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瓶梅》里的“赏”文化

(2024-05-24 04:30:13) 下一个
赏花、赏月都是高雅的事,同一个赏字,一旦沾了上下尊卑就变了味。
《金瓶梅》里哪个伙计小厮跑腿得了别人家的赏钱,当时磕头谢了,到家告诉西门庆,西门庆说让他留着,他还得再叩谢一次。一点辛苦钱拿得感恩戴德。因为拿的权力不受保护,让你拿你才能拿;不许,你就只能干看着。
西门庆一介乡民,开着个继承来的中药铺,偏要一趟趟往东京送礼,正是因为他清楚大棒和胡萝卜在谁手上。他本只惦记着借个“上头有人”的名号,想不到量变带来质变,蔡京给了他一顶乌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旦有个主人,一饮一啄都拜他所赐。西门庆善于钻营,当官的执照、太监的飞鱼服都沾润的着,应伯爵就只有看见大吃一惊的份儿。
《金瓶梅》时代物质很丰富,但贫富也十分悬殊。蒋竹山医术不错,生活也算小康了,李瓶儿对西门庆提起他,说西门庆每日吃用之物蒋竹山在世几百年也未必见得到。西门庆初见潘金莲,潘金莲穿个毛青布大袖衫,武大卖炊饼的生意远不如蒋竹山,他们也就是刚实现温饱。这样的环境,有资源的就是上帝,哄的他们高兴,才可能顺手赏点什么出来。
有人大权在握,有人就得靠恩赐而非自己的能力活下去;又正是因为这个谋生方式,权力才炙手可热,人人都想要。不管有多大权力,都被充分使用,用它攫取最大的利益。西门庆当了官,一面徇私枉法,一面打通各个关节,他这套系统的运转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上面给他机会,一是他从下面圈得到钱维持和上面的关系。
西门庆也常常赏人,给下人、艺人、穷兄弟们钱、物,都是不及九牛一毛的小开销,大手笔是招待宋御史,送席面连金银器皿一起送,一次就花了上千银子。需要说明的那不是西门庆赏别人,而是宋御史赏西门庆机会,赏的是脸。到了一定高度可以赏脸。对于那些摸不到门望尘莫及的,脸也是稀缺资源。
《金瓶梅》里只有一个人不服气赏文化,就是潘金莲,她囊中羞涩,对下人就开口就是赏打赏骂,而拿了别人的赏,嘴上从来不领情。
李瓶儿给潘姥姥衣服,她忙张罗点吃的还席。跟西门庆要了李瓶儿的皮袄,吴月娘认为潘金莲该过来跟她道谢,潘金莲以为奇谈,说我又不是丫头,难道还去给你磕头?都是西门庆的女人,不过就是大小分别,你又不是我婆婆。她可以讨好西门庆、撒娇求西门庆,但从不认为自己和西门庆不平等。每次按规矩行礼,她总要说点譬如借了姐姐的光我们才拜你之类,表示不屑。
平等,是一切事的基础。
什么都靠人赏,不卑躬屈膝,也时常有利剑悬在头顶的恐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窗青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平等性' 的评论 : 多谢鼓励!
平等性 回复 悄悄话 网友好文,大赞!“平等,是一切事的基础。”,俺举双手支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