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梦》第二回被罢官的贾雨村和去贾府前的林黛玉

(2024-05-29 07:44:45) 下一个
贾雨村拿了甄士隐的赞助,于正月十六五更天不告而别进京考试,一路凯歌,几年功夫已做到了本府知府。上任那天在路边看到甄家丫头娇杏买线,于是通过封肃问甄家娘子要了去。娇杏进门一年生了儿子,又过半年原配过世,贾雨村就让她做了正室夫人。贾雨村没背景,也不算新贵,没机会通过联姻攀结更高阶层。
贾雨村相当于身无分文进了官场,不可能不贪,贪就不可避免搜刮太狠。如果只是贪酷,在官场上还不至于混不下去,他跟贾赦等大鱼比就是个虾米。但他这只虾米旁边还有别的虾米,他不知道给他们也留一口,还恃才侮上,犯了众怒,被上司参了一本。我对《红楼梦》版本不熟,随手看的两本,对贾雨村的罪名说法也不一样。
带洋洋万言批判文章的那本上说“他貌似有才、性实狡猾”,还“提了一两件狗庇蠹役、交结乡绅之事”,另一本则说“他生性狡猾,擅纂礼仪,外沽清正之名,暗结虎狼之势,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从后面贾雨村审葫芦案不知有护官符看,第一种说法更真实些,参他的不得不承认“他貌似有才”,而贾雨村能做的也就是些小贪小腐,跟乡绅做点钱权交易。第二种说法贾雨村眼前还办不到,后面得势可能有过之无不及。
总之,贾雨村这个官场小白一通横冲直撞后被逐出局。罢免通知下来,贾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他为下岗惭愧,并非为做过的事惭愧。比他厉害的还留在原处呢,他只是没靠山加不走运而已。
他把这些年捞的钱和家属送回原籍,一个人担风袖月出门旅游。到了维扬,就听说今年盐政点的是林如海,黛玉的父亲。
黛玉的家世已经在《贾宝玉林黛玉谁的家世更显赫》一文里详细说过,这里不再赘述。林家跟贾家不同的地方就是林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黛玉的父亲是统考第三名探花。
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黛玉的生长环境比较单纯,只家里的几个人,但也不是像现代小家庭的一家三四口,她父亲有几房姬妾,还有家人仆妇等。黛玉的父母爱她如掌上明珠,当男孩教养,所以专门为她招聘家庭教师。
黛玉日常生活的关键词是读书和生病。
她跟贾雨村学了一年,去贾府时已读完了《四书》。贾宝玉直到要跟秦钟去家塾,贾政还让告诉老师一气把《四书》讲明背熟。黛玉的学业进度比宝玉快很多。跟黛玉一起上课的有两个伴读丫环,后来带去贾府的雪雁“小还一团孩气”,应该不是那两个丫环之一。
黛玉在家也生病,但那个只是生病而已,心里是安定的。后来在贾府,身体的病加上事事小心还有对宝玉的不放心,所以有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话。
黛玉刚享受了几年父母双全的幸福时光,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失去母亲对这个孱弱敏感的女孩子就意味着失去了温柔的保护。林如海本来的安排是让黛玉守制读书,贾母派人来接,林如海认为黛玉去投奔外祖母能弥补缺失的母爱,有舅舅家的姐妹陪伴也不孤单,于是决定送黛玉去贾家。恰好,贾雨村有复官的机会,正好一路同行。
贾雨村这次重回官场跟上次不同。上次他只凭能力硬闯,这次他有了靠山。有贾家罩着,他不会像前一次那么没抗击打能力,既不会轻易被参,也不会一参就倒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窗青山 回复 悄悄话 这些文章原来都是发在微信公众号的,叫视野所及的五味杂陈。
仟仟 回复 悄悄话 搜寻博主的博客,没有找到《贾宝玉林黛玉谁的家世更显赫》一文。能否给个link,在哪里可以看到这篇?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