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365:后记一:高丽王国(1)

(2025-01-09 18:11:08)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后记一:高丽王国(1)

朝鲜历史上曾有过一段三国时期,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百济最小,仅占据朝鲜半岛东南一角。新罗占据朝鲜半岛南部和中部。高句丽最大,这个源于中国境内的王朝在全盛时的版图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中国东北大部,以及俄国远东沿海部分地区。

高句丽及朝鲜半岛各朝代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复杂,一方面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奉中原王朝为宗主国。另一方面又常与中原打仗,想摆脱中原王朝的控制,战争有胜有负。

在唐高宗时,高句丽发生内乱,唐朝出兵干涉,唐军与新罗国联盟,先消灭了百济,后又征服了高句丽。高句丽这个被朝鲜人视为民族发祥地的七百年王朝至此灭亡。

唐朝的这次东征占领了一百七十六座城、获人口近七十万户,将整个高句丽纳入唐朝版图,朝鲜半岛只剩下一个位于半岛南部的新罗国仍由当地人统治。

唐朝将占领的土地划分成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作为统治机构。

唐朝名将薛仁贵在这次征战中战功卓著,攻破平壤。朝廷升任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率兵二万人驻守平壤,管理整个高句丽旧地。

但唐朝在征服高句丽后不久又与西边的藏族王国吐蕃开战,争夺西域和青海地区,朝廷又把薛仁贵从朝鲜半岛调到青海作战。

新罗国见唐军西调,便趁机挑动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造反,后来干脆直接参与,引发唐罗战争。

唐朝正与吐蕃打仗,无力再派大军东讨新罗,留守朝鲜半岛的唐军与新罗打得艰苦,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七年。后来都打不动了,最终达成协议,唐朝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往辽东,并将大同江以南地盘交给新罗,两国休战。至此新罗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以后几年,那些仍然由唐朝统治的原高句丽的地盘也逐渐被重新崛起的渤海国蚕食,唐朝基本放弃了东征高丽的战果。

随后是契丹崛起,灭掉渤海国,建立辽国。再后来又是女真崛起,灭掉辽国,中原王朝再也没有占领过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反倒是被从这里发祥的少数民族王朝侵占。

薛仁贵在统治朝鲜半岛期间就是一个土皇帝,权势之大,人人巴结,新罗国更是将公主送给了薛仁贵做妾,这个公主还给薛仁贵生了个儿子。

薛仁贵离开朝鲜半岛时沒有带走新罗公主和儿子。他在中原已有家室,公主和孩子去了也是受气。他在外打仗,又无法照顾他们娘俩,还不如让娘俩留在新罗,有新罗皇室照顾。于是公主就带着孩子回到了新罗娘家。

公主和孩子住在皇宫,虽然衣食无忧,但身份尴尬。新罗与唐军从盟军成了敌人,打了多年仗。而公主是一个被唐军占领者遗弃的人,免不了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孩子更是侵略者的后人,不受人待见,沒有人跟他玩。公主心情郁闷,积忧成疾,不久就病逝了。孩子孤独的长大,十六岁就离开了皇宫,独自闯荡游学。

这孩子后来创办了《崇教书院》,研修中原文化,广涉儒家、道教、佛教和汉文诗书。这在当时是受到新罗朝廷认同的,那时汉文是朝鲜半岛各国的官方文字,当地的朝鲜话只是口头语,并没有文字。朝鲜文字是几百年后才创立的,那时中国已经是明朝了。其实历代朝鲜王朝什么都学习中原汉王朝,除了用汉字和学习汉文化,就连朝廷官制都是三省六部,与中原王朝一样,完全是中原王朝的翻版。

在新罗王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崇教书院对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新罗时期儒家思想盛行,贵族和士大夫子弟接受九年制儒学教育,并开始了科举制度。文学也是蓬勃发展,文人辈出,不少新罗文人的诗词还被《全唐诗》收录。而佛教更是在朝鲜半岛迅速传播,形成涅槃宗、法性宗等五派,以及凤林山、须弥山等禅宗九山,称之为五派九山,佛教一度成为新罗国教。

在新罗王朝后期,由于召集了不少高僧编写万卷《高丽大藏经》,崇教书院改名为《崇教寺》。与其他佛教寺院不同,崇教寺是一个书院和寺院的合体,有和尚寺院,也有学子们的书院。参于撰写高丽大藏经的有僧人,也有文人学者,甚至有士大夫。由于《高丽大藏经》的最后版本雕刻在木板上,为此还招集了不少雕刻师。

