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到人生边上》读书笔记六人需要锻炼

(2024-05-31 05:42:55) 下一个

八 人需要锻炼

大自然不做徒劳无功的事,一草一木都有存在的价值,何况是人。

从个人的角度看,我本身就是宇宙,我的消亡,就等于宇宙的消亡,身外的一切不过是我的所见所闻。

我的见识有多少,眼里的世界就有多大。

增长见识并不是容易的事。

翻开经典,文字看在眼睛里未必能入心,入心不等于能和别的知识融汇贯通变成自身思想的一部分,更不等于能用形成的思想做钥匙开启别的知识库。

全世界走遍,每个人看到的不同、领悟的也全然不同。

增长见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不同年龄有不同年龄的视角,有不同年龄的问题,没有完结的时候。

没有任何知识能让人一劳永逸,可以高枕无忧一生受益。

身体的细胞每日都在更新,多长时间就更新出一个新的身体,世界也是奔腾的水一刻不曾停过,大脑只怕跟不上,怎么可以停滞不前?

每次面对未知的知识,难免畏难甚至恐惧,熟悉才有安全感,未知使人动荡。

然而不经这个动荡的过程就无法走出原来的窠臼,我们该怎么选?

增长见识的深度更是问题。

每天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死亡,被砍瓜切菜一样杀掉的士兵走卒、经历曲折悲壮离去的英雄,我们边看边啃苹果,关了电视就把那些故事忘掉了,尽管那里面有那么多的死亡。

如果我们近距离接触过一次死亡,即使是卧床多年的老人的死亡,心灵感受到震撼也要大得多。

我们可能由此联想到亲人、联想到自己,甚至想到人类的未来或者世界的末日。

有些事非得亲自经历不能认识。

最不理解的是有些人,真是心静,不管经过什么事都雁过无痕,真不知道是上帝的奖励还是惩罚。

扩充“我“的世界不易,坐井观天也难。

你好好地坐在井里怡然自得,一只鸟从井口飞过,一只猫从上面跌下来,这些外面的信息总会勾起你对外面世界的联想。

你装作不在意,在心里把井底的好处再强调几遍,以获得内心的安宁。

漫长的一生,想要保持这安宁也不容易。

这都是人需要面对的坎儿,锻炼不如磨练形象,或者冶炼更恰当。

我们投身在这个熔炉里,从满身的杂质里提炼出精华,反复打磨,总嫌不够纯、不够亮。

现代有种新的火葬技术,把人炼成各色奇异的石子,做成装饰品或者首饰给亲人做纪念。

那个比人生的磨练简单得多,因为纯是外力,无需个人努力。

九 修身之道

合适又和悦的修身方法需要有大智慧的支持,懂自己懂世情,认可自己不妄自菲薄,宽容别人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双重标准。

嫌自己不够好、嫌别人不够好是我们人生烦恼的根源。

认识到想办法改善,在无力改善的时候放弃,都可以算做积极的办法,只不要坐在那里哀叹,那既浪费时间又于事无补。

十 受锻炼的是灵魂

肉体极痛的时候灵魂总会想出各种办法,包括杀死肉体。

灵魂痛苦的时候,肉体也有反应。

人患相思,总会寝食不安、身体消瘦。

灵魂可不屈从于肉体的威胁,“衣带渐宽终不悔”,灵魂有它的追求。

“我”是灵魂的自称,说得太好了。

每次提及我字,该小心谨慎,别让那高贵的我跌到尘埃里去。

当肉体跟不上灵魂的脚步,就被抛弃了。

灵魂自始至终高高在上,自始至终渴望飞翔,肉体已经拖累它太久了。

有时候到一个从未来过的地方,站在那里忽然恍惚起来,眼前的一切无可置疑地似曾相识。

第一次见一个人,心里很确定地说这个人我认识。

贾宝玉见林黛玉说如同久别重逢一般,那不是作者的杜撰,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这个久别重逢,未必是今生今世,或者也不是前生前世,也不知经历了几世几劫。

纳兰容若说“一日心期千劫在”,这是很重的承诺。

既然有这样的奇遇可以期待,我们一定要好好打理灵魂。

若干世代以后,在注定相逢的一刹那,让那人惊讶地看到,你不止还是你,还是更好的你。

十一 人生的价值

我们都曾试图从各方面证明自己人生的价值,财富、名声还有别人的评价,但最终我们发现这些都不够公允。

一个男人买了全套做家务的机器后感叹说:“以后老婆还有什么用呢?”这是他眼里老婆的价值。

这不是特例。

同样的情形下,总有人看到的多一些,有人就少一些。

如果每对伴侣都清楚两个人在一起为的是分享、彼此陪伴一同对抗人生的寂寞,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值得争吵。

事实恰恰相反,看得见的东西毫厘不让,看不见的就当没有。

对亲情爱情友情估量高的人人生分量也重,身负如许多的爱不自重也难。

所以我们该放那些苛刻的人一码,苛刻伤人浅伤己深,我们怒上心头的时候他自己其实早已伤痕累累了。

爱惜灵魂,保持灵魂的真纯强大,来去存留又有什么关系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