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梦》最难理解的第一回 开篇穿越加反转 济人危困的落难出家 穷困潦倒的飞黄腾达

(2024-05-24 04:35:00) 下一个

此开篇第一回也,也是最能看出作者巧思和大手笔的一回。

开头说明写作《红楼梦》的初衷,是为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这是典型的贾宝玉的声口,天下女儿钟灵毓秀,是水做的。因此要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这段话作者说得恳切明白,经历了一番梦幻,这梦幻就是人生大起大落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之所以将真事隐去,是迫于当时文字管控严格,要给作品争取生存空间。同时也很谦虚地说因下笔无文,所以用假语村言写这个故事。用“梦”“幻”等字,都是为了提醒阅者眼目,也是书立意本旨,告诉人们人生如一场大梦而已。

老实正经交代完,随即进入魔幻部分。

女娲炼石补天大场面之后,一僧一道姗姗而来,跟遗石敲定去经历荣华富贵,把石头变作宝玉带着飘然而去。镜头一转就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石头上已字迹分明、编述历历,劝空空道人将故事抄录问世了。

写到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段玄幻事件看似结束了。视角落到实处:姑苏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甄士隐看书累了伏案小憩,忽然又接上玄幻事件,甄士隐梦中遇到那一僧一道,还好奇心满满看了通灵宝玉。

读者正准备像甄士隐一样跟了一僧一道去大石牌坊的太虚幻境后面看个究竟,作者偏笔锋一转,甄士隐大叫一声醒了。这三言两语穿来穿去一丝不乱,真不知作者怎么想出来的。

随后又落入实处。甄士隐古道热肠,招待衣衫褴褛的贾雨村。贾雨村困窘中心心念念求善价待时飞,中秋拿了甄士隐送的银子衣服,第二天一早连告辞都顾不上,飞蛾投火一般奔向功名利禄。

四个月后甄士隐噩梦开始。先是丢了女儿,然后房子被烧,卖了田庄去投奔丈人,被骗光最后的积蓄。老病相催,害的读者跟着叹息不止,忽然又开启玄幻模式,跛足道人出现,点悟了甄士隐,跟着他离家出走了。

一僧一道在甄士隐梦中说要度脱几个,甄士隐曾向他们请教怎样可免沉沦之苦,他果然成了第一个看破红尘的人。

甄士隐安享乡绅生活时,贾雨村穷困潦倒,被甄家丫环看一眼都以为有人欣赏他而念念不忘;贾雨村乌帽猩袍坐着轿子路过时,甄士隐已家亡人散。

世事变迁的残酷,站在人群中是不容易看清楚的。作者别具手眼,见人所未见,写人所未写,带着读者天上地下从不同角度看人生这本大戏,要勘破喜怒哀乐、得失取舍。

附:读最复杂的经典从《红楼梦》里找到自己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最复杂的作品。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情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受,无论多少遍都能从中发现以前不曾注意的东西。《红楼梦》像一座结构复杂的巨型建筑,无处不暗藏机关,使走进来的人目不暇给。

十三四岁读《红楼梦》,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那时候喜欢的是三毛。十八九岁读,只看到了黛玉的任性和宝玉的多情,那时候的更喜欢现代感满满的亦舒。二十多岁再读,才看到宝黛的爱情。再往后,如同初生婴儿认识世界一样,看到了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生、错综复杂的情感。

读书,就是认识作者,探索作者的思想,从而照见自己。《红楼梦》有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精美的文字,每读一遍都能发现不同的东西。

贾赦邢夫人像不像楼上老张两口子?老张负责荣华富贵,老张媳妇负责宽宏大量。偶尔在饭局上遇到老张的女秘书,老张媳妇赞不绝口,热情地把菜给夹到碟子里,除了老张旁边的位置,老张媳妇什么都可以让。

贾琏像不像隔壁老王?外面瞒着媳妇拈花惹草,东窗事发一边赔礼道歉一边暗生杀机,一旦有了报复的机会毫不留情把黄脸婆扫地出门。

薛宝钗是小李,上上下下打点得面面俱到,平时随和亲切,说也有笑也有,有时候还可以倾心吐胆地说点悄悄话。

如果你生在穷乡僻壤,小时候可能是秦可卿出殡时宝玉见到的二丫头,每天纺线做活儿,外面来了光鲜亮丽的一群人,赶紧抱着弟弟站在人群里呆呆地看;长大了进城做事精明强干,像周瑞家的八面玲珑;老了就是刘姥姥,饱经世故,需要的时候脸色也看得、耍宝也没心理障碍。

无论你是什么人,《红楼梦》里都找得到你的影子;无论你什么样,《红楼梦》都能照出你的形容。

《红楼梦》是最值得读一部作品,没有之一。

让我们同读《红楼梦》,共享能令人齿颊留香的文学盛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