崇教书院仍由薛家主持,这个薛家就是当年薛仁贵和新罗公主的后人,已经沒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世,只知薛家是书香世家,当世大儒,非常受世人敬重。

与历史上大多王朝一样,新罗王朝经过二百多年的统治逐渐腐败,在新罗真圣女王统治时期,已是纲纪废弛、盗贼蜂起,府库虚空,朝廷又横征暴敛,引发大规模农民暴动,各地贵族也纷纷割据,朝鲜半岛又进入混乱大战时期。

各势力中新罗贵族弓裔的势力最为强大,弓裔在高句丽故地建立后高句丽。但弓裔性格残暴,多疑易怒,杀妻杀子,百官和平民经常无故被杀,引起了众怒。其部下诸将便擁立大将军王建為王,弓裔落荒而逃,途中被百姓所殺。

王建夺权后,灭掉新罗残余,征服各地叛乱和割据,再次统一朝鲜半岛,开创了历时五百年的高丽王朝,国都开京(今朝鲜开城)。

高丽王朝太祖王建有一大堆儿子,王建驾崩后儿子争夺皇位,皇位在兄弟之间传来传去,先后有三个儿子当过皇帝,分别是长子惠宗、三子定宗、四子光宗。光宗登基后对皇族大清洗,消除对皇位有威胁的人,总算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是为景宗。但景宗死后皇位又落到堂弟手中。

这里就涉及到高丽王朝的一段宫廷辛密,主角是景宗的两位王妃:献哀王后和献贞王后。这两位王妃是亲姐妹,而且还是景宗的堂妹,是景宗的皇叔的女儿,这可是亲上加亲。

献哀王后为景宗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以后的穆宗,而妹妹献贞王后还没有为景宗生儿育女,景宗就驾崩了。

景宗死时献哀王后的孩子还是个幼儿,献哀王后和献贞王后两姐妹一合计,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她们的亲哥哥推上了皇位,也就是景宗的堂弟当了皇帝,是为成宗。

以后的事情就出在这两姊妹身上,献哀王后和献贞王后两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当时年龄都不到二十,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寡,就红杏出墙,与人私通。

先是妹妹献贞王后居然与自己的亲皇叔、太祖皇帝的十三皇子搞上了,还生了一个儿子。两人私通一直没人知道,直到宫中一次火灾,人们救火时发现献贞王后肚子大了,这才露馅,震惊朝野。

宫中出了这丑闻,成宗皇帝大怒,这不是伦乱吗?妹妹献贞王后和皇叔生的孩子是自己的外甥呢还是堂弟?辈份都乱了。 

成宗皇帝流放十三皇叔,幽禁妹妹。献贞王后不久就忧郁去世了。成宗对献贞王后留下的孩子还不错,这孩子毕竟是太祖的骨血,就赐封这孩子“大良院君”,交给献哀王后抚养。

谁知献哀王后也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早已与一个叫金致阳的娘家亲戚勾搭上了。据《高丽史》记载,金致阳在男女之事上天赋异禀,此人阴茎硕大,能转动车轮(性奸巧,阴能关轮),深受献哀王后的垂青。金致阳经常装成和尚入宫与王后厮混,后来也搞大了王后的肚子,生下一个私生子。

高丽宫廷的这个乱,成宗皇帝那个气哟,自己的这两个妹妹给他整出这种事来,他要杀人了。

成宗下令把金致阳推出去砍了,是献哀王后苦苦相求才饶了金致阳一命。毕竟献哀王后给先皇景宗生了个儿子,成宗自己不能生育,献哀王后的这个儿子就是王储。母凭子贵,成宗没有幽禁献哀王后,只是把金致阳赶出了京城,流放到边远之地。

这样献哀王后就独自带着三个孩子,先皇的遗孤、自己与金致阳的私生子、妹妹的私生子。

如果这只是皇家丑闻也还罢了,由于这两个私生子,后来还闹出一次宫廷政变以及一连串血腥事件。

成宗去世后献哀王后的儿子登基,是为穆宗。穆宗长期生活在母后的淫威之下,对母后唯命是从,献哀王后实际掌控了高丽王朝。献哀王后在《千秋殿》摄政,这就是朝鲜历史上话题最多,最具非议的“千秋太后”。

