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逛世界

“有人认为自由是在家,而有人则认为自由是在路上。”—赫尔曼·黑塞
https://wuyegallery.com/wuyeblog
个人资料
正文

五爷逛世界·2025巴尔干半岛游(九)萨拉热窝周边一日亮点游

(2025-11-11 21:12:12) 下一个

我们这次从萨拉热窝出发的一日游串联了波黑最经典的景点。第一站科尼奇(Konjic)以17世纪的六拱石桥和翠绿的内雷特瓦河闻名,是走进波黑的理想起点。随后抵达壮观的克拉维卡瀑布(Kravica Falls),瀑布高约28米、宽达120米,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天然泳池。

继续前往中世纪石头村落波西泰利(Pocitelj),这座依山而建的要塞村以其清真寺、城墙和瞭望塔著称,从山顶俯瞰内雷特瓦河谷景色动人。接着抵达布拉加伊(Blagaj),参观坐落于布纳河源头绝壁下的苦行僧之家(Blagaj tekija),洁白木屋与碧绿泉水构成黑塞哥维那最宁静的宗教景观。

萨拉热窝周边一日亮点游

压轴景点是莫斯塔尔(Mostar)老桥区。16世纪的老桥横跨深峡,是奥斯曼建筑的杰作,也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象征。老城的石巷、巴扎市集与传统民居展示了穆斯林、基督徒与犹太人的共存历史。

离开萨拉热窝向西途经波黑的布科维察小镇(Bukovica)

塔尔钦小镇,可见连接匈牙利和亚得里亚海的欧洲高速公路穿过塔尔钦。

科尼茨(Konjic)

位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中部,坐落在涅雷特瓦河畔,群山环抱,风光秀丽。这里以16世纪的奥斯曼石桥——老桥最为著名,象征民族融合与历史记忆。小镇兼具自然与人文之美,周围有雅布拉尼察湖和提托地堡等景点,是前往莫斯塔尔与萨拉热窝之间的绝佳中途驿站。

科尼茨最著名的地标——老石桥(Stara ?uprija)建于1682年,然而在二战中被炸毁,后来在遗迹基础上重建。

科尼茨的内雷特瓦河以独特的翡翠绿著称。当地谚语说“河水七色、日光七变、内雷特瓦永不相同”。其颜色由石灰岩河床反射光线所致,每个季节呈现不同色调,成为摄影师最爱的取景点。

斯波门索巴纪念馆以照片与遗物追忆牺牲者,呈现战争年代的个人故事与集体创伤。

瓦尔达清真寺在1992—1995年战争中遭重创,2008年修复时特意保留受损宣礼塔,作为苦难记忆的象征。

泰基斯卡清真寺,坐落于内雷特瓦河畔。清真寺在上世纪90年代冲突中受损,2008年修复。

克拉维卡瀑布(Kravica Falls)。

是波黑最受欢迎的避暑与野餐地,夏季水量丰沛,瀑布呈半圆形倾泻入碧绿水潭,景色壮丽迷人。天气炎热时,游客可像当地人一样跳入清凉的水中畅游,体验绝佳的自然乐趣。

波西泰利(Po?itelj)

这座石砌村庄融合中世纪与奥斯曼建筑,被誉为“露天博物馆”。沿着鹅卵石小道步行至山顶的库拉塔楼,可俯瞰整个山谷。村中15世纪的高大悬铃木与清真寺尖塔相映成趣,是摄影爱好者最爱的画面。波西泰利也是艺术家的灵感之源。20世纪60年代,这里成为南斯拉夫艺术家驻地,许多画家在山城的石屋间写生,留下无数描绘光影与古墙的作品。

布拉加伊的苦行僧之家(Blagaj Tekija)

它坐落在布纳河强劲泉源下的峭壁旁,是16世纪托钵僧(苏菲派)的神秘修行场所。清幽的河水、白色木屋与岩壁构成静谧的灵性空间,被视为“心灵安宁之所”。

莫斯塔尔老城与老桥(Mostar)

斯塔里莫斯特桥(老桥),由苏莱曼大帝下令建于1567年,1993年被毁,2004年重建。它象征着城市的多元文化与重生,亦以年轻人从桥上跃入内雷特瓦河的传统而闻名。周边的巴扎市集、古老民居与宗教遗迹展示了穆斯林、基督徒与犹太人在此共同生活的历史。

莫斯塔尔的弯曲桥(Kriva ?uprija)建于1558年奥斯曼帝国时期,是老桥的缩小原型。

内雷特瓦河旧铁路桥遗迹

见证了1943年著名的内雷特瓦河战役。当时,南斯拉夫游击队为掩护伤员撤离,故意炸毁大桥以迷惑德军。1969年电影《内雷特瓦河之战》重现此壮举,并为拍摄再次炸桥。为追求真实效果,剧组没有使用模型,而是在亚布拉尼察的原址重新建造一座大桥并亲自炸毁。然而,由于爆炸产生的浓烟弥漫,完全遮挡了镜头视线,实景拍摄的画面最终未能被采用。影片中呈现的那场桥梁爆破,最后是在布拉格摄影棚内用按比例缩小的模型重新完成的。但使它成为前南斯拉夫规模最大、制作最昂贵的战争史诗片。如今该遗址成为“伤兵之战”纪念博物馆的一部分,象征着英勇与牺牲。

电影海报由巴勃罗·毕加索亲自设计(网上照片),他拒绝报酬,仅要求片方赠送几箱当地葡萄酒作为酬谢。

“伤兵之战”纪念博物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