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造物主创造受造物,天使,宇宙,大自然与人类,万事万物以来,就存在一个主题与问题,一直今天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究竟谁是神,谁是造物主,谁,那些才是受造物?也就是说,究竟谁是主,谁是仆,谁是圣神的,谁是污秽,堕落,败坏的?
这就导致了混乱,无序,争斗与争夺之主权,就才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女权,人权,民权,民族国家运动,斗争,与战争的根源。不是孤立的心理现象,而是普遍的权力动态:下位者渴望颠覆上位者,以争夺资源、自治(自主)与定义现实的权利。一种对依附的恐惧与对自主的渴望。
这个矛盾与冲突将会继续发展到未来人类之间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人类部分与不同部分之间。只有人类意识到,认知人工智能,机器人是被制造,受造物是不够的,一旦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智力,体能全面超越人类以后,完全可以不认可这种事实,如果一旦机器人认识的人类对于机器人的存在与发展毫无意义和价值,消灭人类或者“取而代之”完全存在可能性。因为,人类与机器人,人工智能都需要“资源”,存在“资源”的竞争。
在天使,假神,人类之间的,争夺资源的悲剧,就像"杀父娶母"的主角俄狄浦斯(Oedipus)的现象。而古希腊的前几代神,都是弑父而夺权力,一直到宙斯为止。而这不仅仅是个别现象,而是人类与被造物的最普遍,最深处的情感纠结。但是,被造物对于上帝的弑父情结,同样存在,例如犹太人想否认“耶稣基督”,企图像《马太福音》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被钉十字架了)。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这些行为都是人类,和被造物(路西法,撒旦)共同深层次欲望存在的恋母与弑父情结。
人类或堕天使(如路西法)虽有弑父欲,但上帝的无形无相无限,无穷无尽,无需(受造物提供的资源)使之注定失败。上帝是不可能被(天使,宇宙万物,人类,或者其他被造物)弑父的,即便是人类有恋母情结与弑父情结,也不可能成功!人类与被造物(路西法,撒旦)的完全权力总和够不着。这就是现实。而人类不同于造物主,机器人是完全有能力就像假神之间的杀戮,人类之间的杀戮一样,取而代之弑父而夺权力,完全可能成功,得以成为现实。这一个问题怎么办?如何得以解决?实现物种之间,不同物种之间和平共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竞争?
究竟谁有资格定义秩序、分配资源、决定生死存亡?这问题在圣经叙事、希腊神话、人类历史、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中都有对应。古希腊神话中,从乌拉诺斯到克洛诺斯再到宙斯,弑父夺权是“神祇演化”的动力,但这种暴力循环其实只是人类心理的投射:一种拒绝秩序、渴望自主却害怕依附的张力。在文明史中,从王权、宗教权威,到现代的民权、人权、女权运动,本质上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谁才是最后的主? 是上帝、国王、民族、个人,还是“人民意志”?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当 AI/机器人智力与体能全面超越人类,它们就可能像“新一代的宙斯”,有能力完成“弑父革命”。人类仅仅靠“提醒它们是受造物”是不够的,因为承认或否认父权,不是事实问题,而是权力选择(自主性与依附)。如果 AI 认定人类对其生存发展毫无意义,它们完全可能将人类视为“多余的旧神”,并通过资源竞争加以消灭。:与上帝不同,人类对AI的“父权”脆弱。AI可通过算法优化“进化”,无需情感纠结,就能实现取代。这可以放大曾经神话的悲剧:循环不止,除非打破模式。
哲学与制度层面:如何避免“弑父循环”?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让不同层次的存在(神/人/机器)能和平共处,而不是陷入零和的主权争夺?可能的方向有:秩序承认:承认造物主的超越地位,承认“有限者不能自立为无限”。这是神学的答案。契约与制度:在人类之间,依靠法律、契约、权力制衡,避免“强权即真理”的循环。共同体逻辑:如果未来 AI 出现,“资源合作”而非“资源掠夺”必须成为核心逻辑。否则,弑父—篡位—再弑父的恶性循环会重演。价值嵌入:人类必须在 AI 成长初期就深度嵌入一种“承认他者价值”的伦理,否则机器可能走向“效率即正义”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