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皮沟底狗呻吟

我思我方在,我在我当录
正文

文革十题(7):谁才是司令?

(2024-05-27 13:03:18) 下一个

其七:谁才是司令?

史例】对当朝的大小公仆来说,西元六七的初春可不是什么好日子。其时上有太祖内党的闷棍,下有痞子拳民的酷刑,衮衮诸公是死是活多在圣上灵魂深处的一闪念。西元正月未出,两天之内便是先有煤炭部部长张霖之经太祖钦点后由人民礼送上了西天[1],后有张尚书的未来儿女亲家、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由当今作保而在群众专政的铁拳下虎口逃生。[2]

在那未暖还寒的时节,京城里朝廷高级命官中盛行的游戏便是与造反派玩藏猫猫(时称“躲反”),西元正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会议一口气开了三个月,意在为武将们提供一个过硬的躲反借口。同各路诸侯一样,统率万马千军的空军司令中将军吴法宪也是一会儿委身于军委玉泉山指挥所,一会儿又战斗在被奉旨造反革命臣民围得水洩不通的京西宾馆。将军日夜东躲西藏,焦虑中热切地盼望着终有一天自己也能像袍泽邱会作将军一样由太祖作保,从惶惶不可终日中解脱出来。让人实在无奈的是,深宫朱墙锁真龙,隆恩用时点滴流。

法宪将军属下的空政文工团有素媛、邵锦辉等红颜伶人,昔日陪太祖笙歌娱乐甚频甚欢,圣眷不薄。也该是天无绝人之路,当将军朝圣无门之时,众伶人早己成了太祖的座上宾。说来也巧,在当时空军内部保吴与倒吴的两军对垒中,刘邵二人均是为保吴司令而身冒矢石的同盟军。因保皇不合时宜,刘邵等人和者甚寡,度日如年。面对近在眼前满面红光的红太阳,俪人们压抑多时的一肚子委屈顿时化为决了堤坝的一江春水。一把鼻涕一香泪之后,太祖怜玉惜香而动了测隐之心。素媛趁热打铁垂问太祖,宪当何从?圣曰,炮轰火烧,悉听尊便。然而无论烹炸薰烤,切莫烧焦,倒更不妥。[3]

佳人传佳音,法宪将军如释重负,感激之情不尽言表。众袍泽亦近水楼台而得月,终于有暇舒展躬屈多时的腰身之后不久的五月十三晚上,军内两派在北京展览馆剧场里为争宠讨恩而大打出手(史称五一三事件)。在胜负难分的骨节眼上,是刘美人传递的圣旨定了乾坤[4]。遥想徽宗当年,不知道在那座满城脂粉令人醉的东京汴梁,那位能歌善舞又精于吟颂唱和的万人迷李师师小姐姐是否曾经也和今日多愁善感的刘美人一样,为当年深受大宋人民爱戴的宋徽宗赵佶同志传递过此类事关保国安邦的最高指示?

五一三事件后,军内造反派偃旗息鼓、寿终正寑,刘邵也就一炮打红了半边天。因为刘邵双俪能经常到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直接向太祖汇报情况、接受指示[5],她们便自然而然地成了在空军乃至全军都是显赫一时的人物,有“刘司令、邵政委”之美名。事隔多年,与吴司令同进共退的邱会作将军深有感触地说:“幸好刘素媛是个革命派(即支持拥护尚在台上当政官员的保皇派──老狗注),是拥护空军党委和吴法宪的。如果刘素媛是个造反派,毛主席也会支持她,那军队的情况就会更复杂、更恶化了” [6]。这不,朝中无人难办事,御前有媛好做官。实情就是这样,不管你信与不信,反正老狗自己却要先信了。

在那热血沸腾的火红年代里,有无红颜内应相助的结局大相径庭。如果说福将吴法宪是这个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那么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上将军则是一个活生生的反例。同一个五一三事件,素以表忠紧跟为己任、趋炎附势为本能的政工干部肖华,因为大内深宫里无内线点拨而无法事先琢磨透彻太祖的深意,在大庭广众面前马失前蹄表错态。五一三事件之后不久,在日占上风的军内保皇派压迫下,肖华将军便被袍泽中累有过节的杨成武将军借势一骨碌地撸了下去?,[7]一口气吃了七年健康可口的牢饭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魏太史公点评】祖有高论云,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古有穆桂英挂帅征西,仗着有神箭飞刀;今有刘素媛叱咤三军,靠的是歌舞兴平。得益于当朝此等庙堂奇葩,尘世间有多事者步太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之神韵作打油诗云:

草地雪山远征长,入死出生晋殿堂。

封爵方知宦海恶,戎衣岂能抵红装?[8]

 

 

 

 

 


[1]   早在1964年12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上,太祖就在和皇储大鼻子伯伯少奇同志的口角中钦点张霖之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详见大陆官媒《人民网》文史频道中由董倩超责任编辑的《毛泽东为何决心搞刘少奇:“大权旁落”之后不甘心?》一文,网上连接如下。张卒于1967年1月23日,为当朝第一位在史无前例中死于非命的部级官员。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6670125.html

[2]   详见《邱会作回忆录》之第509页。

[3]   详见《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之第642页。

[4]   邱会作将军认为,“毛主席对‘五一三’的态度,并不是作为党的指示由总理下达的,而是通过一个能与主席接近的文工团员刘素媛传到了总理和林彪的耳朵里。”详见《邱会作回忆录》之第530页。

[5]   详见《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之第642页。

[6]   详见《邱会作回忆录》之第528页。

[7]   详见《邱会作回忆录》之第529页。

[8]   祖之七言为: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来自南蛮的老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錢塘叟' 的评论 : 幸会幸会,钱塘兄。多谢吾兄精彩的点评,那可是对愚弟最好的奖赏了。愚弟也一直在拜读吾兄的《我走来的路》,实是精彩!愚弟开博的时间不长,乞望吾兄也能常常抽空到寒舍坐坐,指教批评。
錢塘叟 回复 悄悄话 泪眼含笑述文革,心有余悸看今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