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联军破城,太后出逃西巡《启蒙下义和团》之《晚清义和团》16

(2024-06-13 20:44:01) 下一个

洋兵陆陆续续到了一万七千人,忙着在城外开攻城协调大会,最后商定明晨五点发动总攻击。大家散会带着部队到了指定地点准备攻城,俄国人军纪最差,先喝了个烂醉。然后去找阵地。摇摇晃晃看到个城门就架好炮(这东便门是美军负责进攻的,俄军抢了美军的生意,打完仗美军到俄军指挥部交了抗议书)。守城的清军正在城楼上加固工事,来了批义和团的楞头情,这批人跟着大师兄二师兄练了屠夷术,自认为已经出师可以发功扬威咧。听说洋人到了城下,一窝蜂拥上城墙要清军让出阵地,他们好发功灭了洋人。清军当然不干,还没打就丢了阵地可是要砍脑袋的,这能让吗。双方在城墙上闹的不可开交。。。

俄国人凌晨两点就发动了进攻(怕一躺下早上起不来,这就仗着酒劲开工。要是第一个把国旗插上城头,俄军就大大露脸咧),一统炮弹飞上城楼,俄国人也真不怕死,冒着枪林弹雨冲上去就架了云梯爬城,一会就上了城头,打跑了守城的请军,几个俄军士兵准备升国旗,来了命令:不准升,让首长亲自升。来了个上校拿着国旗摆好了POSE,让随军记者拍照。。。还没把国旗升一半,一排子弹飞了过来,清军反攻了。上校中弹带着国旗滚下了城墙,这上校成了联军阵亡的最高级别军官。

美军到了东直门一看俄军抢了地盘,赶紧也去抢了个广渠门攻攻,美军发现城墙上居然无人防守,派了个小分队爬上去,清军全在城门楼里打麻将推牌九,推的正高兴打的热火朝天玩的外面连个警戒哨都没派。不用说,全被美军俘虏了。

美军也忙着升旗,挨了法军一统炮弹,死伤十几人,这门本来是法军的,法军看到美军上了,就揣着明白装糊涂,放一统炮弹教训教训不守规矩的美国佬。

这英军炸开早看好的出水道,爬进了城。英军已经放弃争抢第一名升旗的荣誉,打定主意先去解救被包围的领事馆。爬进了城没碰上清军,清军全盯着城墙没人管下面。进了城该怎么走犯了难,拿出地图左看右看就是不对,刚好旁边有帮起早的市民在围观,英军就让翻译上去问路:这公使馆该怎么走啊,哪位知道。老百姓挺热情,指完路还怕英军走错:得,我们带你们走背街小巷,穿胡同过去快。

英军有人带路,没多久就到了东交民巷。围攻使馆的甘军已经被董福祥紧急调去守城墙了,只剩下帮义和团还在公使馆外面折腾。英军赶快架好了大炮准备轰击,带路的市民急了:这一打炮弹,要是打到了民房着起火来可就害惨了周围的百姓,要不你们先等等,俺们去和义和团说说。。。这些市民连忙跑出去忽悠义和团拳民:有大师兄二师兄在朝阳门做法,从天上招下来条大青龙,正喷火灭洋人呐。。。大师兄二师兄派俺们来传话,让你们快去助念。。。这帮义和团民已经好几天没见大师兄二师兄露面,以为在哪闭门练神功,原来在招龙。。。一窝蜂全狂奔朝阳门去咧。。。

公使馆解围了,没几天消息传遍世界。英军被各国报纸连篇累牍的赞美,褒扬。各国元首纷纷给英国指挥官颁发荣誉勋章。。。。公使馆守卫打开路障,英军列队进了公使馆,这下东交民巷成了欢乐的海洋,大家又唱又跳,最后合唱欢乐颂,歌声直冲云霄。

