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liu0210

我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末班车中信访客
正文

《都市小康侧面观》之八 加强社区管理和加强管理社区

(2005-12-22 20:04:38) 下一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取决于雄厚的物质基础,还取决于坚实的政治基础。因为政治基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政治基础,就不能保证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自然也难以实现。政治基础不单单是政权、政府、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还必须要有一套顺民心,合民意的管理模式。即使有了一套顺民心,合民意的管理模式,如果没有一套健康的运作机制,还是不能保证这些管理模式能否顺民心,合民意。而运作机制的健康程度除了仰仗于运作人的工作能力和道德修为,还必须有一套能够对他们行之有效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 社区管理是强调以社区为范围的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管理模式。它具有准确、及时、零距离的服务效果,是一项先进的管理模式。政府部门为了帮助普通民众实现他们的理想和目标,为了尽快地帮助他们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把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和政府行为都落实到社区,让他们来具体操作。所以,社区的所作所为不但完全体现政府行为,而且还充分体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有的凝聚力工程、民心工程、社会影响、政治影响……。都将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社区管理工作之中。由此可见,社区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让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不仅会贻害一方,还会损害党的形象和政府形象,恶化官民关系,破坏政权建设。要想通过社区管理充分体现“三个代表”,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约束、监督和管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并不是要不要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管理的问题,而是如何对他们加强管理的问题。因为现在也经常强调不断提高公务员的道德素质和工作能力。但总是流于形式,发些书给他们读,弄些表格给他们填,写个小结、汇报送上来看,预先通知跑下去查……。这对那些本来就可圈可点的人确实起到了提高和激励的作用,也有利于对他们领导的工作的开展和推动。但对那些惯于趋炎附势,热衷于玩弄权术的人并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把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放在心上,他们只注重上面的脸色,不注意外面的天色,为了势力,不务正业,为了权力,穷于应付。按照他们自己的话说,三分之一做社区工作,三分之一为圈子服务,三分之一应付上面。其实他们总是占用前面的三分之一,去完成后面的三分之一。他们的本职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他们的下属的评价是:不做不错,一做就错,越做越错。但他们总是比那些埋头苦干的同仁受到领导亲睐,因为他们善于应付。虽然圈子内的人都知道以假乱真,甚至精明的领导也早就看清其中变术,但谁也不愿意扯开这层表象,因为把它扯破对谁都没有好处。因此,用表象代替真相的招术越来越被那一部分人所推崇,并形成了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其结果是上悖国法,下逆民意。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本来很透明,老百姓一看就明了,但必须通过他们来实施,经过这些人根据他的见解来一个进一步的细化、深化、分化和转化,老百姓真的不懂了,难怪有的居民开口闭口就和这些人要看政府文件。因为老百姓只相信政府文件,不相信他们,殊不知他们就代表政府。所以说管好这些人是加强社区管理的关键。也就是说,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必须首先加强对管理社区的人的管理。 社区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它不可能从编制和文凭中表现出来,它表现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之中。用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党组织和政府。必须严格约束和监督机制,社区工作人员必须不折不扣地依法用权,一旦枉法,应该就地免职,不应异地任用。因为大多数作威作福惯了的人一旦被查处,巴不得一走了之,另起炉灶,故伎重演。他们最怕在原地就业,同时对在职人员也是最好的警戒。应该扩大社区服务功能,限制和规范社区管理人员自己调控的权限。如果能够做到这点,不但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在社区,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提供的岗位外流,保证再就业工程得以真正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