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海外所谓的“公知”和博主又开始端起道德高杯子,把中国对日本高市早苗的强硬批评当成“战狼”,却对高市早苗那些带着挑衅的言论视而不见。说句老实话:这种操作真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一听日本说话声小,就自动觉得“文明温和”,而中国稍微直接一点,就成了“咄咄逼人”。
问题是——外交不是文学比赛,不看辞藻,看现实。
高市早苗的言论绝不是“个人失言”。她那套,是代表日本极右翼多年念叨的老经:弱化侵略史、洗涤国家记忆、把军国主义包装成“正常”。想在中美矛盾中浑水摸鱼。
亚洲人民不是没付过代价。从南京到东北,从东南亚到太平洋,奉劝这些人好好去读读历史。
面对一个曾经举过凶器的人,现在又把手伸进兜里乱摸,你还得微笑着说:“保持风度,我们和平沟通”?我们不是东郭先生。
总有人迷之相信“态度越温柔越能换来和平”。真要是这样,历史上的战争都可以取消了。
外交讲究互为镜像:你对我礼貌,我对你客气;你对我挑衅,那我就让你听,你听得懂的语言。
这不叫“战狼”。这是正常国家该有的骨头。是当今“丛林法则”下的沟通方式。
把防备说成“挑事”,把反击说成“情绪化”,这是把地缘政治当下午茶闲聊。
这些海外舆论很有趣:从不劝日本右翼收敛,只劝中国忍耐大度。
中国的强硬在他们嘴里是“民族主义”,日本右翼的挑衅在他们眼里却成了“内部政治表达”。
中国一句反击是“攻击性太强”,挑衅先出口的那位,他们一句不提。
仿佛说一句“反思过了”,就能把几十年的血泪按下删除键。
亚洲人民要的不是怨恨,要的是:记忆不被篡改、威胁不再出现、历史不再重演。
你可以不完全认同政府的每个决定,可以反思政策,也可以喜欢柔性的外交策略。
这些都没问题。
但前提是——面对军国主义复读机,任何国家都不会展露微笑。
中国的强硬,不是脾气,是底线。是告诉对方:“别再试探了,底线就在这里。”
谁听不懂?大概只有那些不愿面对现实、沉迷旧梦、还以为自己活在上世纪的人。
这些海外公知最爱摆出的姿势,就是从没挨过一刀,却最喜欢教别人怎么原谅。
把自己的道德当烟雾弹,把别人的历史当背景板。
这种轻飘飘的正义感,一点成本没有,却爱指挥别人负责任。
这不禁让我想起郭德纲那句金典的话:不知你受的苦,却劝你要善良,你说你死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