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篇小说《太门西》连载376:后记四:最后匈奴(1)

(2025-01-20 18:13:54) 下一个

长篇小说《太门西》:山上长弓 著

后记四:最后匈奴(1)

丹妃与太门西和诗冬在桃花源分别后回到了黄土堡,她知道这是大家最后一次告别,今后不太可能再相见了,大家缘份已尽。

这一切就像一场梦,梦醒人去,她很是感伤。但这就是命,夫君早就意识到他们终将分别,现在她也意识到她们各有天命。她只是没想到是这么个离别,梦露魂归黄泉,红叶让人失望心寒,不该是这样的。

算了,不去想感伤的事了,夫君说得对,她丹妃是有抱负的人,不应该沉浸在对过去的思念中,现在该放手干大事业了。

但是理想与现实差太大,她虽然控制了塞外一大片荒漠和草原,但再想扩张就太难了。她四周都是列强,南边是大宋,北边是日益强悍的蒙古,西边是西夏,东边是辽国,黄土堡就在辽国的地盘中。而她不过就是一个有土匪背景的商人,手下几百号人,根本无法与各国的军队抗衡。

更糟的是宋朝与辽国又打起来了,辽国大将耶律沙和宋朝边关守将杨业在雁门关屯兵数十万,双方你来我往,时有战斗发生。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丹妃的地盘就离冲突之地不远,辽军常来征集物资。这些兵爷们就像土匪一样,嚣张霸道,让人头疼,黄土堡的人几次都差点与官兵打起来,这样下去不是回事。

耶律沙也不知从何处知道了黄土堡堡主是太门西的老婆,而且还是一个大美人。他来劲了,哈哈,太门西,我收拾不了你,还不能收拾你老婆?他与太门西之间结下的怨太深了。

耶律沙传唤黄土堡主到他的大营问话。丹妃接到传唤后心想这事难办了,她知道去了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但如果不去耶律沙不会善罢甘休,肯定有报复。丹妃最终没有去,耶律沙什么东西?被她夫君打得屁滚尿流,对这种人她还不至于卑躬屈膝,还不屑委身求全,还看不上眼。

耶律沙见丹妃不理他,心中那个气。他还不信了,立即下令接管了黄土堡的马场。

辽国也是有王法的,耶律沙也不能强抢别人财产,但对战马这种打仗必需的战略物资,在紧急情况下他可以强行征调。

接管马场的军兵对马场的人说他们只是执行军令,马场的主子如要抗议,去找他们的大帅说去,他们不管。

这是摆明的讹诈,逼丹妃就范。丹妃知道耶律沙会报复,但沒想到耶律沙下手这么狠,直接抢了她的马场。而且这还只是开始,如果自己不低头,耶律沙还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丹妃意识到必须做个决策了,最近她一直在考虑去离的问题,本想以黄土堡为中心向外扩张,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了。看看四周的强权,都是以族裔作为立国之本:宋朝是汉族,辽国是契丹人,西夏是党项族,蒙古是蒙古族。民族有一种凝聚力,族裔内也会发生内乱,但对外却是一致。她一个蓝眼的西域人,没有民族根基,没有爱国号召力,如果只是当个称霸一方的马匪还有可能,但想在此开创一个王朝根本就沒有希望。

是离开的时候了,她要去寻找她的族人,去找她的根,她要回家,夫君说得对,她的归属在西方。

丹妃安排好一切,出发前她去了一趟耶律沙的大营。

耶律沙你不是要召见我吗?我来了!

耶律沙见到丹妃,哇!果然又是一个大美人,太门西这小子走了狗屎运,老婆都是这么漂亮。而且这个女人还有一种气质,雍容大气有点像萧皇后。

当天晚上丹妃就宿在耶律沙的营帐。

夜间在营帐外值岗的卫兵听到营帐内传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像是打耳光,又像是打屁股,还有女人的笑声和耶律沙压制的闷哼声。

卫兵们不敢偷看,也不敢偷听,只有走远点,这样大帅或者别人问起来就可以说什么都没看见,也什么都沒听见。

第二天一清早,丹妃走出营帐,对卫兵说不要打扰大帅,让大帅多睡一会,说完径直上马离去。

卫兵们心说大帅折腾了一夜,刚休息不久,谁敢去打扰。

直到日上三竿,还不见大帅起来,各部前来点卯的将领都等候多时了,人们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卫兵们想起那个婆娘一大早就起来,精神抖擞,一点事都没有,而咱们的大帅就这么不经折腾?这就起不了床了?