义和团拳民狂奔到朝阳门,那正打的热火朝天。日本人攻城遇到了甘军主力,甘军大部是回民,回民打仗打红了眼也不怕死,双方拉锯了好几个回合,日本人虽然占领了城墙但也攻的伤亡很大,正在忙着运大炮上城墙准备轰击甘军。甘军也打的呲牙咧嘴,忙着准备路障弹药,和日军接着拼命。  义和团拳民到了朝阳门没见到青龙,急着问甘军:那灭洋人的大青龙呢?甘军没好气:你们上城门楼就看到了。义和团拳民:那上面不有东洋鬼子吗,让我们咋上去啊。。。甘军:俺们没练神功当然上不去,你们练了刀枪不入还怕什么。。一句话点醒了梦里人:对啊,俺们上。

日本人在城楼上看下面跑来支很多人的队伍,以为清军要组织敢死队强攻,赶快玩了命的运大炮,一会儿就把炮拉上去。架好了,援兵跟着也爬上来了。设了三道防线等着。

义和团拳民在阵前请好了菩萨上身,举起大刀念着咒语就冲上去了。日本人打仗不浪费弹药,等拳民冲到可以看清脸了才下令开炮,一批炮弹打过去,前面的拳民连着炮弹还飞了一段距离才爆炸,前面的团民炸的全气化了,这下升上天去看真龙咧。。

这批义和团打公使馆打出了经验,一看法术失灵,潮水般的上去也潮水般的撤退。没想到撤不下来咧。。。甘军和义和团在一起攻打东交民巷,甘军里的回民到了时辰要做祷告,这义和团就在边上就起哄,有过份的就发神功把天篷元帅请上了身,在边上发疯:俺是猪老大,速度来拜俺。。。甘军这口气忍很久咧。看义和团逃跑回来,也没人号召,枪炮齐射,比打日本人还狠。这下也不用搬沙袋做路障了,这不现成有了。

太后在宫里听到外面枪炮声不断,除了看战报其他也没折,这战报上全是报喜:东直门打死洋兵多少多少,广渠门打死洋兵多少多少,西直门打死洋兵多少多少。。。。太后也不傻,全是捷报,为啥这枪声越来越近。忽然有歌声传进宫里,太后这下乐了,赶紧也不顾身份跑出去和一帮宫女太监内眷听是不是八旗兵在唱报捷歌,听不明白,但有人唱歌这是大好事,一帮人都忙着给太后贺喜。太后也挺高兴:好了好了,快没事了,等胜利了俺拿内库钱(私房钱)出来打赏大家。珍妃在边上冷凉的说了句:俺听着咋像洋人在唱歌,先别乐了。。(以前珍妃伙同兄弟在朝廷里卖官,被太后发觉了用过家法,太后告诉光绪:二十年之内,不准珍妃家人做官)太后怒了,上去就和珍妃打起来咧,太后扇了珍妃两个耳光,珍妃揣了太后两脚,最后被太监宫女拉开了,珍妃跳着脚骂:你个老东西,你嚣张什么,马上洋人就到,皇上亲了政,看你朝哪里跑!

要换以前,太后早执行家法了。一顿打下来,这珍妃非得在床上躺上一个多月起不来,但现在洋人的枪声越来越近,太后对光绪的态度也越来越温柔,越来越恭敬。心里明白洋人支持光绪,光绪又宠着这珍妃。。。这珍妃被几个平常处的不错的拖着回寝宫,一路走一路骂:这朝廷本来就是皇上的,这老东西出来胡折腾,瞎指挥。。。等洋人把皇上救出去,俺让皇上把这祸国殃民的老东西驱逐出境。。。。。

