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盆地》巴郞
从大寨垭口折而下行,就是罗马盆地了。盆地位于马腹处,上部称作“马头”,而盆地下部,则称作“罗田”。马头罗田相交处,东边有几条溪流,西边有一条深达上百米的大沟百丈沟,构成了骏马的腿足。马头和罗田,原本是虽说相邻但各自有所区别的乡社,直到90年代,万县归属于大重庆市并改名万州后,两乡方才合併,成了付县级别的“罗田镇”,可与原先的直管区镇龙驹镇同级并立了。
青石路是茶马古道的继续,长长的步道,时陡时缓,一路蜿蜒,顺势而下,直抵几里外闹热的马头场边。这么长的梯道,修得规整有度,行走舒适,不得不说是乡村建设中的一次大手笔。
罗马盆地,呈现阶梯状,盘旋逶迤向下,有数十平方公里之宽广。这里属粘土层,土质肥沃,保水性强,故先人不惜劳作,依形就势,将土地修成一层层的梯田,并代代相传,增益改良。梯田大小不一,弯环迂转,走在青石路上,两旁皆是梯田,满眼都是田园风光,口鼻中充满了泥土的清香。这规模、这气势、这风景,一点都不逊于闻名于世的元阳梯田和阿者科哈尼族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