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老松的回忆录

主要以回忆录的形式,把人生经历过的人和事进行重现,时间追朔从1970年到2017年,真实的经历,鲜活的人物个性,希望能让您茶余饭后,有些谈资和共鸣。
正文

美国各族裔都在经历政治觉醒,都在努力利用规则争抢有限的政治资源

(2024-06-25 11:59:32) 下一个

早在1818年,纽约和费城的爱尔兰人社团就向美国国会请愿,希望在西部获得一块土地,来安置需要救济的爱尔兰人。这听起来似乎是一项人道主义的政治请求。但是,国会却无情地拒绝了这一请求。

理由是,如果不同族裔的移民群体都要建立自己的聚居地,就有可能导致美国社会的碎片化。
可见,那个时候的美国国会就意识到,应该塑造具有同质性的美利坚民族,而不是鼓励不同移民群体保持他们各自的民族特点。(排华法案的底层逻辑也根植于此。)

实际上,人口结构就是选民结构,就是政治力量的结构,就是政治分歧的结构。只要一个国家人口结构的族群-宗教多样性提高,就一定会带来新的政治后果。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生前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题目是《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他干脆认为,美国精神的核心是盎格鲁—新教传统。当美国社会的族群-宗教多样性大幅提高以后,这种传统就可能会弱化,甚至会导致美国的衰落。

当下,面对人口结构的多元化,西方国家最大的政策争论发生在政治同化与文化多元主义之间。历史上,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在政治同化方面,古早做得非常成功。如今却日渐式微。

美国各族裔都在经历政治觉醒,都在努力利用规则争抢有限的政治资源。然而,粥少僧多,地主家余量其实也不多……烽烟四起的选举季,有人在突围,就有人被猎杀,只是现场不见血。

从分歧与冲突的视角看,人类不会进入一种永久和谐的状态。政治本身的一个功能,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和冲突。很多时候,分歧未必是坏事。应对政治分歧的解决方案,蕴藏着政治进化的力量。对于华裔而言,你能否在这一进化中增添一些中式智慧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