众人这才进帐查看,一看吓一跳。

耶律沙被五花大绑,一丝不挂,脖子上还套了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从背后捆住耶律沙的双脚,使脖子和双脚向后高高扬起,身子反曲就像一个反卷的大虾,脚尖几乎碰到后脑勺。这种后卷成圈的身段一般只有表演杂技的女孩才能做到,那是从小练就的柔功,沒想到大帅也能做到,还真让人佩服,只是不知大帅遭了多大的罪。

耶律沙嘴被堵住,脸颊红肿,眼睛只剩一条线。这哪里还是大帅?就是一个猪头!

卫兵们这才知道昨晚听到的噼噼啪啪声响是那个婆娘在扇耳光,耶律沙嘴被堵着喊不出来,只能闷哼。昨晚听到大帅闷哼还以为大帅抱着女人兴奋得哼唧。现在看来大帅恐怕连那女人的身子都没有碰着,还被那婆娘骗得自愿脱光衣服捆绑,如果不是自愿的,一个大男人怎可能被一个女人捆成这样?或许大帅以为玩什么新奇花样。只是想不通大帅怎么会同意被捆得这么狠,还张开嘴塞进一大块鹅卵石,把嘴撑得满满的。那女人坏着呢,还边打边笑,让人以为两人在嘻闹,大帅这次怕是要疯癫了。

耶律沙已经奄奄一息,毕竟谁被这么反卷几个时辰都受不了,而且丹妃还捆得特别紧,众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耶律沙的身子搬直。更惨的是耶律沙嘴里的石头掏不出来,也不知道是怎么硬塞进去的。等最后终于把石头掏出来,把耶律沙救活,已是几个时辰过去了,丹妃早已没了踪影,派人到黄土堡去抄家,结果也是空堡一座,人去房空。看来人家早有准备。

耶律沙没有声张,这件事传出去太丢人,还会影响自己的仕途。堂堂一个大将军被一个娘们捆成一个大虾,打成了一个猪头,这还有什么威信可言,还怎么带兵?此事不管怎么解释都是笑柄,他只有忍了,吃了个哑巴亏。

但这件事还是传到了萧皇后那里,萧皇后是又气又好笑。她见过丹妃,当年她被黄土堡的人劫持,就是太门西派丹妃去救的她,所以两人有一面之缘。她当时就觉得丹妃不是寻常之辈,耶律沙自不量力,要去惹太门西的老婆。太门西的女人是你耶律沙惹得起的吗?别人不知道,萧皇后可清楚得很,她见过梦露的身手,后来又仔细打听过太门西的来历,太门西和菩提五门的传奇让她都惊叹不已。

提起太门西,萧皇后又失眠了,夜不能寐,把这家伙想了一百次。特别是太门西亲她的那一下,现在都还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太门西如果知道萧皇后在想他,还不知会得意成什么样子。

丹妃只带走了三百人,因为此次西行是有去不返,有家室的人不行,不愿离开故土的人不行,老弱不行。与丹妃随行的是那些毫无牵挂,愿意跟随她到天涯海角的人。这些人当马匪和刀客更多的是喜欢刀头舔血的刺激和大碗喝酒的痛快,过不惯平淡的种田放牧的日子。

丹妃出发时对未来充满憧憬,但往西越走越荒凉,心越来越往下沉。开始还能看见树,后来只能看见草,再后来草也没了,进入戈壁滩,最后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

他们进入欧亚大陆的中心,是陆地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全是干旱荒原。

难道这就是夫君劝我去的西方?没有搞错吧!丹妃有些沮丧,但心中还是坚信太门西不会骗她,咬牙继续前行。

最艰难的一段就是过沙漠,他们几次迷路,差点渴死。但最危险的还是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后都会有几个人被埋没失踪。

他们偶尔也经过一些有人居住的地方和驿站,没想到在沙漠中也有人烟,每次见到都是一阵惊喜,像是见到救星,有人的地方肯定就有水源。

出了沙漠以后情况好一些,地势变高,出现大山,水气被大山档住,山上有了绿色草木,虽然山下仍然是干旱戈壁。

谁知再往前走进入帕米尔高原,一望无际的雪山,山高天寒,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浑身无力,众人很绝望,差点放弃了。