城门陆续被洋兵攻破,联军开始和清军巷战。没打多久联军的苦恼就来了,不是清军难对付,是这京城里没公共厠所,老白姓要解手咋办?老百姓家都有个大木桶,平常用盖子盖上,等装满了就等着郊外的农民赶着大车来收,还能卖点钱。农民要这个干啥?你没听: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是外地人急了也好对付,找个背人的墙根或者城墙边就解决了,所以洋人这次翻爬城墙踩了不少大粪。另外各家旅店饭馆有院子的都建有茅房,但自从闹义和团,这旅店饭馆全给拳民白吃白喝闹倒闭了。这洋兵很讲究个体面认为自己是文明人,要在野外找个草丛树林也可以将就,进了城那就一定要上厠所解决。这不打仗,也不能打一半停下来跑城外上完再进城接着打,也不能乱闯老百姓家,这联军有军纪,除非敌军在老百姓家搞伏击或者拿老百姓家做工事,军人不经批准是严禁进入平民家里。这咋办,都急的受不了。最后请示了联军指挥部,联军指挥部发来军令:可以集合起来由军官带队找大户人家请求上厠所,但要有礼貌,被人拒绝不准强入。 说的也对,只有大户人家才有院子建的有茅房。这下大户人家倒了霉,联军在外面排着队猛拍门喊:开门开门,我们要上厠所。洋兵讲的是外语,里面的人全吓坏咧。。。。

洋人在外面一个劲的拍门,这里面乱套了:哇,洋兵来了。。。。男的砍头,女的奸污,想想太可怕咧。完了,想不到今天就要壮烈殉国。。。也没折,门还是得开啊,开了门全家老少全在门口给洋人跪下了:洋大人别抢,俺家自愿把家产全部捐献给各位表表心意。。。。。洋人听不懂,进了门闻着味一会找到了茅房,上完了出来和当家的拉拉手敬个礼赶紧打仗去了。这家人琢磨了半天才搞明白了,以后再碰到洋人上门也老练了,也不问来干吗就先把人带茅房去了。

拍门也有拍出悲剧的,有洋兵去拍大学士徐桐的家门,这徐大军机对洋人恨的比天还高比海还深,他家和公使馆离的不远,他在门上贴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这洋兵救了公使馆出来准备去解救西什库大教堂,碰上武卫军就打起来了。双方攻来攻去,有洋兵就看着徐大军机的院子大,也拍门想上个茅房。这里面的下人一瞧洋兵上门还拿着上了刺刀的洋枪,以为洋兵上门和当家大老爷搞清算,当家大老爷以前天天在朝廷里撺掇太后跟洋人开战,这不祸来了,吓的全翻后院墙跑了。徐大军机也不怕死,让全家都上了吊,最后自己让三儿子帮着也准备殉国,但又怕这小儿子怕死溜了,小儿子看出来咧:爹,您放心的去吧,俺一会就来。。。。等爹上吊死了,小儿子也翻墙跑了。

这聂部溃兵也没进城,在城外把守了各处出京要道,全站好几排在那等着,碰到百姓官员携着家眷逃难全放过去了,碰到神色慌张又是山东口音也没家眷在旁边的,立马喊:扶清灭洋。。是义和团拳民的都练熟了,立马回话:刀枪不入。。。原来是自己同志,这些逃出京城的义和团的大师兄二师兄忙着劝:快走吧,洋兵都快打到。。。。大清快完了。。。你们还站啥岗啊,和俺们一起跑得了。。。。聂军把他们全拖野地里用刺刀一阵捅:还是你们先完吧。。。。

这聂军溃部没想到自发剿匪剿发财了,那些大师兄二师兄身上都带着闹革命闹来的金银细软,聂军还缴获了好几辆义和团的骡车,打开上面的箱子,箱子里面装的全是金块银锭珠宝珍玩,把个聂部看的眼睛都直了。没几天京城被占,太后逃跑。这聂部就把这些财货拿出来大家分了分就当遣散费,各自回乡造房子买地再创业去咧。。。

端王荣禄把抗敌总指挥部设在了内城的神机营,因为这里架设了一部从德国进口的大型电台,这电台一年前就架好了,又架了很多电线到各个城门楼,在城门楼里装了接收机还有专人值班通话,来安装调试的德国工程师装完就留下来培训清军的报话员,刚教会了有线通话,义和团来了,都处找洋人试刀。得,工程师赶紧逃公使馆做难民去了。。那些报话兵没事就通话玩:北门北门,老张死了没有,没死赶快回话。。。北门:草,一大早说这不吉利的话,俺到八十都死不了,俺生命不止就赌钱不止,晚上要不怕输你就过来玩俩把。。。没多久义和团就把电线砍了,这电台成摆设了。其实这电台有线无线两用,架电线是怕万一无线失灵就用有线,有线用手摇发电机供电,无线只要调好了频道装上干电池就成,德国工程师没来的及教,留下的说明书全是外文,清兵没一个看的懂的,这下成废物了。

