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毅与美国国务卿提名人卢比奥通话的新闻在国际和国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细心的人可能还记得,这位卢比奥,几年前可是被中国明令制裁的“反华急先锋”。然而,今天这位曾被“严厉制裁”的人,竟然与中国外交部长通了电话,还被提醒“好自为之”。这场戏,简直把“说最硬的话,干最怂的事”演绎到了极致。
回顾往事,当年中国宣布制裁卢比奥时,可谓声势浩大,言辞铿锵。什么“不许入境中国”“冻结在华资产”,仿佛要在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不会容忍任何敌意。但如今,这些豪言壮语仿佛一阵风吹过,只剩下一地鸡毛。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掩饰现实的尴尬,这个“制裁名单”中的卢比奥,居然变成了“鲁比奥”。一个字的微调,试图让国内民众相信,这俩人压根儿不是同一个人。
然而,这种操作并没有掩盖住事实,反而让尴尬的氛围更加浓烈。试想,曾经被宣称“毫不妥协”的对象,今天却在电话中“沟通交流”。那些曾经高喊“制裁有力”的口号,如今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欺欺人。为了维持虚假的“强硬形象”,国内民众被蒙在鼓里,而外界却在一片哄笑中看穿了真相。
最讽刺的是,王毅的“好自为之”听起来义正辞严,但在卢比奥眼中,恐怕不过是外交辞令的客套话。毕竟,对方正坐在国务卿的提名席上,前途风光无限,而所谓的“制裁”不过是外交舞台上的空头支票。换句话说,这场通话中,谁更有底气,答案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种“表面硬、内里软”的操作,正在逐渐消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信誉。频频高喊强硬口号,却屡屡在行动上表现出妥协,久而久之,国内民众也会对这样的姿态产生质疑。而在国际舞台上,所谓的“制裁”和“反制”更像是一场话剧,演给自己人看,却让外人笑掉大牙。
这届政府的最大笑话,不是说了多硬的话,而是明明底气不足,却要装得强硬无比。制裁卢比奥也好,通话“提醒”也罢,最终都化作了虚幻的“政绩”。一个“鲁”字的操作,试图掩盖真相,但却无法掩饰这场外交闹剧的根本荒唐。
或许,最好的总结就是那句古话:“知耻而后勇。”当一个国家的强硬只停留在表面,当欺骗民众成为一种惯例,真正的尊重和强大,便遥遥无期。与其继续装腔作势,不如坦诚面对自己的局限;与其说最硬的话,不如做最实在的事。
中国官媒对国内老百姓这样讲......https://www.fmprc.gov.cn/wjbzhd/202501/t20250124_11544828.shtml
新华社对外的英文稿如此说......https://english.news.cn/20250125/26fc0c3dcd344b75b2f16989aac64873/c.html
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文稿又是这样 ...... https://www.voachinese.com/a/secretary-rubio-s-call-with-china-s-director-of-the-ccp-central-foreign-affairs-commission-and-foreign-minister-wang-yi-20250124/7949472.html
打了鸡血的吃瓜群众蒙着双眼牛气地高叫:“历害了,俺的外长。”(想起了那句口号:“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