethertohonorhisincrediblecontributionsandwishhimallthebestforhisfutureendeavors…shareourfavoritememories,andexpressourgratitudeforallthesupportandcamaraderiehehasshownovertheye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导语 世界的秩序正在重写, 效率不再是唯一的信仰。 当国家重组供应链, 我们也该重组自己的内心。 十月十四日,美国将开始对所有中资、中制船只在美港口停靠征收特别费用。 而在此之前,中国已于十月九日宣布,对美国船只实施对等反制,并同步推出更系统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这是中国第一次将“管制权”延伸到境外,回应美国长期以来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股市的波动让人焦虑。 芒格的智慧提醒我们:节制、清醒、与好人同行, 才是能穿越周期的真正财富。 十月十日,因中美贸易战,美国股市出现自四月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 一些准备退休的人又开始担心,我的几位同事把退休日子往后推了。 还有人开始和资产千万的朋友比较,越比越焦虑。 我的一位老朋友常读我的博文,他笑说:“徐道来常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解决器官移植免疫排斥问题的科学家。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实则意义深远——这项突破让人体更容易接受外来的器官,也让“修复身体、延续生命”的梦想不再只是幻想。人类,似乎又向“永生”迈出了一步。从古至今,我们对生命的执念从未消减。古人求仙问药,帝王炼丹;今人基因编辑、冷冻胚胎、器官移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25-10-07 02:19:22)

三十多年前,他们带着笨重的行李箱和远大的理想,揣着不多的美金,远渡重洋。有人在实验室里追梦,有人在代码里筑梦,也有人在地产与投资中圆梦。一代人,三条路;一场梦,半生缘。如今,他们成了“老留”——漂在海这边,也望着那边的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硕士、博士们,如今大多已年过六十。那一场浩荡的“留学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2025-10-05 03:07:01)

中秋,是一年中最温柔的夜晚之一。皓月当空,银光如水,洒在屋檐、院落,也落在游子心头。 中秋节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早在先秦,便有祭月之礼,秋季八月十五,天高气爽,正值五谷丰登,古人以明月象征天地的循环、岁月的无常,也寄托丰收与家族安宁的祈愿。唐宋以后,节日逐渐定型,赏月、饮酒、吃月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冯唐这些年,靠《成事》《活着活着就老了》一类文字,被不少职场人奉为“心灵导师”。他的文字带着痞气和佛性,既敢讲人性,又能谈算账。许多中年职场人读来,觉得像找到知音:熬得住、算得清、放得下,日子就能混下去。 冯唐是个少有的通才:医生、作家、投资人。本科、硕博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后来在麦肯锡,又转向投资。他的作品跨越小说、散文与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10-03 15:52:55)

导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对我来说,青少年时那朵悄悄绽放的“小花”,就是陈冲。时隔多年再看,花未必还是当年的花,人也已非昔日的人。闲聊之间,不过是感慨: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陈冲是我青少年时的第一个偶像。一九七九年,十八岁的陈冲出演了电影《小花》。十六岁的我,当时在中学住校备考,某个晚自习悄悄翻出校园,和同学一起跑去看了这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