千秋太后摄政后就把金致阳从流放之地调回京,并命他负责内宫宿卫,也就是担任宫廷护卫头目。金致阳从此可以名正言顺的出入太后的禁宫,方便两人的私混。

千秋太后和金致阳两人越来越放肆,后来公开双宿双飞,日夜纵情声色,无所顾忌。

千秋太后不久又任命金致阳为閤门通事舍人,没几年又晋升为右仆射兼三司事,相当于宰辅之位。

金致阳仗着太后的宠爱,干涉朝政,安插党羽、排除异己,半个朝廷都成了他的人,一时权倾天下,连对穆宗皇帝他都爱理不理。

穆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多次想处置金致阳,但害怕母后,手上又没有实权,只有忍气吞声。

千秋太后对金致阳的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她已坠入金致阳的情欲陷阱不能自拨,彻底被金致阳操控了。

其实金致阳接近太后是个阴谋,金致阳是被推翻的新罗王朝皇室后人,他有一个野心,要复辟新罗王朝。他精心策划,勾引太后是第一步,与太后生个儿子是第二步,控制朝政是第三部,最后一步就是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如果成功,那么高丽王朝就要改姓金了,金家的新罗王朝又复国了。

但这个计谋有个难以愈越的坎,金致阳与太后的儿子名不正言不顺,其身份容易被人挑战,无法与血统纯正的皇家子弟相比。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高丽太祖有二十五个儿子,由于王室近亲结婚导致生育质量差,皇子皇孙命都不长,而且大多还无法生育,以至于高丽皇族男丁稀少。到了千秋太后时,高丽太祖的皇太孙就只剩下两个人了,一个即千秋大后的儿子穆宗皇帝,另一个就是大良院君,也就是千秋太后的妹妹献贞王后与十三皇叔生的那个私生子。

而更绝的是穆宗也不能生育,后继无人。这点连金致阳都没想到,高丽皇室要绝后了,天助我也!只要除去大良院君,自己的儿子完全有继承皇位的机会。所以当金致阳的儿子一出生,金致阳就要把大良院君弄死。但献哀王后那时还不是太后,没有那个胆子,她就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在那以后,献哀王后每天都对大良院君喊骂,动辄训斥,到后来干脆就把这孩子赶出宫,说她管不了这个顽童,要送到崇教书院管教。

此事成宗皇帝也没有反对,他知道这孩子不受献哀王后待见。一个沒有爹娘保护的孩子在宫中日子难熬,还不如送出去好些。崇教书院是高丽最有名望的书院,而院主又是德高望重的大儒,孩子在那里比在宫中安全,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成宗皇帝多少也对妹妹献贞王后之死有些内疚,不想这孩子在宫中被人欺负。

但献哀王后用心险恶,她没有把大良院君送到崇教书院,而是送到同在一处的崇教寺,交给方丈,说要给这孩子剃度,当个小沙弥, 这就断了这孩子争夺皇位的可能。

太后摄政以后,金致阳逐渐控制了朝廷,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撺掇太后把他俩的私生子立为王储。太后也有这个意思,当时己经沒有可以继承皇位的太祖直系男丁,穆宗死后皇位只能传给皇族中的远亲。太后心想那还不如把帝位传给自己与金致阳生的儿子,高丽王朝姓王姓金她无所谓,反正皇帝都是她的儿子,她仍然是太后。

谁知这时发现那个被赶出皇室,送到崇教寺的大良院君并沒有剃度,已经娶亲成家了,还生了一个孩子。

千秋太后和金致阳这一惊非同小可。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原来大良院君被送到崇教寺时还是个娃娃,年龄太小,寺里的僧侣们沒有带过娃,都不知道怎么照看这小娃娃,就把他送到崇教书院,请院主夫人带为抚养,等这孩子年纪大一些,能够自立了再剃度。

大良院君就这样在崇教书院长大,读书识字,学习诗词歌赋,阅读百家文章。这孩子聪悟仁惠,记忆力超强,读书过目不忘,深受书院众人的喜爱。孩子长大后又开始研究佛经,帮助编写《高丽大藏经》。

这么多年崇教寺一直没提起过剃度之事,好像把此事给忘了。

崇教书院院主有个女儿叫羽姬,小名羽儿,年岁与大良院君差不多,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