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出事了。大热天的掉下来一个大瓜,群众们开始抢吃,各人吃出各人的味道来。有人吃出铜臭味,有人吃出荤腥味,更有人惊叹这个瓜的夺目“色”彩,以及掉落一地的“私生”“西瓜籽”。
释永信出事,其实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事件,标志着当代“皖系军阀”的全面溃败。
皖系军阀,发迹于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并“驾崩“后,袁曾经一手提拔但后来与其反目的安徽人段祺瑞接盘袁一手打造的“新军”主力,成为后来的皖系军阀的领袖。借着新军犹存的实力,皖系军阀曾经是乱成一锅粥的民国初年政治铁镬里能起到扬汤止沸作用的一把汤勺,段祺瑞也就在一段时期内成了这个掌勺人,由此历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及临时执政等要职。
虽然段也在民国政府中安插了自己的一帮亲信,想稳固自己的地位,但好景不长。段没有能力像袁世凯一样能拉拢大部分的地方军阀,随后被直系军阀击败。皖系军阀势力逐渐式微,安徽人的影响力也渐渐退出中国政治版图。取而代之的是直系、奉系、晋系、川系、桂系和滇系等。后来国民革命军掌门人蒋介石虽然借着各路资本的加持,逐渐收编各派军阀,但也在长年军阀混战中元气大伤,给了共产国际和苏俄支持的共产党军队喘息休养的机会,并出乎意料地在国共内战中落败。
自勉“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毛泽东虽然没有(可能也没能力)”追穷寇”追到台湾,但学起汉高祖刘邦来学的像模像样。虽然共产党信奉共产主义搞中央集权一党专政的那一套(其实正中老毛下怀),但不妨碍“风流人物””看今朝“的毛泽东变相地“封侯拜相”,于是建国初期的政治版图里,湖南、四川、湖北、江西等老区的革命功臣们也摇身一变成了元帅、将军和党政领导人。当然老毛后期也学刘邦搞了类似于“削藩”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从而一直到死都独掌大权。
叶剑英和邓小平在毛泽东死后,发起“宫廷政变”,一举粉碎了毛泽东为自己死后布局的政治版图。邓小平为了坐头把交椅,让当时掌控军权的叶剑英回广东当“广东王”,并许诺给了广东各种特殊的地方政策,从而让广东发展成为第一经济大省。
邓小平比毛泽东高明的地方,一个在于经济上开放,另一个是他在死前,设计了不成文的党内小团体民主制,即常委制衡,集体领导的潜规则。常委虽受常委会集体领导制约,但在各自分工主管领域,享有最高执行权力。也由于常委权力之大,让民间产生了“刑不上常委“的认知。
邓小平这个处心积虑的设计,其实是“广场事件“后的一种妥协。他虽然自己也不想放弃大权独握,但同时又对”广场事件“后的任何个人的领导力没有信心。
江泽民被邓小平一夜提拔进京之后,这个性格有点像金庸笔下的韦小宝的扬州“好佬“,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党内大多数的认可。但江也不是等闲之辈,通过拉拢打压各种手段,逐渐掌控了军队领导权,俨然有了要长期成为”核心“的势头。
但邓小平棋高一筹,另外搞了个“隔代指定“的把戏,提前指定了胡锦涛为江之后的下一代党领导人。
安徽人胡锦涛如何成了邓小平眼中的红人?胡在官场前期没什么大靠山,一直谨小慎微。但时来运转,时任西藏区委书记的胡锦涛执行中央命令(李鹏下令),1989年3月在拉萨严格实行戒严(中共党史上少有的戒严令之一,为后来的“广场事件”戒严打了头炮)。胡头戴钢盔,亲自走上拉萨街头的照片让邓小平看到,对之称赞不已,胡遂成为政治红人。(这张照片笔者看到过,印象深刻。但此照片现在已经从全网,包括境外网络消失,可见中共对网络的影响力。胡锦涛任内专门成立网信办,由其老乡鲁炜担任主任。鲁在胡锦涛下台后被抓。)
由此,中国在“广场事件”后35 年的政治版图先后被以地方帮派为主的党内小团体控制。其中有四川帮(邓小平、李鹏等)、江苏帮(江泽民、周永康、李源潮等)、江西帮(曾庆红、吴光正等)、安徽帮(胡锦涛、李克强、汪洋等)、湖南帮(朱镕基、贺国强等)、河北帮(贾庆林、栗战书等)、福建帮(张高丽、蔡奇等)、 大东北帮(李长春、刘云山、张德江等)、西北帮(赵乐际、李希等)、之江新军(李强、陈敏尔等)等。
能进入以上这个粗略的帮派名单的,基本都是常委,和曾有或现有可能进常委的党政大员。为什么没有单列北京帮、上海帮?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人,基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即使自己在北京、上海生活工作多年,乡土情结仍是与党团帮派凝聚力相关的重要因素,其个人档案填写的籍贯也是中共组织部考量提拔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
说回到少林寺。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虽然是佛家圣地,但历史上也难免被裹挟进战乱纷争。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少林寺就曾被号称革命军的军阀冯玉祥及其部下石友三毁坏焚烧。
释永信生于安徽阜阳下辖的颍上县。此地历史上天灾(水涝)人祸(战争)频发,所以有不少男丁为生活所迫出家的先例。释永信在成为少林寺主持之后,也因着少林寺的盛名,受到关注。他因为本身的一些问题,近20年来一直备受争议。这些问题(经济及私生活)由来已久,但为什么一直没有被追究?关键是他的籍贯救了他。“上面有人“,通常是官场中人经常念叨的护身咒语。当然释永信的上面,不是如来佛祖,而是他从省份到中央的高官老乡。
本世纪初,胡锦涛开始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从而大权在握。他不仅安排了他的老乡兼团派同门李克强任河南书记,也在其他国家重要岗位安插了不少自己的同乡。他培养的李克强和汪洋两人,也都先后成为国家领导人并进入中央常委。“皖系”势力一时高歌猛进。国家的各方面资源也有意向安徽倾斜,短短二十年,安徽也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大省,发展成为新兴高科技产业聚集地。
一个常委,其分量相当于民国初年的一个军阀。但这样的分量,实际上也就是风云崛起年代的一阵风,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根植于大地沃土的绿色植被生长保护,荒漠上的阵风也能裹挟起遮天蔽日的尘沙。释永信,也只是在风沙掩护下见不得太阳的一个披着袈裟的凡夫俗子。如今,安徽帮在中央权力斗争中的溃败,直接导致释永信的保护伞随之消失,从而让他的问题得以曝光。
释永信事件,虽然也见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佛家因果观,但并不是一个大快人心的事。人们还应该进一步思考,比如,那么多真心修身养性的正直僧人,为什么没有机会当寺院主持?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为什么在1989年中共书记河南人赵紫阳被罢免之后,再无一人进入中央常委?
答案不言而喻。这实是一个非民主国家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