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童小书

本人是一位资深理工男,多年自学中医。一贯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西医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近年来有关人体的科学实验结果为依据,来客观地学习中医、思考中医。
正文

金木水火土

(2024-06-19 11:50:13) 下一个

  1923年,梁启超先生发表了《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对大量古籍的梳理后,梁先生得出的结论是: “阴阳五行说,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 。

  虽然对这个结论不敢苟同,但我从梁先生的文中看到了他想拯救中国的急切之心。

  当年的中国,民不聊生,租界林立。这一切都是拜贪婪腐败的满人统治所赐。与此同时,打败中国的八国联军则无不武装着用现代技术制造的坚船利炮。

  因此,痛心疾首的梁先生在号召国人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也顺带使劲踩了踩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属于一种矫枉过正的行为,情有可原。

  通过前文《阴阳之道》的分析,我们知道阴阳学说是一种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法,是我们发现事物真相的行之有效的武器。

  那五行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遥远的古代,一些智商过人、时间有余的人无事可干,便开始了对我们生存的物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他们把这世界上的万物分门别类,划分成了五个行。

  第一行是土行。土是大地母亲的主要构成成分。她既包括细软的土壤,也包括坚硬的岩石。有了土就有了人类生存的家园。

  第二行是水行。水是我们生命的保证。不管是雨水、井水、河水、江水、湖水,还是那咸咸的海水,它们都属于水行。

  第三行是木行。从参天大树,到五谷高粱,再到杂草苔藓这些都属于木行。木行对人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食物的主要来源。

  第四行是火行。在远古时代,人类衣不遮体。火能帮助我们取暖过冬。另外火还能蒸煮食物,帮助我们消化吸收。使人类有了多余的能量向前进化。因此火对人类也极其重要。

  最后一行是金行。这“金”包括从自然界捡到的和从矿物中冶炼出的各种金属。用这些金属制造的工具,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由此可见,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是古代先知从人类生存的功能性的角度,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划分。

  划分完世界的古人并没有停止思考,他们发现木能生火,火烧完后就变成了土,土中的矿石还能炼出金属。因此,古人很轻易地就得出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结论。

  现在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靠得是土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分,但古人不知道这点。他们只知道,天若久不下雨,庄稼就会枯死。而浇水之后,庄稼就又能茁壮成长。因此他们认为水生木,而不是土生木。

  另外,古人眼里的世界万物是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这是一种朴素的物质不灭论。因此这五行之间也应该是相生循环的关系。

  既然古人已经知道了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了,那剩下的金就必须生水。不然就不能头尾相接,循环往复了。

  至于金生水的证据有些难找,据说是古人看到夏天院中过夜的金属器皿中有露水的产生,从而得出了金生水的结论。

  发现了五行之间相生关系之后的古人,在生活中还发现:水能灭火,火能熔金,金能断木,木能碎土,土能治水。

  因此古人又得出了: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克关系。

  这里的“克”是克制,制约的意思。不让被克的一方太过,并不是要克死谁。

  如果克的一方太强大,这种克制过度这种行为叫“侮”。如果被克一方很厉害,则它反克回去的这种行为叫“乘”。如果一行过盛,则五行体系就会产生一种“复”的力量,克制这过盛的一行。

  总之,五行之间这种复杂的关系保证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它们能和谐共处。如果谁冒尖了,大家一起揍它。但谁落后了,大家又会一起帮它。

  至此,相生相克,乘侮平衡的五行世界观就构建完成了。

  但停不下脚步的古代哲学家们又对五行物质进行了性质抽象。得出:“木曰曲直(生长,条达),火曰炎上(温暖,升腾),土爰稼穑(生化,承制),金曰从革(肃杀,收敛),水曰润下(就下,闭藏)”的结论。

 并从这些抽象的性质出发,又对更多的东西进行了五行分类。详见下表。

五行

五味

五季

五声

五色

五志

五方

长夏

西

 

  在这些五行分类中,只有领头的木、火、土、金、水具有生、克、乘、侮的五行关系,其余的很多分类,比如五味、五季、五声、五色、五方等并不一定具有五行关系。它们可能只是一种五行的机械划分。

  很显然,五行学说只是几千年前中国古人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观察和思考,是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它并不是严密而无懈可击的理论,也更不是地球上物质之间真正的运行规律。

  但是,跟同时代其他文明的世界观相比,五行学说还是很先进的。因此学说形成之后就被大家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学术领域了,比如天文、地理、时令、兵法、医道、音乐等等,不一而足。

  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利用五行学说创造出了五德终始说。认为黄帝为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因为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下一个是水克火。因此,周朝后一统中国的朝代就应该是水德了。

  这学说一出现就被许多帝王用来证明自己上位的正统性。比如。秦朝一统六国后称自己为水德,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据说秦文公出猎时,曾擒获一黑龙。所以秦朝还要穿水德之黑色衣服上朝。

  后来,纯草根刘邦推翻秦朝一统中国时,便称秦朝为假水德而自己才是真水德。还装模做样地建了黑帝庙,以显示刘邦称帝的合法性。

  显然, 当时的帝王之所以采信五德学说,并不是因为这学说是真理,而是由于它是统一民心的工具。五德终始说也确实是一种不知不扣的迷信,只有迷信的人才信它。在这一点上,五行学说被梁先生骂一点也不冤。

  那中医先贤把五行学说应用到中医之中是个什么样呢?会不会也是在搞迷信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