这电台没用了,传令还得靠两条腿,忙把这些报话员改成了传令兵。战斗打响,传令兵忙着传令。跑来跑去可累苦了,以前好歹也是个坐班,坐久了还嫌腰腿痛。这一下个个跑的呲牙咧嘴,从肉体痛苦到灵魂。还有个最倒霉地,刚传完令回来,端王打开他带回来的告急信,是前方要求补给弹药,端王忙问荣禄:荣大人,你们武卫中军的弹药库建在哪里。。荣禄:俺这么大个干部怎么会过问这些小事,这个得问茶水胡同的方大人。。。得,还没喘口气又得跑茶水胡同。。。。茶水胡同回来刚想吃中饭也捎带着歇歇脚,端王又让他上前线去传令。。。这下出了指挥部也跑不动了,慢慢走到要传令的阵地,阵地也易手了。想想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军令传不到人回去还得挨顿马鞭,干脆脱了军服不干了,也混在老百姓当中看着洋兵过去。

洋兵一队队的过去,这言论马上就自由了,老百姓七嘴八舌:这洋兵打仗还唱着歌,穿的军服真威武,真帅呆咧。。。。俺瞧这洋兵晚上就能打进宫去,太后太老,估计洋人没胃口,那些个后妃可惨了。。。。你咋知道后妃惨了,说不定人家自个就愿意献身。。。。这传令兵毕竟吃过公家饭,灵魂还在跟着朝廷走:你们说话咋说的那么反动,朝廷哪点亏待你们了。。。得,给群众拖一边一顿扁,扁完还骂:你爱朝廷咋不拿把枪上去和洋人拼了。。。

没一会一队队被俘虏的清军被洋兵押着送下来了,百姓看到那些以前飞扬跋扈的清军现在一个个垂头丧气被驱赶着也挺同情,毕竟物伤其类,看着还有点伤感,甘军也被押着下来了,百姓虽然恨他们,但他们打仗不怕死也原谅了,接着押上来的是一批义和团拳民,也没人组织,就有人喊:打死这帮畜生。。。打死这帮丧尽天良的东西。。。大家不分男女冲上去就打,把那些靠的近的拳民全打的脸上开花,嘴里流血。。还有些小朋友就朝义和团俘虏扔石头。。押送的洋兵一看情况不对就朝天鸣枪把市民赶开,俘虏要被打死,这押送的洋兵就是失职,要被处分。

群众恨拳民这说来话长,义和团进了京城,天天打砸抢烧,杀光了二毛子(教民),就去杀三毛子,啥是三毛子?这范围就广了,有十几个学生被搜出了一支铅笔就被全杀了,有被搜出一盒洋火就全家二十多口被杀,有带眼镜出来就被拖去砍了,有穿洋袜出来就成了失踪人口,义和团还把卖洋货的店全捣毁了,里面不管男女全杀了,还要放火烧,说是这地方风水得换换,大栅栏商业区那边其他商户都给义和团跪下了,这一烧全完了(全是木结构房子)。大师兄:没事,俺发功,就烧这两间。有龙在上面护法,要烧到别处,他们会下来灭火。。。结果烧了一千多间房,烧死了不知多少人。你说百姓能不恨吗!