但谁也不想就这么冻死在山上,顽强的求生欲使他们咬牙挺了下来,终于走出山区。

再往前走就出现牧民,村庄,和一些居住点,总算出现了生机,谢天谢地。

以后每到一处就休息几天,补充粮水后又继续前进。丹妃带有足够的金子,金子到哪里都能用。

逐渐的,出现了有规模的城镇,大多是土墙土堡,当地人对他们这些外来人有些好奇,但也没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商队。

但偶儿也有找麻烦的,挡住他们盘问,不准他们进城。也有人收取过路费,讹诈钱财,有时甚至从井里打水都要收重金,什么人却有。这些地方天高皇帝远,没有王法,当地的头人就是天皇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遇见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善了,那就只有来硬的了。丹妃的手下都是悍匪,岂能被人欺负,惹毛了就杀人。有时干脆把整座城给占据了,临走时还把钱粮搜刮一空,这些年的马匪生涯不是白当的。

有一次途径一城,城主见丹妃美丽,就要娶她为妻,丹妃当然不会答应。这个城的规模不小,人口不少,城主就要用强。丹妃生擒了城主,押着冲出城,冲出几十里后一刀抹了城主的脖子,免得他回去搬兵追来。

丹妃他们这一路走来历经千险,吃了不少苦,为了生存什么事都敢干。在这荒蛮法外之地,有时就要拼狠才能活下来,没有道理可讲。 

再往西走,路经的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虽然仍然比较干燥,但河谷地带有了大片绿洲农地,还有一丛丛椰枣树,出现了文明社会。

这里的人也变成了高鼻子蓝眼睛,丹妃意识到遇到同类了,怪不得夫君说这边是自己的归属,只是夫君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这里的风土人情也大不相同,男女都爱包头蒙脸,穿长袍子。信的也不是佛教道教,而是拜火教和伊斯兰教。丹妃感到十分新奇,也用心观察了解,知道快到她的归属地了。

这天来到一大片树林,丹妃心想这里比其他地方湿润,应该有湖和水。他们穿过树林,翻过一个山坡,眼前出现一条浩荡大河,河水满溢,一片蓝色,波光粼粼,非常漂亮。

众人眼睛一亮,一阵欢呼,心旷神怡。

更让人震惊的是河对面是一座巨大的城市,一望无际,宏伟无比,比他们见到过的任何城市都大。而且城内的房屋建筑高大,都是石头建造,特别是那个巨大的圆顶红色堡垒,巍然耸立,震撼无比。他们站在高处,全城一览物遗,看得张口结舌。

丹妃心潮澎湃,终于到了!她意识到这里就是此行的终点,这里就是她的归属,夫君没有骗她。这里是另一个文明世界,发达程度丝毫不逊大宋王朝,谢谢夫君!

至此他们跋涉行程万里,历时两年,从出发时的三百人还剩下一百多人,有人迷失在沙漠,有人冻死在帕米尔高原,有人战死、渴死、病死,还有人放弃了,中途而退。这是一次史诗性的远途跋涉,他们挺下来了,丹妃回家了!

他们正沉浸在震惊中,听到大河对面传来轰轰声,夹带着隐约呐喊,远处冒出一股股浓烟。

怎么回事?丹妃取出太门西送给她的望远镜一看,原来是有人在攻城,而且阵势宏大,密密麻麻的人群。

丹妃感叹,没想到啊,天下什么地方都在打仗,只要有人就有战争,自己万里迢迢来到这里,结果又是一个战场。

丹妃开始琢磨了,自己该选择哪一方呢?是加入攻击方或是防守方?或者根本不介入,坐山观虎斗,最后投靠胜出的一方。

虽然不介入任何一方,坐山观虎斗是个安全的选择,但到时候自己还有什么投靠的资本?人家打了胜仗,谁还把她这一百多号人当回事?

要引起人的注意和青睐,就必须雪中送炭,立一个大功,在关键时候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这事得好好想一想,还是先把情况打听清楚了再说。丹妃拉起人马离开,先找个隐蔽的地方藏身,现在不便露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