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得李嘉诚出售港口资产的消息,舆论沸腾,网民指责声四起,甚至将他与“卖国”挂钩,热衷于网络暴力,对一个快百岁的老人进行不公正的谩骂与审判。此等行为,实在让人心寒。今我欲为老先生发声,反击这些不理智的指责,拨开迷雾,重见真相。
李嘉诚所抛售的,只是港口的经营权。港口的主权、土地、海关等核心控制权,依然掌握在所在国手中。李嘉诚的公司不过是作为投资者负责港口的日常运营——包括货物装卸、码头管理等。这种商业操作,符合市场的正常运作,关乎商业利益,而非政治立场。资本逐利,这并不等于背弃国家,更不意味着他是卖国贼。
一个简单的比喻,大家去机场,虽然航站楼内有星巴克、麦当劳等品牌,它们提供的只是服务,并不能决定机场的运营,也不会左右飞机的起飞。李嘉诚在港口的角色,正如这些品牌,提供的是运营服务,并未干预港口的主权与决策。这种情况,怎能被曲解为卖国?
作为企业家,李嘉诚所做的一切,首先是对股东负责。资本市场是一个追求效益与回报的场所,他的每一步决策都需要考虑投资的回报与风险。如果某项投资的风险过大,商人自然会做出调整,出于对股东、员工以及整个投资环境的负责。李嘉诚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商业智慧与眼光,他的每一项决定,都是市场环境的反映,而非个人情感的表达。
若真有像一些人所言的“背后有强大祖国”,那么为何要抛售优质资产?正如《战狼》中的情节,若祖国强大、市场稳定,谁愿意抛弃自己手中的宝贵资源?你这是在打谁的”脸“ 然而,李嘉诚的操作并非对国家不忠,而是在全球化竞争的市场中,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商业决策。这正是商人该有的理智,和对股东的责任。
反观马斯克,曾一度因其言辞激烈、做事偏激而成为全球焦点。马斯克高喊“爱国”,但因频繁的争议言论,导致特斯拉市值暴跌,投资者血本无归。更为严重的是,马斯克的行为让投资者对他的公司失去了信心,股市波动也频繁加剧,给全球经济带来不小的震荡。
商人如果将情感、政治立场凌驾于理性决策之上,最终只会导致巨大的商业损失和市场的不稳定。这与李嘉诚的理性决策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始终坚持根据市场环境进行投资调整,始终维护对股东的责任,而非盲目追求情感上的认同。
想必那些声嘶力竭指责李嘉诚的人,未必了解这位老人一生的贡献。他不仅仅是商业界的巨擘,更是慈善事业的践行者。从捐款支持教育、医疗,到关注贫困地区,他的慈善事业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几十年来,他的善举无数,他将财富回馈社会,早已把责任与担当深深烙印在自己的事业之中。
如果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那么可以看看李嘉诚为这个社会和国家做的贡献。批评者自己又做了多少有益于社会的事?在指责他抛售资产时,是否曾反思过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网络暴力是一种最为简单、粗暴的行为,它不能带来建设性的改变,也无法推动任何问题的解决。抨击李嘉诚,尤其是在他已快百岁高龄之际,无疑是对一个不畏困境、勇于承担责任的老人最大的伤害。我们应当尊重这样一位为国家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而不是通过简单的“卖国”标签进行恶意的抹黑。
让我们回归理性,透过表面的情绪,看到商业决策背后的真正意义。李嘉诚的抛售,源自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商人基于市场判断做出的理性选择。与其盲目谩骂,我们更应从中汲取商业智慧,尊重企业家的决策与贡献,明白市场经济的真正运行规则。
批判李嘉诚不过是短视的行为,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当一个商人的正常商业决策被扣上“爱不爱国”的帽子时,我们还能期待外资继续信任我们吗?今天批李嘉诚,明天就可以批其他所有敢于投资的人。如果这种风潮继续下去,谁还敢在中国投资?谁敢在这个市场深耕?
李嘉诚走了,下一个呢?这个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
你是不是赵家人?不是的话,中华民族跟你没有关系,是的话,麻烦给组织带个话,共产主义什么时候让我接班,我都快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