历史惊人的相似,太后上了早朝,下面没一个大臣(穿越三百年,李自成打进京城,崇祯皇帝上朝也没见一个大臣,崇祯毕竟是个汉人,哪都不去就上了煤山。第二天李自成也穿了龙袍学着上朝,所有前朝大臣全屁颠屁颠来了)。太后知道完了,直抹眼泪:这都不管俺们娘俩了。。。。。。快去找找,还有忠臣没有啊。。。。。等了很久派出去的太监回来了:董福祥大人在前线督战,现在已经下落不明。。。端王出城找援军去了。。。荣禄大人上保定走亲戚去了。。。太后这下嚎啕开了:都跑了,难道要俺母子俩上前线啊。。。。有懂事的赶快来安慰太后:别急啊,洋鬼子已经在攻打天安门了,这儿马上就是前线咧。。。

太后也不哭了:快准备大车,俺和皇上西巡去,太原听说风景不错,一到秋季就漫天飞花(全种的鸦片,开花确实很美)。。。。都准备好了,珍妃抱着光绪的腿不让上车:俺俩不走,让他们去吧。。。。光绪也说:朕还是留下吧,洋人进宫要不讲理,俺殉国算了。。。。太后急了,心想光绪要落到洋人手里,这要另立了中央就太可怕了。这下发了恨,让太监把珍妃推井里淹死,把光绪架上了大车就跑。。。。这光绪事业爱情都被太后残忍的埋葬了,从此郁郁寡欢,很少开口。。没人的时候就自言自语:愿以后生生世世不生在帝王家。。。。

太后跑了,战斗没多久就停了。参加战斗的清军义和团一共二十多万人,联军一万七千人,其中还有八百多是帮着运输的苦力。。。20多万PK一万七,居然还被围着打,童鞋们,不可思议啊,不可思议啊。。。。这最厉害的德军还没来,要到了太后绝对被活捉,这德军就是一架战争机器。。。。联军一共死一百零六人(其中十名美国人是挨了误炸阵亡的),伤了六百多人,清军义和团被打死一万二千名,俘虏九千名。

美军用炮轰开了大清门,冲进了内城,接着一鼓作气攻下了天安门。架了云梯准备翻进紫禁城去参观参观太后的寝宫,坐坐龙椅,躺躺龙床。以后回了家乡,也好拿出照片显摆显摆写个回忆录什么的。联军指挥部的军令来了,命令美军停止进攻,就地驻扎待命。这是联军吸取了以前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教训,当年英法联军胜利回国,西方舆论一致愤怒谴责,都认为文明国家到东方第三世界去搞打砸抢实在是太无耻太丢人太。。。。英法联军被西方知识界描绘成俩手拉手的灰太狼,大清成了喜羊羊咧。。。。

太后在一片混乱中逃出京城,听说大路上有溃兵在做路霸,就多黑的小道都敢走,走的越见不到人越开心,走了三天跟随的一干人等不愿意走了,太后皇上坐在大车上挺轻松,太后还把赶车的车夫准备的大饼下诏征用了,在车里一个人偷偷的啃。这跟随的走了三天不吃饭受得了吗。。。。都不走了停下来静坐。太后没法:好吧好吧,去找个县城让县官出来招待招待,大家也吃顿好的。。。县城是找到了,但县里的领导全跑光了(太后到了西安,居然惊奇的发现这昌平县令已经下海经商改行在卖牛肉粉丝,太后把他树为反面典型拉出去砍了脑袋),好的没吃上,有没跑的衙役给做了点小米粥搞了盘窝窝头,太后也饿坏了,一顿狂吃,边吃边赞:这百姓吃的真不赖,俺在宫里就吃不到这么美味的。。。。吃完了一瞧光绪还没吃,忙把吃剩的俩窝窝头递过去:别难过拉,你也吃点。。。。

这太后以前天天在宫里听汇报看奏折看邸报(内参),以为大清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运动,又出了同光中兴,天下一定物阜民丰,老百姓也过的都挺小康,各级官吏都是些造假高手,天天报喜不报忧,把成绩一分吹成十分,把错误和缺点从十分缩水到一分,各级官吏官官相护,都心知肚明。天天拿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搪塞朝廷,只要不受灾不闹匪就是形势一片大好。各地官吏最忙的一件事就是吃吃喝喝,迎来送往。大清有规矩,凡有大员过境,都由各地官吏出面招待,费用就由当地老百姓买单,所以各地官吏其实就是个招待所所长。太后这次被迫下乡,一路上看的也很伤心,后来回了京铁了心的亲自挂帅闹变法搞宪政,也算是个明白人了,想死前为老百姓也做件好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