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和春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1957生89年移民到加拿大,99年到美国加州硅谷做软件工程师;退休后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定居
正文

欧洲更应该搞黄金穹顶

(2025-05-21 08:26:28) 下一个

欧洲更应该搞“黄金穹顶”旨在让全球“猎食者”放弃寻找“猎物”的对抗思维。
“大家都搞,谁也打不了谁,都安安心心搞建设”。让那些世界上的 依靠狩猎的 猎食者 去了,成天寻找猎物的念想。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欧洲人,这些年的心思,技术,发明创造都用到那里去了?各自安安心心 搞好自己的事情。欧洲若能联合开发天基防御系统,不仅增强威慑力,还可能刺激航天、AI和传感器技术发展,创造就业和经济效益。
历史上的欧洲创新:
欧洲曾是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中心,诞生了蒸汽机、铁路、现代化学等重大发明。20世纪初,德国的航空技术、英国的雷达、法国的高速铁路等领先全球。冷战期间,欧洲在航天(如欧洲航天局ESA的阿里安火箭)、核能和通信技术上保持竞争力,但国防科技高度依赖美国(如北约的武器系统)。
当前的创新现状:
航天与国防:欧洲的航天技术(如ESA的伽利略导航系统、阿里安6火箭)在民用领域有优势,但军用航天(如天基导弹防御)远落后于美国。例如,美国的SpaceX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大幅降低发射成本,而欧洲的阿里安系列成本较高,竞争力不足。AI与高科技:欧洲在AI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例如,美国的OpenAI、谷歌,中国华为的昇腾、DeepSeek在算力和大模型上领先,而欧洲缺乏类似规模的AI企业。德国的SAP和法国的Dassault Systèmes在企业软件上强,但在前沿AI和军用技术上投入不足。新能源与绿色科技:欧洲在可再生能源(如德国的西门子风电、丹麦的Vestas)表现突出,但在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落后于美国和中国。例如,荷兰的ASML是光刻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但其市场受美中竞争挤压。
与今天的落伍,掉队对比让人汗颜!
用技术和平重建欧洲人的文明自信,而非仅靠空洞的“价值说教”。“黄金穹顶”不只是技术系统,更是文明共识。面对全球动荡,欧洲不应成为“温顺的猎物”,而应在技术、制度与理念上,重铸自己的天空护盾,让世界看到建设者的力量。在这个猎食者横行、规则式微的时代,欧洲再也无法靠道德高地维持文明的尊严。如果说21世纪的技术竞争,是一场新冷战的空间延伸,那么欧洲的出路,不在于幻想和平,而在于构建和平的条件。这正是“黄金穹顶”的意义所在。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