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DJ Vance-美国副总统候选人的憨厚外表后面

(2024-07-19 09:34:33) 下一个

因为太长了,分两口气读完了[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有的段落差不多令人哽咽了,这是一本非常personal的书,也是一本治愈作者的书,至少是一本治愈过程中的书,有的创伤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治愈,像一个魔鬼会在夜深人静或者任何不经意的时刻突然出现反啮,只是因为创伤太深,受到的时候太年幼稚嫩。

我觉得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跟川普没有关系,而是跟他自己的前途有关,书的最后是一个败笔,感谢了蔡虎妈的帮助,没什么问题,但是赞美了蔡虎妈教育孩子有方,让我质疑万斯的判断力。因为虎妈最后自己也质疑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对她每一个孩子都适用,因为遭到剧烈反抗,她自己最后也改变了方式。

先说万斯的祖先,苏格兰-爱尔兰后裔在北美白人中和常见,那是很久以前的搭配,原因是穷人找穷人。

苏格兰是农牧地区,以前很穷,还没有UK的时候,苏格兰人到England去是乡下人进城,England的繁华是乡下人不能想象的。就连爱丁堡的玛丽王后宫殿相比England的也是各种朴素,比不上England一些富人的城堡,后来苏格兰并入UK,England海外殖民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分得一杯羹,渐渐富裕起来。

至于爱尔兰,不像苏格兰与England有共同宗教信仰,容易统一,这个是因素之一。爱尔兰位置偏远,不利于贸易,那里的人非常彪悍,有一阵子爱尔兰共和军(IRA)非常活跃到处制造各种爆炸事件,死了不少无辜群众,还意图谋杀撒切尔夫人,就是为了要已经并入英国的北爱尔兰独立出来进入爱尔兰共和国。现在美国电影电视里有关于爆炸的故事,总是放一个爱尔兰人背景。

后来英国人移民新大陆,苏格兰爱尔兰人也移民美国。别看现在看不出白人有啥区别,在当时没有亚洲人的新大陆,原生地就是区别。特别是爱尔兰人。修铁路时有中国人做苦力,另一支队伍就是爱尔兰人,地位相差不太多,原因就是穷。但是白人再穷也不会跟亚洲人通婚,所以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通婚就变成理所当然。生活的磨砺,他们就比较粗糙。他们把自己看作和英国人不一样的,当然英国人也看不起他们,英国当时很强大,移民美国后只要是个英国人,很容易就出人头地进入管理阶层变得富有。

现在想起来有个朋友说起过他的祖父祖母辈,就是苏格兰爱尔兰后裔,在加拿大东部,大家庭,许多兄弟姐妹叔伯姑姨,逢年过节聚会一大帮人,家族里长辈的彪悍故事口口流传。以前听过就算了,现在觉得就是和万斯的家族故事如出一辙。他家许多人现在在各行各业都做得挺好,他说在东部他有许多资源,到那里都有家族中的某个人可以照应,听着像黑社会。

回到万斯,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小孩可以肯定的,他的妈妈就被原生家庭摧垮了,每个人承受能力不一样,有的人没被打死反而更坚强,但是更多的人就被压到了,再也没有机会翻身。所以他提议要给更多的support是对的。

许多年前可能八十年代时看到过一个纪录片说的是美国中产阶级,印象很深以至于我到现在都记得。说的是一对年轻夫妇,没有大学文化程度,男的在汽车厂上班,女的家庭主妇,家里一个独立屋,两个孩子,两部车,说这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采访他们时男的说,他们不是音乐家庭,所以孩子没有学习什么乐器之类的。当时我就想,中产阶级挺容易的,有份工作就中产了,本来觉得有点产的人都会让孩子学个乐器什么的。我们小时候无产阶级的时候父母还逼着我们学一门乐器呢。反正美国中产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现在看来就是那个铁锈带地方的中产阶级,进个大厂,全家无忧。然后制造业崩溃,中产一夕变无产,生活很残酷。转型的机会也很少,教育程度还是不够,不知道政府除了发食品券还做了什么,比如新的职业培训等等。他们心有怨恨很正常。种族等级在美国一直是有的,就算表面没有,心里也是有的。随着黑人社会提高,那些被落下的白人就一直往下掉,心有不甘啊。那些人穷没受多少教育不等于笨,许多人来到美国垦荒,生存下来的都是人精,那些人的后代强悍的也很多。

幸好万斯有一个脑子清楚的祖母,间接说明了万斯的家族遗传。

如果说黑人靠平权拉平受教育和收入水平,其实放到谁身上都可以成功,所以一个国家的政策和个人是息息相关的。不要求特殊,而是要求公平,这个是最起码的对政府对社会的要求。

万斯书的后半部分就是他进入耶鲁以后,看到了美国上层阶级怎么操作的,聪明的他很快学会了,他充分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连讨个老婆也是如此,包括出书也是那个计划的一部分,所以就没有什么新意了。所有的铺垫,所有的苦难,都是前奏,都是代价,最后给人的启发还是: 要想进入上层社会,聪明才智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资源是最最重要的。

通俗一点说,这本书其实也可以作为一个爬藤指南。至于励志,或者为什么铁锈带变成川普的票仓等等都是副产品。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harryyf 回复 悄悄话 看过电影,原来生活好的现在变坏了是一种悲哀,可怜那些一直吃穿住行都成问题的人,大概就是悲惨了.
枫叶糖浆007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武胜' 的评论 : 呵呵,忘记加几个点点了,抱歉!AI不会摧残中产阶级,AI带动机器人产业,美国本土可以搞。老人就算了,新热门会随时涌现,市场会调整。就怕奴隶工作竞争,谁也不是对手。
枫叶糖浆007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并点评!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全球化造就铁锈带,但以后AI将更大规模地摧毁中产阶级。全球化可以逆转,技术革命却不可逆转。还是早点改革这个制度为上。

DJ错写,让我顿有音乐感:)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的书评
枫叶糖浆007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并发表评论,说得好! :)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现在看来就是那个铁锈带地方的中产阶级,进个大厂,全家无忧。然后制造业崩溃,中产一夕变无产,生活很残酷。转型的机会也很少,教育程度还是不够,不知道政府除了发食品券还做了什么,比如新的职业培训等等。他们心有怨恨很正常。
写的好,精彩的书评!是啊,几十年了,哪儿的中产阶级都被严重地忽视了,所以用脚投票一定是他们发声的一种表述方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